原油每桶120美元,亞洲市場撐得住!!

報紙頭版出現這樣的標語
看來股市有一波大利多要漲了
直接看上9500了
2011-02-28 14:59 發佈
物價 油價一起漲

亞洲差不多要倒了

感覺是標題殺人。


以下節取自英國金融時報:

巴克萊資本(BarCap)在1月中旬發表研究報告,分析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對亞洲新興經濟體將意味著什麼。當時,那似乎還是一種遙遠的前景。中東和北非發生動蕩後,在倫敦交易的原油已飆升至每桶110美元以上。現在,這個問題的適切性似乎提高了不少。

更高油價對亞洲的影響並不是一刀切的——一些國家勢將獲益,而另一些國家可能遭遇切實的問題。

大贏家是那些石油生產國,即馬來西亞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印尼。據巴克萊資本預測,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將使印尼經常賬戶盈餘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提高0.9個百分點,馬來西亞將提高3.1個百分點。

大輸家自然是進口石油的經濟體,即韓國、泰國、臺灣和印度。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將把韓國和泰國拖入經常賬戶赤字(對於韓國,每桶110美元的油價就會帶來經常賬戶赤字)。在臺灣,這將使經常賬戶盈餘佔GDP的比率降低4.3個百分點。

但最令人擔心的肯定是印度。該國經常賬戶長期處於赤字狀態,巴克萊資本預測,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將使印度經常賬戶赤字佔GDP的比率再提高1.8個百分點。

也許最令人驚訝的,是油價對中國的經常賬戶影響之小。按某些衡量標準,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石油進口大國,因此你也許會認為油價將產生更大影響。但根據巴克萊資本的研究,油價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油價為每桶90美元時,中國經常賬戶盈餘佔GDP的比率將為4.6%,而油價為每桶110和120 美元時,這個比率都將為4.4%。

對於一個耗油大國來說,中國似乎能夠很好地避免能源成本上升的影響。

當然,經常賬戶並不是一切。匯豐(HSBC)的研究指向了高油價對亞洲各國通脹水平的潛在影響。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可能會使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CPI)增加1個百分點,印度增加1.3個百分點,印尼增加1.2個百分點。對於三個已經在擔憂高通脹的大型經濟體,這一增幅令人心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