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美元清償力與國際貿易問題

話說最近上班的時候都在寫這個
所以沒什麼上來跟大家問安閒聊
(畢竟樓歪成那樣子我還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 =)

我之後要拿去貼在自家部落格
想說版上神人這麼多
還是先請各位神人過目看看
給小妹一些意見指導一下
我修一修再拿去貼



首先來解釋什麼叫貨幣清償力

自古以來人類的交易行為前半段都是靠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
但是以物易物的方式難以切割物品價值也難以撮合交易

假設說今天我生產了兩桶牛奶
我想換成一顆蘋果
超過的價值我想下次再使用不要馬上用光
傳統的方式應該是到市場以物易物
或許賣蘋果的人不要牛奶要麵包
賣麵包的人也不要牛奶要蜂蜜........
最後就要繞一大圈才能撮合交易
剩下的牛奶還要換成其他商品又帶回家才能繼續保值(不然會酸臭)
這樣的交易模式需要很大的市場規模跟交易成本才能順利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所以才會有人想出來
不然我們都先換成某個特定方便攜帶又保值的東西
然後再用那個"東西"當作交易籌碼買賣實物
於是"貨幣"就誕生了

但是貨幣本身是否具有交易價值卻成了另一個課題
早期的貨幣也有過貝殼這種代幣
但是貝殼實在沒什麼用途又不難入手.......
當然很快就沒有人要用貝殼交易了
後其一點的代幣則演化成不外乎是金銀銅等價值較高的貴金屬
貨幣本身亦是有實質價值的"商品"
將貨幣溶解之後可以用在裝飾 建築 工業等用途上
同時貴金屬也容易保存 切割 運送
所以才被指定為作為交易用替代品

雖然說礦物所有權是否該專屬於某特定人士機構或是原本就該是公有財
這點很見仁見智
但是發現開採金銀銅的人或政府無疑發了一筆大財

不過比起完全不勞而獲
發現者還是要開採 精練 製幣
只能說是找到了一份產值很高的工作
而不能說完全沒有付出生產力創造出經濟價值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貨幣擁有者持有的是有同等價值的金屬碎片

後來因為金銀銅本身還是攜帶上諸多不便
所以乾脆大家約定好把金銀銅都存在同一個地方
只要寫轉移收據就可以彼此交易
這一小小張的紙就是支票
最早期的銀行支票曾經在十字軍東征時代由聖殿騎士團發行給朝聖者
讓朝聖者可以在歐洲存錢在小亞細亞領出
也可以反向操作

這一小張輕薄方便攜帶的有擔保收據
就演變成了現在今天在使用的紙鈔
每一張紙鈔象徵著背後有多少量的黃金存在特定機構中做擔保
我可以把紙鈔收據轉給他人作為貨款清償用途
他人也可以拿紙鈔收據跟我換取貨品服務
但是自從紙鈔跟金本位脫鉤之後
接下來錢的演變就變得很詭異扭曲了........

金本位的廢棄原本就是意料中的事情
隨著一個國家經濟生產力不斷的成長
背後可以當作擔保的貴金屬一定會慢慢開始不夠用
所以只有讓貨幣虛擬化才有辦法憑空成長跟消滅不受到現實數量上的限制
加上讓貴金屬從貨幣用途中解放出來是一件好事
這些多出來的貴金屬可以用在工業 裝飾 藝術等用途上不用跟貨幣用途爭搶

只不過金幣銀幣銅板都是很實質的東西
本身有自我清償能力
但是鈔票充其量只是一堆紙
後面的擔保只有人民對發行單位的"信心"這種很飄渺的概念
每一年的總生產減去總支出之後的淨盈餘所產生的資產
理論上就會演變成等價值的鈔票產出
藉以表彰全民資產成長的成果

問題出在於 這份發鈔權應該由誰來掌控?

假設每個人都可以發行自己的鈔票的話情形應該就像這樣
我今天賣掉了一座木雕之後換得兩桶牛奶
同時發行等值鈔票補償中間的差額
這份鈔票隨時可以拿來對我清償換得等值的商品或服務
而我的鈔票後面有未賣出的木雕存貨當做擔保品
當木雕賣的很好的時候這份鈔票的接受度就很高
受歡迎的鈔票背後的持有者信心就很強
流通程度自然就會高 變成好用的錢
但是不受歡迎的鈔票接受度就會變低流 通性也低

為了避免買賣雙方對鈔票流通價值的困擾
乾脆由政府做莊發行鈔票
只要政府的信用不倒
政府的土地 黃金 外幣 債券等資產淨額就是這些鈔票的最大擔保價值
當面額壹仟萬的發行鈔票後面只有八百萬市值的政府資產擔保的時候
這份鈔票的受歡迎度就會下降
人民會自己摸摸良心
如果我賣出一千元價值的牛奶獲得政府的鈔票
清算政府之後只能換回市值等同八百元的資產
那我的牛奶少說要漲到一千兩百五十塊賣出
換回的鈔票才會同等於一千元的價值
於是就會發生通膨漲價現象

那把這個概念套到國際貿易之間
就知道美元本位的國際匯率問題出在哪裡
假設台灣跟德國進口一批機械
又出口一批貨物給菲律賓
那麼當台灣付錢給德國的時候應該支付歐元
可是台灣人手上沒有歐元只有台幣
菲律賓人來買東西手上也沒有台幣只有菲律賓幣
如果說台灣人收下了菲律賓幣然後轉付給德國人
那德國人會很困擾 因為他不見得會跟菲律賓人買東西
拿去跟其他國家交易也不一定有人要
最終就像以物易物時代要轉好大一圈才能完成一個完整的交易鏈

於是美國人出來做莊
所有人的貨幣他都收
然後把美金"賣"給大家
大家再拿去當共通貨幣交易
隨著國際貿易量的成長美金的需求就會一直增加
美國人勢必就要一直印鈔票供應國際貿易
所以才有美國人不消費的話國際經濟就會一灘死水的說法

印鈔票原本不是什麼問題
畢竟隨著資產一直被生產出來
原本就需要等值的鈔票來表彰這些成果以便用來交易
問題出在於發行鈔票的單位是否準備了等值的資產用於償還這些債權表彰?
而今天國際上發生的問題就出在於美國人濫用了這份發鈔權

當美國人對外支出一塊錢的美金時同時會換回一塊錢的商品
那美國人的其中一個選擇就是生產同等價值商品換回那一塊錢
要不然就是將這一塊錢換成貴金屬等保值商品妥善保管等人來贖回
不過今天美國的選擇兩者皆非
美國把那一塊錢吃掉喝掉只有在帳面上欠著
然後再繼續不斷的發行無擔保負債(鈔票)

正如我前先所說的
紙鈔是一種可以憑空被生產出來的東西
他不像金幣銀幣一樣一定要先有金條銀條去熔
沒有金礦銀礦就沒辦法發行貨幣

美國國政赤字跟貿易赤字的雙赤字每一年都在驚人的成長中
可想而知這個貨幣發行者收了很多外國商品
但是不但沒有用同等商品服務換回這些債務
也沒有拿去換成同等保值資產
竟然都拿去吃喝玩樂掉了
一方面能夠償還的政府資產卻一年比一年減少
那這種情形下美金的價值肯定是該每況愈下才對

但是一方面隨著資訊全球化之後
國際貿易每年都大幅度的增長
美金的需求仍舊是持續的成長當中
全球生產力成長的成果都一股腦的丟給美國人去轉換成綠油油的美鈔
所以產生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即使美金的實值價值越來越差
但是只要美金一但貶值所有人就要受到很大的傷害
過去努力付出的成果就會大打折扣

一方面也是對美金的償還能力還抱持著信心
認為這些美鈔遲早會父債子還
所以即使兩次美國央行進行QE政策亂灑鈔票之後
強勢美元政策還是維持不變
深怕美元一貶值就會引發自國的大規模經濟蕭條

畢竟當年廣場協議之後日德兩國受到的衝擊實在令人印象太過深刻
兩個國家人民省吃儉用努力存下來的美元資產
竟然因為貨幣升值就一口氣血本無歸
過去幾十年的累積成果被迫只能用美元資產的方式繼續存在
在美元重貶之前資產家相繼的迅速把海外資產換回日圓
這樣反而又更加速了日幣升值循環
日圓急升的結果讓出口導向的日本死了一大堆企業
引發出的連鎖泡沫經濟讓日本直到今天還是長期蕭條無法翻身
彷彿隱約的看到好吃懶做的美國人在嘲笑那些努力工作的日本小黃都做了白工....

乍看之下好像美國人綁架了全球的經濟
靠著國際貨幣發行的權利在騙吃騙喝
但是各國首腦也不是省油的燈
這個擺明"請給我食物"的騙局如果連我這笨蛋都看的出來
想必各國也很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美國人再繼續好吃懶做
無節制的消費浪費
政府資產又持續不斷減少的情況下
遲早有一天美元信心會喪失
(事實上從歐元開始籌劃的那一刻
國際間就已經開始跟美元抗衡
尋找不用經由美金也能國際貿易的方式)
當美金一但失去國際貨幣的用途成為地方性貨幣之後
當年發行在海外表彰全球經濟成長用途的美金將會蜂擁而入
開始大肆掠奪美國的本土資產
換成等值的商品或服務帶回國內

本來在地球村裡面各個鄉民的狀況就有貧有富
但是美國人很明顯的是虛胖
美國人現在穿的華服 開的車子 住的豪宅
有很大的數量都不是自己的努力換取來的
只是暫時跟國外"借用"而已
只要人家拿美金來換就要還回去給人家
為了小心自家的倉庫不要被搬的一乾二淨
露出一貧如洗還要做奴還債的醜樣
毆巴馬政府很小心的在走著美元平衡的這條鋼索
設法安撫美元持有國們繼續玩著美國人設下的遊戲規則
畢竟美國政府也心知肚明最近暴漲的金價跟原物料價格
就是美元購買力開始低落的最好證明

然而依我淺見
將美元從全球貨幣這個地位中釋放出來是遲早要進行的課題
美國的年生產淨值是絕對不可能追上全球經濟成長速度的
執意要發行無擔保美元只會讓美國人的欠債速度加速進行而已
有了一大筆錢就會起貪念
美國人也沒可能老實的把以美元換取的資產拿去做保值動作等各國來贖回
(奢侈成性的敗家子倒是養了不少)
當負債超過了一個臨界點之後各國就會開始評估美國是否有能力償還
如果一致認為美國沒有同等償還能力之後
很難保證美國家門口不會擠了一堆高呼要"打他媽媽 燒她全家"的鄉民

但是放眼看去
除了美國人家大業大之外
又有誰有這麼大的手腕去擔保國際交易貨幣
(中國嗎? 那種獨裁專制國家的貨幣我才不要
哪天領導者心術不正就會跟辛巴威幣一樣的貨幣我才不要......)

(有沒有什麼東西能作為國際交易代幣的東西呢???)
我最近常常在想這個問題.......
2011-02-18 13:14 發佈
詳子 wrote:
(有沒有什麼東西能作為國際交易代幣的東西呢???)
我最近常常在想這個問題.......

你的問題不單是金融問題,也是政治問題。美元做為國際貿易金融的共用貨幣,有助於美國政府維持對全世界的影響力,這是美國政府所不願意放棄的既得利益。

話說,您是做哪一行的啊?
詳子 wrote:
當負債超過了一個臨界點之後各國就會開始評估美國是否有能力償還


Q1:評估美國是否有能力償還?
美國的GDP是14兆多、國債1.2兆左右,你說這種國家有沒有償債能力?(別拿美國跟辛巴威比)
畢竟美國是霸權國家,全球百大企業也幾乎是美資,經濟力將近老共3倍。
所以美債仍是安全的資產。
與其說償債能力問題,不如說是美元貶值造成的資產減計損失問題。


詳子 wrote:
Q2:有沒有什麼東西能作為國際交易代幣的東西呢???)

建議你先去念這本書白銀資本(第三章),目前來說沒有任何東西能取代美元。
因為美元是一切商品的計價單位,例如石油美元,換言之,美元的供給與需求不再是貴金屬所仍應付。
在過去15-18世紀可以金屬作為計價單位,但現在國際貿易總額超過上兩個世紀。

不過有些國家會簽訂雙邊貿易。例如,中國已經與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尼、阿根廷等國家或地區簽署了總額6500億人民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另外,2009年4月8日,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五個城市試點人民幣貿易結算。
但這僅是區域小型貿易,還是無法取代美元
詳子 wrote:
話說最近上班的時候都...(恕刪)


乎... 終於看完了, 討論一下

1. 貨幣發行權不是政府的, 而是私人銀行

2. 有沒有什麼東西能作為國際交易代幣的東西呢?
我認為還是沒有, 貨幣的演變已經不單單只是表示本國資產價值而已, 貨幣的信用有一部分取決於該國的國力, 簡單的問題是, 當世界因某些因素陷入戰爭動盪, 你會希望自己的資產是美元還是本國貨幣? 而這也是IMF難以創造國際清算貨幣的原因之一,因為誰也不能保證哪一天IMF會不會變成當年的國際聯盟, 大家都不鳥的情況, 那他制定的貨幣由誰買單?

就像現在的歐盟, 一出亂子就是歐盟解體,成員國出走的負面消息不斷流竄,德國甚至還考慮讓馬克重出江湖,而歐元得以生存,我認為有很大的因素是該成員國都已先拋棄自己的貨幣發行權, 但這樣的束縛卻是今日南歐各國爬不出負債泥沼的主因, 因加入歐盟那一刻就已經失去了本國的貨幣政策, 而以全世界差異如此大的各區域經濟來看, 更不可能實行於IMF架構下的統一貨幣制度

當然,從這一次中東動亂, 美元卻沒有發生避險貨幣該有的行為, 這著實令人感到意外, 也證實美元的勢力正在衰弱, 這次承擔風險規避責任的貨幣是由瑞士法郎擔綱, 這應該和他是永久中立國有關, 加上QE1,QE2美元的氾濫, 美債的風險等, 讓瑞郎竄出, 或許這會是未來世界貨幣制度一個新氣象也不一定, 但我自己是覺得這只是短暫現象

結論: 雖然美元這次真的印的太誇張, 但我是認為這只是他們經濟戰略的一環, 終究美國還是世界霸權, 美元依然是國際上最強勢的貨幣

所以有人提倡要回復金本位~

但!!


美國佬不會放棄美元回復金本位的!
(美國佬:回復金本位,這樣老子怎麼混~)
貨幣如果回歸到勞務的儲存單位,那貨幣的戰爭就不用打了


有沒有什麼東西能作為國際交易代幣的東西呢?

不乾淨的 水或空氣 如何?
比起 航空母艦 利害吧...
我覺得現在的問題應該是 每一個國家都擁有大量的美元

如果美國一倒 大家的錢都不見 有越多美金的死越快

這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就像某人欠很多銀行很多錢 某人如果死給你看 那銀行借越多的賠越多



儘管美元越來越沒用 大家還是不敢哀什麼

所以我認為貨幣制度真的是很爛 趕快拿鈔票買買東西 以後鈔票會越來越不值錢

因為各種信用交易都可以無端的生出越來越多的錢

所以錢會越來越不值錢...


想太多,反而想不通

貨幣本來就是一種商品

跟所有的商品一樣

價格是由買賣雙方決定

當然升貶程度也是由買賣雙方預期的心理來衡量

撇開地下金融

目前所有國際間的商品交換

都以美金為計價基礎

這也沒什麼

因為信用貨幣商品講究的就是信用

美金還是大家所信賴的

用其他國的貨幣交易你願意嗎

當然做莊的很容易用這優勢亂搞

但沒辦法

人家是流氓


高利貸坑人的是利率

美國人用美金坑人的是匯率

以這來說~

當負債超過了一個臨界點之後各國就會開始評估美國是否有能力償還

如果一致認為美國沒有同等償還能力之後


這不會發生.............

因為負債是用美金計,我增加發行量之後...大貶...還你美金

等到一定程度之後,收回大升讓你恢復信心, 再跟你借

一直循環

世界上誰糧`油`金.............女人多?








詳子 wrote:
話說最近上班的時候都...(恕刪)
美國家門口?

日本到中途島
拉登歷害點 撞倒兩棟樓

還早吧
樓主寫的不錯, 我可以轉至我的部落閣嗎 ?
會引用出處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