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價格飆升 “不測風雲”將至﹖

不死的多頭 ?





▀ 食品價格飆升 “不測風雲”將至﹖adpted from wsj


量國際食品價格的一個重要指標去年12月創下歷史新高﹐為世界上的窮人和全球經濟增長拉響了警報﹐提醒有“不測風雲”即將逼近。



聯合國糧農組織(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月度食品價格指數連續第六個月上漲﹐升至214.7﹐超過了2008年6月創下的歷史最高值213.5。



該指數衡量的不是國內零售價格﹐因零售價格可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包括政府補貼等。相反﹐該指數追蹤的是出口價格﹐不過依然可作為衡量消費者大概花費的晴雨表。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上一次創下紀錄是在幾個國家因食品問題發生騷亂數月之後﹐有了上次的經歷﹐人們更加關注眼下食品價格暴漲可能引發的不良後果。



糧農組織政府間穀物工作組的秘書長Abdolreza Abbassian說﹐食品價格持續高漲的時間越長﹐悲劇就越有可能重演。



他說﹐儘管一些主要糧食出口國的農作物生長條件受到挑戰﹐但很多發展中國家最近喜獲豐收﹐這使得政府和消費者還能勉強應付價格飆升帶來的困境。他說﹐一些非洲國家近期玉米收成不錯。



但他也說﹐要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價格壓力﹐全球需要在未來的收獲季節實現大豐收。



糧農組織的貿易加權食品價格指數追蹤55種商品的月度價格走勢﹐這些商品包括肉類、奶製品、穀物、食用油和食糖等。其中一些食品類別的價格低於2008年6月的水平﹐但其它類別的價格則出現明顯上漲。



舉例來說﹐包括小麥和大米在內的穀物指數比2008年6月低13%﹐而食糖指數卻增加了一倍多。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去年12月環比上升了4.3%﹐這主要緣於穀物和食糖價格環比大幅上漲。去年12月穀物和食糖指數較11月分別上升了6.4%和6.7%。



全球糧食出口大國遭遇惡劣天氣狀況﹐嚴重影響了糧食收成和收成預期﹐糧價因此飆升。



玉米和小麥期貨自2009年底以來均上漲了49%﹐大豆期貨上漲了33%。但糧農組織的Abbassian說﹐重要的主食價格仍然低於最高紀錄水平﹐大米價格是兩年前高價位的一半。



“拉尼娜”天氣現象造成氣溫升高﹐降低了人們對南美糧食收成的預期。另外﹐俄羅斯因發生特大乾旱而在今年夏天禁止出口小麥。澳大利亞爆發嚴重洪災﹐原糖產量縮減20%。



食品價格不斷上漲﹐除可能會增加營養不良現象或引發政治騷亂外﹐還會顯著推高國內通貨膨脹率﹐從而有可能影響世界各國的貨幣政策。



中國近幾個月為抗擊通脹已加息兩次。本週發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通脹水平兩年多以來首次超過歐盟設定的目標。經濟學家說﹐歐元區通脹上升可能是因為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



Abbassian說﹐較貧窮國家在某種情況下將不得不為獲得食品而求助於國際市場。



他說﹐這種態勢令人擔憂﹐我們認為當前的食品價格對較貧窮國家來說難以承受。



Abbassian說﹐由於天氣情況惡劣﹐今年的食品價格更有可能上漲﹐而不是下跌。因此﹐下一個收獲季節也就是仲夏到來之前﹐不太可能出現價格回調。



Alex Macdonald / Liam Pleven



http://www.wantgoo.com/PersonalPage/MyBlogPost.aspx?MemberNo=22456&ArticleID=313
2011-01-07 8: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食品價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