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有在看房投資,
目標是桃園一帶,
最近有看到一間舊公寓,
是5/5樓有合法頂加,
5樓約26坪,
售價約150萬,
想買下之後整修租人,
我是想跟頂樓打通,
加上簡單裝潢,
預估整修費約50萬,
所以成本約200萬,
預估租人NT12000/一個月,
這樣的投報率OK嗎?
會有什麼風險嗎?
                                    
            美經濟開始復甦?只有富人認同 多數民眾仍深陷房市泥淖
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2010-12-16 22:40:41
美國經濟似乎已露出許多曙光,股市上揚、企業獲利提升,甚至銀行業也出現回穩跡象,不過,對一般市井小民來說,真正的復甦何時才會來臨呢?
現實情況是,與美國民眾切身相關的就業與房市,卻遲遲未見起色,只要房價與薪資繼續受到壓抑,民眾的不安全感就難以消散。
目前讓白宮最頭痛的就是依然近乎 10% 的高失業率,因此兩黨正試圖透過減稅政策刺激就業。
至於房屋市場呢?
金融危機之初,政府接管了兩房、調降房貸利率,也買進了 1 兆美元抵押貸款證券,但對房市的幫助卻非常有限。
其間市場曾一度認為房市已觸底,即將反彈,但好消息卻只是曇花一現,接著房屋銷售又再度下滑,更糟糕的是,房價持續探底。
Case-Shiller 房價指數顯示,整體而言,全美房價已從高點下跌 30%;鳳凰城與拉斯維加斯等少數城市,跌幅甚至超過 50%。
CoreLogic 美國房價指數在今年 9 月下跌了 1.8%,為 2009 年初以來最大跌幅。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甚至預估,2011 年美國房價還會再跌 10%。
聯準會估算,今年第3季房價下跌已使得美國房屋資產縮水了 5840 億美元。
事實上,從 2006 年初迄今,美國民眾的房屋資產已蒸發了近 7 兆美元。民眾辛苦打拼攢下來買屋的血汗錢,就此不翼而飛。
目前背負房貸的美國家庭中高達 23%,大約 1100 萬美國家戶,負擔的房貸還高過房屋價值;在泡沫破滅前該比例只有 1%。
接下來隨著房市持續走弱,資產縮水的情況只會愈來愈嚴重。而只要資產繼續蒸發,民眾的消費信心就難以提升。經濟學家估計,房屋價值每增加1美元,民眾就願意多花費 5 美分,反之亦然。
對富人而言,擁有的股票、基金與其他資產大可抵消房價下跌的損失,不過,對中下階層的民眾來說,經濟復甦似乎是遙遙無期,甚至有可能每況愈下..
你說外面的陽光依然~~http://blog.roodo.com/onlymusic/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