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夠了...
豪小...什麼原價買回
以下是未上市公司籌措資金用的手法..
請睜大眼睛看看...
A公司資本5000萬 預計增資5000萬 為了股權分散以便日後上市櫃 原始股東稀釋出50%
其財務操作手法有1.洽特定人2.原始股東賣舊股後增資
1.洽特定人:假設以20元計溢價 稀釋成50% 公司總計收入現金1億(20*5000) 營運資金比資本額多出5000萬
2. 原始股東賣舊股後增資:假設以20元計 原始股東釋出2500張共收入5000萬 公司現金不變 再辦理10元現金增資 公司營運資金比資本額不變
我們來討論股東成本與公司資金運用優劣
第一案:原始股東股權被稀釋..購股成本不變...公司運營資金比資本額增加...5000萬
第二案:原始股東2500萬入袋 股權成本不變... 公司營運資金比資本額不變
再來討論第二手股東的成本:
第一案:20元購入5000張...成本20
第二案:20元購入2500張+增資10元*25000張 成本15元
那公司原價買回......到底是買啥鬼?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過了幾個星期 幾經轉手 第三手40元 第四手 60元 第五手 80元
以第一案來看:公司只多出5000萬資金 原價買回 80元 全部在外2500張 可能嗎? 一張10元就偷笑了...
以第二案來看:更扯..公司錢沒資加 還要負責收回股票..
什麼叫做公司原價買回...我只看到掏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