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投資修煉三階段

這裡引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第二十六則,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此第一境也。一個人想要成功,首先須深切自覺、立定志向,而且在尋找目標時,雖然懷有崇高的理想與抱負,但會有曲高和寡的孤獨與滿懷的愁愴與迷惘。我則將這階段看作『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階段。

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此第二境也。當確立好人生目標後,就要在全心全力的投入下,朝著此一理想勇敢而無怨無悔的努力追尋、探索邁進。雖然過程中會遭遇許多挫折、磨難,不放棄那份堅持,積極進取、不斷努力。我則將這階段想成『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階段。

三、『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首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這是在經過熱切的努力追尋、奮鬥,而且是一步一腳印,堅持到底之後,才能達到水到渠成的境界,完成既定的理想和目標,驚喜的嘗到成功的甜美果實和喜悅。我又將這階段看成『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階段。

要能投資成功其實是一樣的,多少投資者前仆後繼,目的就是為了要達到第三境界,可惜的是大部份只在第一、第二境界之間來回遊走,很少人能到第三境界,為什麼呢?關鍵就在於『思考』,而且是持續性的思考。因為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而持續的思考並不比持續的勞動花的時間少,假使想投資賺錢卻懶得思考,這樣一來得到的錢可能比身體勞動賺的還來得少,甚至還虧損呢!有緣人共勉之。
2010-11-19 19:3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階段
其實小弟倒是想問自己

是見山入山,見水入水

或是

見山出山,見水出水呢
( 好像有點難聽 )

有的時候

見到山,不知該出還是該入

見到水,不知道該游不該游
但腳步,卻也無法停止前進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其實小弟倒是想問自己...(恕刪)


再繞口令嗎
做到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就可以了!

板上某位老大的簽名檔說的最好...
新手看價...
老手看量...
真正的高手是看勢的!
新三民主義:鄉民,公民,庶民
三階段

第一個階段: 賠錢


第二個階段:賠很多錢


第三個階段:賠更多錢


最後階段:不碰股票












bloodfirmament wrote:
真正的高手是看勢的!...(恕刪)


這與俺的想法不謀而合...不過勢是一種感覺、一種Fu
沒法向量、價那樣有具體的量化數據...
正在學習中...

bloodfirmament wrote:
做到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就可以了!...(恕刪)


神秀禪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亦即『手中有股票』?!

慧能禪師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莫非『心中無股價』?!

投資者眾,能參悟者幾希矣!對於投資,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一切。吾人如何能達此等意境?盡力而為便是。


aleasy wrote:
第一個階段: 賠錢

第二個階段:賠很多錢

第三個階段:賠更多錢

最後階段:不碰股票


這可說是真正的領悟了!

Jesus is Lord. 耶穌是主。
朝朝勤拂拭︰黑板上,天天被擦掉的是什麼
本來無一物︰內心之中,該無的是什麼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朝朝勤拂拭︰黑板上,天天被擦掉的是什麼

本來無一物︰內心之中,該無的是什麼


就是『煩惱』呀!煩惱心所有六:貪、嗔、癡、慢、疑、惡見。

一、貪是貪欲,非義而取,心無厭足,曰貪。
二、嗔者嗔恚,嗔心起時,對家人眷屬、乃至眾生,心生憎惡,輕則惡聲詬罵,重則刀杖相向。
三、癡者無明,無明者,迷昧不覺,不辨是非,謗無因果。
四、慢者驕傲,慢也就是恃物而驕,不知謙卑,輕蔑他人。
五、疑者信之反,疑也就是對於所有因果業力,都猶豫不信,所以處處障礙,無以為善。
六、惡見,即不正確的見解,此又稱邪見。

時時勤拂拭,意在除去煩惱心,此為吾等凡人之境;
本來無一物,意在本無煩惱心,此為上蒼神佛之界。
Jesus is Lord. 耶穌是主。
投資

如果母金夠大,在台灣買土地就好了。放個三十年。

資本不大。要買股票來"投資",輸的機率比較大。尤其在台灣。畢竟台灣經濟已經不再處於成長的階段。過去買台塑中鋼,但是未來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