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系列心得分享的最後,總不能光說不練,所以就來野人獻曝一下,把我目前手上的持股情形公佈作為參考。先聲明:這不是答案,也絕對不完美,而是我在金融海嘯之後,痛定思痛,花了快二年時間看了許多書才得到的領悟,可千萬不要有樣學樣喲!免得導致賠了錢或不符個人預期。一定一定要深入思考後,有著自己的規劃。
一、目前我投資在海外市場約三成資金,買的主要是 VEU(股票)+BWX(債券)
二、而在台灣國內股票市場,我買了三成的 (0050+0051),三成的(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合庫+中鋼)(勉強把這些當成債券來看,因為台灣沒有指數型債券基金)。
以上九成持股是買進之後都不賣的,每年等配息,然後把配息再投入,而這都是些機械化的動作,久久(大約3個月)才買一次,很無聊的。
三、另外一成是自選的股票或其他標的物,當作短期投機的成份為主,所以可以買進和賣出,同時也會研究它們的財務報表、技術線形、融資融券數量、法人持股比率... ...等等,也就是依照個股的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下去選股,這也是主要的樂趣來源,例如 1723,2317,2330,2454,2912,3515,6146,6279,8938,9942,... ... 等,另外還有期貨、選擇權、CB等等,只要想得到、有興趣的標的物都可以,甚至是外匯、原油、黃金、房地產(這些我不懂、口袋也不夠深)。這一成的資金反而花費了我大多數的時間,有時想想,如此這般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值得嗎?進一步想,應該是值得的,因為就是這樣,才能淬煉出一個符合自己的投資理念啊!
所以我的投資原則不會因資金多寡而改變,而是有多少錢就買多少股票,其中九成是遵循 Buy and Hold 策略,並且做好資產配置,買了之後都不賣,而且是把上班賺來的辛苦錢分批買、定時定值買,慢慢強化自己的信念,這些主要是提供我穩定的資產增值之用。另外一成是拿來比績效、跑短線、訓練自己的市場敏感度、殺進殺出、獲得樂趣、就算大賠或歸零(頂多10%)也不會造成整體投資組合崩潰的。當然以後仍可能會視情況修改投資組合,不過變動不會很大。我要強調,每個人都要找出自己的投資哲學,不一定要和別人的一樣,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市場會變得如何?不過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根據理論&歷史,我的投資組合會隨著市場『慢慢』長大的,就像一個小孩要經過好多年才會長大般,不能揠苗助長啊!就以這裡作為這一系列心得分享的結尾吧!最後強調一件事,就是守『紀律』。祝有緣人投資順利又快樂。(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