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快5歲..現在想要幫他買股.讓他長大有投資觀念..要怎麼到證卷所辦..
會買像中華電那種.每年固定配息配股...
---------------------------------------------------------------------------------------------------------------
我的意思是說.因為我們每月都會提撥1比錢存在兒子的戶頭.
而這些錢放著也是放著.所以就想投資一些報酬率高的.每年穩定配股配息..
等她大了.或我們老了.這1比錢就可以當他的教育基金.創業基金.或是等等等....
所以才會想這樣做....當然現在5歲的小孩那懂甚麼投資.買股票...大了就會懂了.....
現代很多有錢的人都是從小就有投資觀念.才會變好也人的.
之前新聞不是有報1個人.也是這樣.從小就有投資觀念...而不是有族產才有錢的.
以下是網路擷取來的......
根據國內一項調查顯示,有八成的台灣人認為理財很重要,但有超過九成的人未受過理財相關教育,
大部分的人都是從父母親或朋友間「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學習管理金錢的方法,
更有一半的七年級生並不關心理財,顯示除了大人以外,投資理財的教育更應落實在孩子的身上。
有些父母親認為每個月只要控制給小朋友的零用錢金額就好,
但在這種情況下小朋友通常是給多少花多少,有的父母親則會要求小朋友不要把零用錢花光光,
並養成儲蓄的好習慣。實際上,除了傳統的儲蓄觀念以外,多數小朋友甚至大人欠缺的是正確「投資」觀念的教育,故若能趁早教導孩子定期定額投資的觀念,對他們將來成人後的投資理財規劃將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國內各銀行都可以以未成年子女的名義進行定期定額基金投資,
只要父親或母親每人每年為子女投資的總金額不超過一百萬元的免稅額度即可免除贈與稅的問題。
在辦理的手續上,父母親只要攜帶自己和未成年子女的身份證件(子女若無身份證可用戶口名簿)
與印鑑到銀行等基金代銷機構,為子女開立銀行帳戶並填妥契約書,便可輕鬆辦好投資手續。
共同基金除了投資的門檻相當低之外(定期定額投資海外共同基金每月最低只需新台幣五千元),
在為子女進行投資時,不妨與孩子共同學習如何看懂銀行或券商所定期提供的基金對帳單,
隨著子女逐漸長大,父母更可以讓他們參與和學習如何評估基金績效,
以及轉換和贖回基金的各項投資決策,如此一來將有機會讓孩子們從小開始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和習慣。
巴菲特 教導小孩的理財步驟
現代父母愈來愈重視菁英教育,就連理財也不例外,目前國外對兒童的理財商數(MQ)愈來愈重視,
目的就是希 望自己小孩能早一步認識理財觀念,並奠下財富基礎。不過專家提醒,十三歲前是黃金 教育時期,
父母最好及早做好準備。
理財教育五到十四歲起步
根據學者研究,兒童接受各種能力的培養,都有一個關鍵期,以語言能力訓練為例,二至四歲堪稱為關鍵期。
若是希望培養兒童數理能力,那麼四到六歲便是關鍵期。對於稍具 難度的理財能力而言,
培養的關鍵期為五到十四歲。
不過,研究結果雖為如此,實際上,隨著小孩越生越少,很 多國家對於下一代的理財能力培養,
早已逐漸提前。例如法國,早於兒童三至四歲階 段,家長們便展開家庭理財課程,教育基本的貨幣觀念。
約莫十歲左右,法國家長就開始為小孩設立獨立的銀行帳戶,積極培養孩子理財觀。
美國也是,對於兒童理 財教育的要求,是三歲能辨認硬幣和紙幣,六歲具有「自己的錢」的意識,
十三歲開始打工賺錢,學習如何運用基金與股票等投資工具理財。
國內一樣出現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但是兒童理財教育的起步 與觀念啟蒙,相對顯得落後很多,
很多父母壓根沒想到訓練兒童MQ這件事。會出現這種情形,一方面 與投資理財觀念這幾年逐漸在國內興起有關;
另一方面,則與國人教育普遍偏重智育有關,許多父母只求小孩好好念書,
寧願自己省吃儉用,當「孝子」、「孝女」,供小孩吃喝玩樂,嚴重忽略理財智商的培養。
不懂理財財富再多也無用
很多父母自己都不懂如何理財,遑論教導兒童理財呢?其實,若能依照以下五大步驟,就算 父母不會理財,
一樣可以培養出高MQ的兒童。
首富最重視零用錢與記帳
一、定期發放零用錢,並嚴格執行約定時間到才給下一次的零用錢。
一開始時,父母可以「周」為發放零用錢的時間單位。等到孩子習慣後,時間慢慢拉長 為「月」。
這種方式除了可讓小孩學習在固定時間內分配金錢消費之外,也可訓練孩子 的用錢能力。
二、培養記帳習慣。由於孩子可能年紀小,或不知如何記帳,剛開始時,
父母可幫助孩子將未來一星期所需的花費記錄下來,然後逐日 補上額外支出項目,慢慢養成小孩記帳的習慣。
等到建立幾次記錄後,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記帳。該步驟的好處是,父母們可藉此檢視孩子的消費傾向,
若發現有偏 差,可適時糾正。
三、培養儲蓄觀念。儲蓄是理財的基本,若兒童能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意味著理財觀念已開始萌芽。
父母們不妨從買給孩子撲滿開始做起,鼓勵他們存 錢。為增加存錢動能,父母可以設定存錢目標,
當孩子達到目標時,給予額外獎勵。
四、開設銀行戶口。為建立孩子「自己的錢」的觀念,父母可以為孩子在銀行開立單獨帳戶。
此外,當父母到銀行辦事時,不妨也把孩子一起帶去進行機會 教育,讓孩子了解銀行作業流程、ATM功能等等。
若父母已開始利用此帳戶理財,則可利用銀行對帳單、投資報表等,向 小孩說明,
讓他們親身感受「複利」的效果,激勵孩子多儲蓄。
五、建立理財目標。理財的最終目標無非是希望能理性消費,提高消費能力,
因此父母可與小孩討論建立儲蓄目標,例如購買玩具、腳踏車、溜冰鞋等,
然 後協助孩子從每個月的零用錢當中,規畫出一個時間表,透過目標建立孩子的預算觀念。
嚴格說來,這五大步驟並 無高深學問,亦不難達成,但是需要耐心與毅力去執行。
美國首富洛克菲勒的子女理財教育,亦是從這五大步驟開始,
尤其是定期發放零用錢、記帳、建立理財目標,更是他最重視的三大 步驟。
不過在此要提醒的是,訓練理財的內容必須 依照孩子心智發展情形而定,切莫心急,
以免打壞親子關係,也破壞孩子理財樂趣。
5歲,連錢是什麼都不懂,就要幫他買股。
像這樣的父母親真的太心急了吧。
未來小孩長大後,會懂得投資才有鬼。
不懂賺錢辛苦的小孩,突然拿到大錢會珍惜嗎?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都是先花了再說。
自己想想,小時侯的紅包讓你學會投資了嗎?

亂花到沒錢時,才知道要存一點錢,然後有了錢才能去投資。
所以,先教小孩如何花錢,這些經驗對他才重要。
懂得量入為出,將來才不會變成卡債族。
市面上有很多教幼兒理財的書,雜誌,建議看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