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一下
介面在7月底要上市了
現在是否可以進場買
這檔後市怎麼看
前景怎樣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將於7月27日掛牌上市,並將於7月23日舉行上市前法人說明會,儘管介面第二季營收比首季衰退11%,上半年獲利恐怕不到3元,惟新兵掛牌總有蜜月行情,介面掛牌價60元,上週五在興櫃已經炒到93元,預計本週在上市題材下,將引爆觸控面板族群比價風潮。
最近備受外資青睞的有勝華(2384),外資從7月8日以來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買超,外資圈對洋華(3622)看法雖然兩極,但也連續9個交易日買超。
勝華第二季挾蘋果iPad問世,勝華中尺寸觸控面板大量出貨下,季營收達131.49億元,比首季75.32億元成長達74.57%,瑞信證券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勝華5月、6月毛利率已經轉正,預估勝華第二季將順利轉虧為盈。
勝華表示,營收來到47億元接近50億元,且觸控面板占營收比重超過5成下,對於獲利確實比較樂觀,但詳細數字還是等季報出爐後再對外報告。
對第三季展望,勝華指出,雖然觸控面板產能吃緊,但透過良率、製程改善,在主要客戶訂單都已經轉成觸控面板下,預估第三季營收仍將維持成長態勢,瑞信證估勝華第三季營收成長將達20-25%。
原本洋華預估6月營收仍將往上,受到歐洲手機客戶訂單影響,6月合併營收反較5月下滑了14.24%,營收衰退也讓洋華股價跟著遭到修正,但第二季合併營收41.42億元,比首季成長12.34%,仍符合公司原本預期。
洋華表示,第三季向來是公司營收高峰,過去洋華客戶比重以韓系為主,第二季加入了Motorola與Sony Ericsson兩新客戶,來自HTC案子也變多,預估第三季營收應可維持成長。
至於從宸鴻間接接獲蘋果iPad訂單的和鑫(3049),6月營收也比5月減少13.04%,還比去年同期衰退,第二季營收14.51億元,則比首季成長20.11%。
介面第二季營收10.17億元,為觸控面板廠商中唯一較首季衰退者,介面2008年每股大虧5.5元,去年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盈餘2.53元。
介面之外,宸鴻也預計在下半年掛牌上市,可以預見下半年觸控面板股除業績題材外,還有新股掛牌比較效應,儘管族群整體的本益比偏高,但觸控面板產業正處於高成長期,股價一時仍不會退燒。
介面成立於2001年,主要產品包括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線完整涵蓋1.8吋至23吋,專注深耕觸控面板領域多年。
介面指出,在2007年全球性經濟惡化打擊下,2008年8月成功轉型生產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產品,進行成品轉型,同時有別於一般投射電容式產品以玻璃基板為主,創新推出以ITO Film架構為主的投射電容式產品,技術與產品都走在觸控面板產業的前端。
介面表示,產品成功打入全球前五大手機品牌客戶供應鏈,去年營收37.76億元,創下新高紀錄,今年第1季營收11.4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40%;上半年營收21.59億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34%。
介面表示,展望未來,將視客戶需求及市場變化,佈局大陸生產線以擴充產能,為提供產品多樣性佈局,籌畫投入玻璃製程,穩定主要材料的供應,提高產品品質。
觸控面板大廠介面光電(3584)即將於7/27(下週二)以每股57元掛牌上市。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表示,目前介面正持續開發多種新技術與新產品,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陸續送樣給客戶認證、希望能逐步量產出貨,包括60μm極細銀線路印刷技術、Glass/Film玻璃貼薄膜新型電容式疊構之觸控面板、表面硬度6H之新材料等等,將為介面今明兩年營運帶來新動能。預估今年下半年業績將會比上半年好,全年營收目標50億元,毛利率目標持穩20%-25%。
為了因應產品組合改變、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比例將持續拉升,葉裕洲指出,介面公司內部正在規劃要籌建新廠,但因台灣作業員人力太難找齊,介面未來將會到中國大陸地區設廠。目前關於廠址、產能規模、建廠時程,已經大致有譜,惟還是必須配合主管機關和法令規定,預計將於今年8月初以重大訊息方式公告。
介面公司設立於2001年,目前股本7.49億元,員工人數約2000人,主要產品為觸控面板,其中,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營收比重約12%、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營收佔比65%、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比重22%、其他產品比重約1%。工廠地址位於桃園中壢,共有3個廠區,每月電阻式觸控面板產能可達200萬片,電容式觸控面板產能達250萬片。
目前介面的觸控面板產品主要應用市場以手機為主,主要客戶包括Samsung、Sony-Ericsson、MOTO、NOKIA、HTC(宏達電),其中,韓系客戶佔營收比例約達60%,台系客戶營收比重約15%,中國大陸、歐洲、美系客戶合計營收比重則約25%。
隨著電容式觸控面板應用快速成長,葉裕洲說,介面近年來也積極投入電容式觸控面板,雖然目前電容式觸控面板營收佔比還低於電阻式觸控面板,不過,介面目前已經完成了玻璃貼薄膜式的新型電容式觸控面板,預計最快2-3個月以後,最遲在今年第四季,就能被推到市面上、應用到平板電腦。初期以10.1吋為主,但手上還有幾個7吋、9吋的案子正在談。預料來自電容式觸控面板之新產品和新訂單效益,將可把介面明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的營收佔比,拉高到60%-70%。
介面去年營收37.8億元,營業利益1.3億元,稅後淨利1.6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約2.53元。今年第一季營收11.43億元,營業利益1.09億元,稅後淨利8500萬元,單季每股稅後盈餘1.13元。第二季受到歐債風暴衝擊、導致部份訂單進度遞延1-2個月影響,單季營收約10.17億元,較首季衰退11%,上半年營收達21.6億元。儘管連承銷券商都罕見未提出介面今年第二季或上半年整體獲利預估,但推測第二季整體表現可能平平。
展望下半年,葉裕洲認為,由於第二季部份訂單進度遞延,已經從7月中旬以後陸續恢復,預計8月份業績應該就會有顯著的回溫。同時由於介面有些新技術、新產品,包括60μm極細銀線路印刷技術、Glass/Film玻璃貼薄膜新型電容式疊構之觸控面板、表面硬度6H之新材料等等,將於今年下半年陸續送樣認證、逐步量產出貨,預料在新產品及技術推動下,今年下半年業績將會比上半年好(估可成長30%以上),使全年營收達到50億元目標。至於毛利率則希望在新產品支持下,能守穩於20%-25%。
介面目前也完成3D顯示技術相關產品之開發,包括3D膜和配套用切換軟體等等,初期目標市場為手機、遊戲機等應用領域,但未來也希望能朝電腦用螢幕發展。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正式發表、送樣,希望日後能配合觸控面板產品銷售,增進業績成長動能。
介面光電董事長葉裕洲表示,公司下半年將陸續推出玻璃式、薄膜式的10吋投射式電容觸控平版電腦產品,加上7月公司出貨可望回復正常水位,新產能已於今年第一季擴建完成,,新客戶訂單將陸續出貨,同時公司於第四季推出3D技術整合相關新產品,成長動能將加大,介面今年營收將挑戰50億元,法人推估每股稅後純益超過5元以上。
介面成立於西元2001年,主要大股東為群創、宏達電、健和興端子等,目前主要產品為觸控面板,產品從2吋-3.5吋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1.8吋到23吋之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
應用市場包括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可攜式導航裝置PND、商業用POS銷售點情報系統、事務機器等等。
,主要客戶包括Samsung、Sony-Ericsson、MOTO、NOKIA、HTC等。
葉裕洲進一步指出,介面光電近2年來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策略,不僅成功轉型生產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產品,也推出ITO Film架構為主的投射式電容產品;在客戶開發方面,過去大客戶三星占比高達50%,不過,隨著公司陸續打入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供應鏈,今年單一客戶比重逐步降到20-25%,此外,也將跨足中大尺寸NB觸控面板,現已開始進行認證。
葉裕洲樂觀表示,下半年介面將陸續推出新產品,包含60μm極細銀線路印刷技術、薄膜新型電容式疊構觸控面板、Glass/Film玻璃貼及表面硬度6H等,將為公司未來新添成長動能。
介面去年全平面式觸控面板產品降到6成,電容式觸控面板提升到3成,隨著觸控面板積極導入手機,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出貨量將持續拉高,帶動毛利率持續提升,今年整體獲利表現會超過去年。
由於公司產線擴充完畢,以舊線狀況來看,目前產能是滿載,新產能將隨著訂單逐季開出,電阻式觸控面板月產能可達200萬片,電容式觸控面板月產能達250萬片其中電容式,隨著訂單陸續湧入,預計8月新產能可達滿載,全年出貨量將超過3000萬片。
介面的全平面Touch Lens、投射式電容等高階觸控面板產品在手機市場滲透率大幅提昇,全年轉虧為盈,稅後淨利1.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3元;今年公司陸續打入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客戶供應鏈,降低韓國三星客戶比重,積極開拓新客戶,避免出貨過於集中單一客戶情形,介面今年Q1營收達11.43億元,較去年同期近40%,毛利率維持20%,稅後淨利8480萬元,每股稅後盈餘1.13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