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目前在台灣土地上純外資的壽險公司還有哪些?
為什麼這些外資壽險公司又不是遇到母公司有難,但卻紛紛撤離台灣?
而台資企業也蜂湧承接這些外資的資產與保單,台資企業究竟是看見了外資沒看見的什麼?
另外,台資壽險公司投資房地產、股票,他們是有智慧?有遠見?還是有膽識?
=====================================================
美保險公司離台 稱只有臺灣讓史努比待不下去
大都會人壽臺灣子公司總經理孟子文表示,大都會全球策略都是一致的,不會為某市場特別調整,而臺灣市場近幾年的變化,已讓臺灣子公司的經營管理與其它地區有“很大的差距”,孟子文舉例,如大都會人壽集團要求,要發行20年期的壽險,就要有20年期的債券可以支應,臺灣根本沒有長年期債券,所以大都會人壽在臺灣根本不承接終身壽險保單。
孟子文還表示,大都會人壽臺灣子公司也不推出終身醫療險、沒有新臺幣儲蓄險,且只作定期保本型意外險,附加1年期的醫療險,及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的投資型保單。
孟子文表示,大都會人壽集團的投資策略,只買臺灣公債,公司債、基金、股票都不能投資,不動產也不買,在臺灣公債收益率降到1.5%左右後,大都會人壽收取臺灣的保費,只投資海外,因為投資美元債券至少7%以上的回報率,且由於大股東是美商,大都會人壽臺灣子公司海外投資約6億美元,完全不避風險。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0/59941/11419838.htm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