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翻了很久以前的保單才知道自己的醫療險並非終身

(((先說明,我並非來這邊推銷)))

我在這個行業不斷發現很多朋友誤以為自己的醫療險是終身,結果幫他們檢視才發現是在終身底下的附約
通常附約底下的醫療險大部分都是繳到75歲,到了75歲以後就沒有保障,這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這並非被欺騙,而是以前的保險並未開發出終身的產品,隨著時代轉變才陸續推出終身醫療,或是還本終身醫療,
這也是一段時間檢視保單的好處,把現在新的保險與已經購買的保險試算比較,以我自己的例子就可以發現繳差不多的費用,卻可以把附約換成終身,趁現在有能力繳20年而不用等到75歲還要繳保險費,之後還沒有保障。

2010-02-21 13:1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保單 醫療險
附約大多數都是如此 75終止
但不見得只要繳20年的終身醫療險就會比較便宜
理論上 國人平均壽命80歲左右
細算一下 附約會便宜一些 但就是保不到75之後
這種東西就看個人需求 如果75之前就過世 那麼終身醫療會比較貴
終生醫療也不會比較好!

1.一般來說定期型的醫療通常是保費低保障高!而終身醫療是保費高保障低(營運不好的保險公司就不在此範圍論),所謂的終身醫療通常指的只有住院日額手術而已,但實際最需要用的實支實付型醫療,大都是一樣的到80歲的),而以終身醫療來說之所以保費高的原因主要是將你保費計算到80歲後,集中在前20年繳掉!而定期型剛好相反!另外如要再以通膨及貨幣時間價值來看的話,你在貨幣最有價值的時候,去將他花費出去,卻在若干年後所換來的,卻不是等值的保險金(簡單說就是,小時後的一百塊跟現在的一百塊你覺得哪一個可以買比較多東西)!

2.就我來說我比較推的是屬定期型的醫療!因為,保險為的是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此,保險和終身是互相矛盾的!!有的人會在意的是定期型只能繳到80歲,這麼說好了,這只是數字上的迷失,如果保險公司今天是設定在80歲或85歲,想必客戶在投保時就不會猶豫了吧!早期保險的部份是依據國人的平均壽命下去調整的,因此,保險可保年齡不斷的從60.65.70調到現在的80,!相信,透過國人生命不斷的增加,在未來(現在已經有保險公司再調高了)應該會在往上調吧!
在相同的預算下,你應該會希望在風險發生時獲得較高的理賠吧!未來這二三十年是我們最不能承擔風險的時後,為何要將錢花在風險發生時,只能獲得較低額度的保障?且又是在貨幣最有價值的時候,去購買一個未來無法擬補住院缺口的保險?還是建議你應先以高保障為優先!將多餘的錢做好理財規劃的!!

3.保險畢竟是為了風險上的轉移,如果花了太多的錢去做保障的話,那麼只會對自己造成金錢上的負擔,許多人一直尋找“便宜”的保險,為的就是不希望在保險上花太多的錢,而將多餘的錢好好的存起來!!去試想一件事,有錢人為什麼不用擔心自己的醫療保障有多少?原因很簡單,最好的保障就是自己有錢不是嗎?而我們現在真的也是因為一時的沒錢,才需要藉由保險公司給我們保障,因此我建議應該花最少的錢在保險上,而好好去運用自己本身有的收入,這樣做才是真的做好理財規劃不是嗎?記得要將每一分錢發揮最大的作用!現在沒錢沒關希,重點是在未來,大家這麼辛苦的工作,不也是希望未來過的更好嗎?透過時間複利效應,你將所省下來的保費轉為投資理財,效果將會是你想像不到的(愛因斯坦說過,複利的威力更勝原子彈),在尋找保險同時,記得也要做好自身的投資規劃,雙方面齊下,對你們來說一定會更有保障的!!^^
醫療有分定期型及終身型

定期型:
一年一約, 目前可以續保到80歲, 費用少,保障高, 一般若規劃住院一天3000,病房補貼1000,實支實付5~15萬,手術最高12萬(一年30萬),小孩子大約只要年繳8000元

終身型:
繳費20年,保障終身,同樣的費用大概只能買到日額不到1000元, 手術有很多也只是特定手術,也沒有實支實付...沒錯...它是終身型的,但80歲後住院,每天領1000也不夠啊.

另外醫療險是要生病住院才會理賠的,萬一,在第19年,掛了,那你繳的醫療險不是白繳了,定期醫險比較符合大眾的需求!
無限非凡 wrote:
萬一,在第19年,掛了,那你繳的醫療險不是白繳了


萬一我都不生病,或是都是生小病不住院,那我不是白繳保險費了????

還有些人,甚至不到住院階段就升天了,那不管哪種醫療險不都白保.....

每個人可以都可以詮釋自己要的保險...

但是都要用"萬一"這種例外來解釋保險,那我覺得你根本就不瞭解保險最重要的意義
心一動念,便已千年
我想你誤會我所要表達的意思了!
保險的重要性,在於保障!

我所表達的意思是,定期醫療險,比較符合一般大眾的需要!

一年一約,每年續保到80歲,低保費,高保障!

相對於終生醫療,集中20年繳保費,高保費,保障未必高!

我想保險的重要性,在於保障,我認為定期醫療比較符合一般大眾的需要!

萬一這個形容詞,就是假設!

假設一個人,購買終身醫療(集中在20年繳完保費),在第19年時掛了,那所繳的保費,是否比定期醫療高呢?

假設另一個人,購買定期醫療(一年一約,保費相對低),一年一年,續保到80歲,一樣在第19年時掛了,那
保費是否比終身醫療低!

這才是我所要表達的意思!我所保達的意思是,保險的意義在於保障!

我認為定期醫療,低保費,高保障,比較符合一般大眾的需要!

無限非凡 wrote:
我想你誤會我所要表達...(恕刪)



我自己本身也從事保險業(大樹),就我所知道的先回覆一下
看上面的說明也知道大大對保險也一定程度的了解,定期醫療險是一年一約沒錯,前期的確是低保費,很適合經濟能力尚在起步的年輕人或是無經濟能力的小孩。
1.保險費:定期險有一個特性,就是會逐年提高保費,也就是年紀越大保費越貴,基本上也是只能續保到75歲;目前業界的定期醫療險如果從小保到75歲,所繳的保險費一定大於終身醫療的費用。

2.假設:其實現在您說提到的掛掉不是個問題了,現在終身醫療險如果在繳費期間"掛"掉,都可以退還所繳保費(減掉期間有理賠過的金額),給被保險人的家人,等於是用每年所繳的保險金額所衍生出來的利息來當作每年度的醫療保障;定期醫療險沒有保費退還的機制,屬於消耗型保險。

3.貨幣價值:其實要拿貨幣以後和現在的價值來跟每年付出去的保險費比有點不公平。
其一:就我們自己公司商品終身醫療上線理賠是兩百五十萬(以日額一千來算),6年以後無理賠紀錄會變成三百七十五萬理賠額度,二十年總繳保費為二十三萬多(男性30歲繳到50歲),依大大的"假設"那如果被保險人在四十歲保費也才付出10多萬,但是他因疾病、意外住院得到的理賠金到50萬好了~不就也另類的賺到快40萬?

其二:每年依男性30歲保費1萬出頭,20年後總存保費二十多萬,如果都放定存我相信利息低到想哭(因為是每年才存1萬多),如果說投資,投資不會有風險?都穩賺不賠?當然投資達人除外啦。


現在的顧客都很聰明,保險公司每年也為了客戶而在改變商品,改變策略,當然~恆信者恆信。
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腦袋中的想法放到別人的腦袋裡。
胡椒言 wrote:以為自己的醫療險是終身

是的.我也是被南x業務員說是終身醫療
結果幾年後交的女友才說我的並不是終身..(跟大大一樣是75歲)
這讓我很不爽.因為欺負我們不懂保險.卻沒有說只有到75歲
於是我就給他減去粉多細項.再將不足的醫療保到其他保險公司
再也不想與南x業務員有什麼交集了..反正也沒交集過...
打從簽約到今日.也有13年沒有見過一次面了..不如不見...(保費自動繳費)
我幫我兩個小朋友保的應該是定期的
當初我就在終身醫療險跟每年消耗型醫療險在做選擇
以每日住院一千來看

終身醫療大概小朋友每年就要一萬多吧
繳個二十年保障一定金額(現在都是限額型終身醫療)
重點是............我有兩個女兒

兩個就要兩萬
假如我要買房子又是20年
每月房貸兩萬左右
每月還要準備小朋友保險每月要存兩千
我要賺多少錢才夠...

如果忽然被裁掉沒工作做...這筆支出怎麼辦...............
光繳健保都有點付不出來的何況其它保險
忽然覺得20年好遙遠....
我要如何保障這20年都有工作做


===========

所以我現在幫我女兒保的是
每年消耗型醫療險
繳一年保障一年

我以骨折險當主約、每日一千住院醫療、意外險100萬、意外三萬實支實付
這樣每年也才4000元左右
兩個小朋友才八千.....

平均每個月想辦法存個七、八百元就好的.....
如果我今年有錢年終獎金領的多
就給它加保個住院兩千
沒錢就基本的一千這完全是很有彈性的

上次小朋友意外受傷骨折躺的三天
保險公司吐的三萬七千五的保費出來
我這保險也只繳兩年而已,馬上就回收的
當然保險是只是保障意外不是為的賺錢


每個家長都希望讓小朋友健康快樂長大
希望他20歲成年後有個終身醫療險可以送給它
但這20年太多不確定的因素
我可以幫你繳到20歲讓你健康,但以後你還是只能靠你自己


================

但我覺得大人就一定要保終身醫療的
之前老爸住院開刀
我去醫院
看到其它的病人躺在那邊喘息
相信這種拖長期的病人,只會拖垮家人的經濟而已
所以醫療險是很重要的
但也要在自己能夠控制的範圍以內
不要想到說住院要拿個好幾千才夠....
想想看

住健保房、自費藥品負擔...一天到底要多少才夠
而不是聽保險員講的保的越高越好
考量自己的經濟支出吧..不要以為每年都可以領的到年終獎金來支出這筆金額

=============================

以上是這幾年我對醫療保險的看法
還有.....保險跟投資跟本是兩回事
想想看投資型還是儲蓄型保險
等繳20年後
那樣的錢能買什麼

我建議還不如每年買一張中鋼或中華電
還比買投資型保險或儲蓄型來的有價值
我今年有錢就買兩張
沒錢就不買
可是很有彈性
給大家參考




好遙遠的20年.........




看了許多大大的見解!不論是終身醫療或者是定期醫療,各有它的好處!

但是我想需求,還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我為何認為定期醫療比較符合大眾的需要!

小弟我不是金融從業人員,只是對金融感興趣!

保險的險種有很多!

往往看了許多朋友的保單,通常只有幾種險種有滿足需求!

例如:很多朋友有終身醫療!但是其保額卻通常只有少的可以,不然就是其它的險種不足!

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無法知道,但是人的變故,不會只有生病!也可能掛了!

一般人都是領薪水過日子的!如果買了終生醫療,保費相對高,通常比較沒有能力再滿足其它的需求。

假設買了定期醫療,尚有資金可以買比較高額的壽險,或都是其它的險種!

我會認為定期醫療較符合大眾的原因是因為,保障!

我可以在有限的資金,滿足醫療的保障,壽險的保障,我不想因為醫療足了,但保額卻不足!

或者是都滿足需求,但是卻造成生活的負擔!

雙十理論,只是要從業人員都了解!規劃定期醫療,可以讓我下一刻醫療需求滿足,也有多餘的資金

滿足其它的需求,例如保額的部分!如果只規劃終身醫療,就佔了保費的大部分,我想不符合我的需求,

更不想過多的保費,讓自已負擔過重!對我而言,能滿足下一秒的風險,不論是醫療,或是保額,或是

其它的需求,對我而言比較重要!這也是我認為定期醫療比較符合大眾!

我不是金融從業人員,剩下的交給專業的來!
買什麼保險呀,看一大堆保險公司比蓋大間的,中獎還要自備一大堆手續,還不如買樂透,中了要怎麼用都沒人囉嗦

個人最近常有保險業者來糾糾纏,感覺為了賺錢實在是鐵齒、嘴砲、愛貪小便宜、不負責任,死活要人下單,還會裝作已幫你下單來討錢,再小的單它們也要,成天就是恐嚇人會出事,根據機率賭場也很公平,但是通常賺錢的是賭場、傾家蕩財的大多是賭客

反正客戶怎麼想都不對,只有把錢乖乖淘出讓它們抽成才是對的,整天就在想洞想縫找客戶的弱點
國家三要素人民、土地與主權。連基本配備(王冠、城堡跟軍隊)都沒有的女王,簡直比想『叛亂』的山寨夫人還不如。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