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微投影機的揚明光與亞光之間到底有何差異性?

實在有點好奇,微投影機的揚明光與亞光兩者間到底在微投影這一區塊有什麼差異?不都是與德儀有合作關係嗎?有沒有大大可以分析彼此間的差異!表現在股價的差異,為什麼差那麼多?



德儀與亞光在CES展出全球首款具DLP微型投影數位相機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00108/2/1ugc0.html


十大發燒貨/微投影機 照亮揚明光

http://udn.com/NEWS/STOCK/STO3/5344627.shtml

揚明光與亞光都與德儀合作
想請問專家
兩家公司之間有什麼差異?

小弟實在無知耶




先前好像是因為揚明光獨家取得德儀DPL,可是今天新聞卻出現亞光也與德儀合作DPL。那麼揚明光就不能算是獨家了吧!如果不是獨家,那麼揚明光與亞光之間在微投影這一區塊的差異性到底在哪裡?




2010-01-08 20:21 發佈
這是個好問題!但是好像沒有人回答,小弟努力搜尋網路上相關的文章,找到另外一篇有關的文章。搜尋出這篇文章,有討論到微型投影機的技術大致分三大陣營。如果要押寶的話,好像有三種未來市場的可能性。揚明光押寶DLP,亞光押寶DLP與MEMS,如果看好微型投影機的未來性的話,當然必須考慮到他們現在的發展可不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的不確定性。如果壓寶揚明光的話有1/3的機會成為未來的主流。但是押寶亞光的話則有2/3的機會不會錯押未來。如果DLP成為未來的主流的話,揚明光與亞光不都可以分一杯羹。如果MEMS成為主流的話,那麼揚明光就槓龜了。如果LCOS成為主流的話,這兩家都槓龜,可是有這樣的技術要跨入其門檻其實不難。小弟純粹門外漢,只是就公開資訊來做自己的胡亂分析而已。希望有高手能出個聲音評論一下。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0&cat=30&id=0000165281_XJX1ZEVU9KRKPP0JWY8BV&ct=1

目前全球微型投影技術大致可分3大陣營,分別是奇景、德州儀器(TI)與Microvision。奇景採取LCOS技術,以白光LED為光源;德儀採用數位光學處理器(DLP)技術;Microvision則是採兩軸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以雷射做為光源。其中,奇景與3M攜手合作、TI和台灣揚明光結盟,Microvision則與亞光策略聯盟。

比較德州儀器(TI)與Microvision 2陣營的投影技術,由於DLP技術良率較高,市場已有相當的產品量,且採用DLP技術的製造成本及終端產品售價較低,比起成本高的雷射微型投影技術擁有較大的市場基礎;然而,雷射微型投影的畫質較佳,挾著這股優勢,市場也認為,只要其終端售價持續降低,不久之後便可望打開市場。

如今,亞光宣布將跨足DLP技術的微型投影陣營,與德儀合作開發內建DLP微型投影技術數位相機(DSC),將成為同時具備生產MEMS技術與DLP技術的廠商,熱烈擁抱微型投影的市場。

vpoint wrote:
這是個好問題!但是好...(恕刪)


以樓上的新聞看起來~似乎LCOS比較沒搞頭嚕?
原本還想說奇景不錯的勒~~
哈哈!看報這篇PO文一直猶豫要不要幫忙解答一下,雖然個人對某間公司炒股有極大的成見(因為都沒跟到)
算了,還是寫中肯一點算了。


揚明光是中光電的子公司,中光電全世界是DLP投影機最大代工廠,中光電旗下奧圖碼Optma是全世界DLP投影機最大品牌。
光機元件(揚明光)->系統代工(中光電)->品牌(奧圖碼)
簡單說從從上游到下游都是中光電集團包辦了!
再說德儀的DLP技術與中光電是唇齒相依,中光電集團做DLP也做十年以上了,技術純熟。
其實揚明光跟中光電兩家公司就樓上樓下差個幾階樓梯而已,微投影這塊算是一同開發出來的。
其實中光電自己做光機也做得出來,只是老闆目前要把微投影這塊餅留給揚明光罷了,把股價炒高高的才有賺頭。


亞光:之前是投入Lcos投影陣營,我記得最早多是幫日系品牌代工,微型投影部分做得比較晚,我猜LCOS可能是量不夠大或是買奇景的光機沒賺頭吧。所以才想要也兼做DLP的微投影。

奇景:台灣最大的LCOS光機供應商,主要是授權自3M吧!LCOS做微型投影機真得很適合,只是系統端能力待加強,不過市面上看得到的微型投影很多是來自這裡(NIKON相機及是)。

回復版主問題,亞光跟揚明光最大差別大概是集團的垂直整合能力吧!
揚明光有老爸爸跟富弟弟加持,營收帳面目前都會加持在揚明光,等揚明炒完就是奧圖碼摟(不過還在興櫃)。

亞光自己沒有品牌,代工量也不及中光電,研發技術以小弟經歷認為還有段落差,要靠這塊賺錢應該有限,主要賺錢應該還是靠鏡頭。

以上提供大家參考

資料來源:自己
黑皮布萊恩 wrote:
哈哈!看報這篇PO文...(恕刪)


感謝真正的行子內的人出來解惑。受惠良多。

小弟全家看過這個影片後甚為震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C3H3JOtvSs

因此才對微投影機特別拋以關注的眼光

這個影片談到了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應用技術

資料來源:
http://www.fund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a5e1c234-f22e-491d-840d-92bd26b815e9

裡面有提到了這支影片的原型機採用的是SHOWWX微型投影機(出自Microvision、亞光(3019))

姑且不論未來是否真的如同影片所描述的,可是只要出現了原型機,小弟認為到量產甚至大規模的降價產生更多的需求應該指日可待。

可是
如果從股價的表現來看,任何一家公司的股價,因為投資人買與佈局的時間點不同,加上賣的位置的不同有人可以賺錢,有人卻會賠錢。投資股票,選擇的時間切入點相當重要,不言可喻。


股票有時候講究的就是題材,就是未來性。姑且不論這些公司過去的營收盈餘,反正這些新的玩意,新的故事,真的有說服性與可能的未來性。這些故事可以講的讓人怦然心動。我想這就是目前小弟認為的股價支撐的力道了!

在這個時間點昨天股價的收盤價亞光73.1元揚明光267元。聯發科550元。

最近在電視上有投顧老師不斷催眠投資大眾,揚明光必將挑戰聯發科成為股王。可是當他拿出來開始大力放送大肆宣揚的時候,揚明光的股價大概就是250-280左右的位置。2009-3月的時候還有看到股價50元左右。如果從那時候買,到今天這個時間點就翻了五倍。假設真的如同他講的,要挑戰股王聯發科,今天聯發科的股價550元。甚至是大立光的歷史天價2006-9月份創下的766元。那麼我在想,從現在開始,揚明光的股價至少要翻個一倍到兩倍!當揚明光的股價已經從09的低檔50元左右的時候翻5倍到了現在267元的時候,投資大眾才開始接受到這種媒體每天的洗腦。也許股價真的有機會從267元飆漲到534元甚至是766元以上。衡量這檔股票的潛在利潤與風險,好像不是很高的樣子!當然我不否認揚明光有機會成為股王(因為我也被媒體洗腦了!)

然而拉到目前這個時間點,亞光目前的位置是73.1元,距離這波的起漲點,09年5月的40元左右,漲幅連一倍都沒有。小弟的思考邏輯是,假設揚明光真的會有機會挑戰股王(A害,我被洗腦洗的真嚴重),當揚明光股價來到了534元的時候,亞光的股價是否有機會雞犬昇天到146元。雖然同樣的都是翻揚一倍,可是小弟怎麼覺得好像股價從267元到534元的難度,勝過從73元到146元的難度!就像揚明光從低點50元翻到今天267元的難度感覺上比267元翻到534元的難度少很多的樣子。

這是小弟的思考邏輯,期盼有大大能分享一下看法!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觀點與揣測,僅供分析、討論與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 , 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請謹慎思考,股票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感覺還不賴 如同 湯姆克魯斯演過的那部片

應該就是微型的概念

以後會應用在生活中
看看這篇
酷! 與投影畫面進行互動!

我覺得這才是未來顯示介面的王道!!!
相較於微投影裝置
你還會想要電子書?平板電腦?EPC?
你還會想要買42吋大型液晶電視?
畫面的大小
對於投影裝置而言
只不過是你與投影面的距離而已
有必要為了要一個大畫面就買一個龐然大物放在你家
然後一輩子就定在那個地方看??
所以我完全對元太,友達,奇美電,華碩,宏碁這些股票
沒有太大的興趣
因為電子書,平板電腦,epc,液晶電視這些東西
以後都將不再存在
還有什麼神桌的
也免了
這就是趨勢
也是一定會發生的將來
在技術上這並不會很難
能不能風行就看價錢與廠商是否願意投入
但這以後一定是這樣子的
所以微投影一定會是終結所有顯示介面的主流
順便終結nb
所以
已經預告未來的股王了嗎?
我不知道
我只要能賺一倍就心滿意足了

還有沒有其他的主流
有!!
當然有!!!!
重要性也絕不亞於微投影
微投影也不過是未來的顯示介面而已!!!
好好去思考未來科技
股王或許就在其中!!!!
哇~ 看來將來最大的面板廠是華紙or 榮成,

我一直想說可擕式及可捲撓式的軟板何時會來?

我想我錯了.

看來科技界的進化準備跳過這一段了.





tom666 wrote:
哇~ 看來將來最大的...(恕刪)


免了吧
到處都可以是顯示介面
還帶一張紙幹麻?
stevenchenabc wrote:
免了吧
到處都可以是顯示介面
還帶一張紙幹麻?
...


也許將來身上帶著一張紙
代表你是一個有品味和有禮貌的人,

你不會將畫面投影在別人身上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