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接到花旗的推銷保險的電話
對方小姐開頭先說不會花到我一毛錢,就可以獲得保險
然後跟我說每個月存兩千七百多,存到52歲之後可以領回,還有2%的利息
接著說在這段期間會附贈100萬意外險,等我繳到52歲之後,就不用繳了,意外險保一輩子!
我聽的同時,在心中估算了一下,假設我52歲是出現在20年後,那就是我用20年的定期定額時間換取2%的獲利再加上一個不確定會用得到的意外險。
如果是壽險,說不定還會考慮一下。但因為是意外險,當下就回絕了。
不過我的重點不是商品內容,而是我常常會接到花旗的廣告電話,這真的很煩,一下子是低息貸款,一下子又是保險。這些打電話的業務是在執行工作,我對他們倒是沒有太多意見,但是對於銀行就有點反感了。
我目前手上只有一張花旗的普卡,也是我唯一的信用卡。就這樣就不斷地有花旗廣告電話過來,當初申請而留下的個人資料都被當成廣告名單了。
我今年待在台灣的時間累計不會超過3個月,就還常會接到這些電話,要是換做常待在台灣的朋友,豈不是不堪其擾,尤其大部分接到電話都在上班時間內,當工作被打斷時真的很無奈。
希望金融業者可以想一些比較良性的推銷方式,至少我個人相對還比較能接受廣告信,不會在上班時間干擾到我。
不知道板上使用別間銀行信用卡的朋友是不是也常接到這樣的電話?
我正在考慮換一張信用卡。但是又怕換了卡之後,花旗的電話還是會來。
dio833 wrote:
昨天下午接到花旗的推...(恕刪)
常接到花旗的
通常在我好意且有耐心的說完第二次:我目前沒什麼興趣
她還是繼續盧的話,我就直接掛她電話了
I trust everyone,but I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them!
dio833 wrote:
不知道板上使用別間銀行信用卡的朋友是不是也常接到這樣的電話?
我正在考慮換一張信用卡。但是又怕換了卡之後,花旗的電話還是會來。...(恕刪)
這種情況,換別張的卡是沒用的,反而會更慘,因為又多了一家打來亂的@@
花旗已經有您的資料當作電話行銷的名字,就會繼續打
再辦另一家銀行的卡,等於又把你的資料填到另一家銀行的電話行銷名單上@@
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跟他說您不想接到這種電話,請他不要再打來了
並且請他跟上級反應,將您的資料刪除,記得請他留下姓名和員工代號
說將來再接到相關電話就會去投訴他
不過一般我接到這種電話是不會這樣作,頂多就是跟他說我不需要
印象最深的是中國信託的電話行銷人員,之前有段時間,常常都在我睡午覺的時候打來
講不聽,後來我也火了,就說我不想把錢交給董事長都跑路的銀行@@
然後叫他不要再打電話來了
後來就沒有再接過中國信託的行銷電話^^
不敗家 wrote:
想請教這種類型的保險他的好處跟壞處各在那邊呢?...(恕刪)
不敗大,我不是很懂這類的東西,只能就我自己的觀點跟你分享。
我個人的看法是:
有關好處的部份花旗的人在電話中都講完了,不外乎可以強迫儲蓄,另外可以幫你加一個意外險!
我不感興趣的原因是,意外險要有意外才能有理賠,意外的判定應該有一套標準,因此有可能會申請不下來。壽險應該會比較符合我的期望,只要亡故就可以領得到。
而每個月存錢要到20年後才可取用,利息2%,這部份有一些風險要計算進去。假設20年後通貨膨脹,錢的價值很有可能縮水,我相信20年後的物價指數相比現在絕對比2%多很多。另一點就是假設你有急用,提前解約,你可能會喪失意外險並付出一筆違約金。相比之下定期去買牛皮股更能讓我放心。
而在電話中我有詢問半途解約的情形是如何?對方並不太清楚相關規定,只說有違約金。連推銷者都無法明白說清楚的產品,我更不願意消費。
另外就是,儲蓄的方式很多,保險的種類也很多,我可以分別去找尋適合我的產品來買,而不要被這個好像買一送一的活動綁死,或許我只是想要儲蓄,我可以挑一個對儲蓄比較有利的方案,而不能因為多了一個意外險,我就降低我儲蓄期望的標準。畢竟出發點是儲蓄的話,就不要被其他的附屬產品迷惑了。又假設我想要保險的話,我又比較傾向於壽險,不能因為多了儲蓄功能,我就放棄壽險而買意外險或是事後又去加買額外的壽險。
因此我的建議是買東西前可以先考慮一段時間,不急著答應,等分析好自己的需求後下的決定總是比較有利的。
尤其是這種一只合約好多年的東西,我自己有很大的機會在這段時間內後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