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心魔 / Job-操作生涯不是夢
交易是最危險的人類行為,僅次於戰爭。 ~操作生涯不是夢
有位在自營部工作的朋友,他說他一進去,主管就叫他把一本原文書看完。那本書是:【Trading for a Living】,我說我本書其實寰宇有中譯本:「操作生涯不是夢」。雖然中文聽起來是本爛書,但其實是值得一看的。(就像Winner takes all,翻成「穩操勝算」,雖然是本好書,但中文名稱就讓人不想去買。)
哥德說:「真理隱藏在現象之中。所以你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我很遺憾的說,交易是需要紀律的。僅管你在市場上跌跌撞撞,為自己設下了一些戒律,就像一串堅固的鐵練。但總有一天,戒律仍然會從最弱的環結斷裂。
但其實讀了心理學後,由其是近代的腦部科學後。你會發現,其實這一切都沒有道理。因為人類的腦袋內部就嵌入了這些自我毀滅的程式碼。
人類的想法,決定於腦中微量化學物質的變化。清醒與否是褪黑激素。分秘血清素,人就會覺得幸福。腎上線素會激起戰鬥意志。你覺得疲憊是缺乏多巴胺。愛情就是腦內產出大量多巴胺下的產物,讓人傻笑、發暈、耳根發熱(每人症狀不同)。
但最可怕的莫過於沒有「病識感」。你病了,你覺得自己沒有病。
如果有人醉了,卻說自己沒醉,我們會覺得好笑。
但更好笑的是:你說你一定會賺大錢,但每次交易卻仍然承受自己無法承受的風險。
以下摘自:操作生涯不是夢
大毀滅的競賽
幾乎所有的行業都為其成員提供某種安全網,當你呈現自我破壞的危險行為時,主管、同事或客戶都會提醒你。交易沒有提供這方面的設施,所以它的危險性遠高於其他的人類行為,市場提供許多自我摧毀的機會,而且沒有安全網。社會上的每一位成員都撥出一部分的心力,彼此防範錯誤的後果。駕車的時候,你避免撞擊其他的車輛,其他的車輛也避免撞擊你。如果某部車子突然打開車門,你會閃開。在高速公路上,如果某人突然切入你的車道,你或許會“幹××#@%……”,但還是把車子慢下來,你避免發生車禍,因為雙方所付出的代價都太高。在市場中,人們缺乏正常的互助心理。每位元交易者都希望撞毀對方,每位交易者都會被對方撞傷。交易的高速公路上哀鴻遍野,沿途都是車禍遺留下來的殘破車輛。交易是最危險的人類行為,僅次於戰爭。
在盤中的高點買進,就如同在車流中突然打開車門,當你的交易指令到達場內時,交易員都爭先恐後的賣給你----撞毀你的車門,包括你的手在內。交易對手希望你失敗,因為他們希望佔有你的損失。
改變交易模式的觀念
如同大部分的精神醫生一樣,我有一些酗酒的病患,我也擔任一家大型戒毒中心的顧問。
經過不久,我發現酗酒者與吸毒者參加“互助會”的團體之後,其復原的效果遠勝過傳統的心理治療環境。
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昂貴的醫院與診所設備,它們雖然可以讓酗酒者清醒, 但很難讓他們保持清醒。大部分的酗酒者很快又沉迷在酒精中,如果讓他們積極參加“戒酒互助會”(Alcoholics Anonymous,簡稱 AA)或其他類似的團體,復原的機會將大得多。
當我發覺 AA 的成員有很高的治療比率之後,我成為“戒酒互助會”的忠實贊助者。我開始把酗酒的病患送往 AA 或其他類似的團體,例如:ACOA。現在,如果有酗酒問題的病患前來找我治療,我都堅持他同時參加 AA 的聚會。我告訴他,如果不這麼做,將是浪費我們雙方的時間與他的金錢。
多年以前的某一天晚上,我前往一位朋友的辦公室,邀他一起參加同業的晚會。 當時距離晚會開始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我的朋友問我:“你是想去看一場電影,或陪我參加一場 AA 的聚會?”雖然我曾經送很多病患前往 AA,但本身還沒有參與這類的取捨,因為我沒有酗酒的問題。我及時掌握這個機會----讓自己體會一個嶄新的經驗。
聚會的地點是本地的“青年會”,一間樸實的房間裏,大約有十幾位男人與幾位女人,坐在折疊椅上。聚會的時間將近一小時,非常訝意地,他們似乎在談論我的交易情況!
他們談論著酒精,但只要把“酒精”換成“虧損”,他們的談話內容完全適用於我。在那段期間,我的帳戶淨值還是像打擺子一樣的起伏不定。當我離開“青年會”時,我知道自己處理虧損的方法應該如同 AA 處理酒精一樣。
“戒酒互助會”所提供的啟示
幾乎每一位酗酒者都可以保持幾天的清醒,可是,不久之後,喝酒的衝動便無法控制,他又拿起酒瓶。酗酒者無法抗拒誘惑,因為他不能脫離酗酒者的感受與思考模式,清醒是起源于、也終止於個人的心智。
“戒酒互助會”有一套制度來改變人們對於飲酒的感受與想法。它的成員採用一套
步驟的程式改變他們的心智,這 12 個步驟代表個人成長的 12 個階段(請參考“Twelve Stept and Twelve Traditlons”)。戒酒者參加聚會,彼此分享戒酒的經驗,勉勵對方,相互扶持而保持清醒,每位成員都有一位夥伴----另一位 AA 的成員,當他有喝酒的衝動,可以向對方求助。
由於 AA 所採納的 12 個步驟程式非常有效,其他的團體也紛紛仿效,包括:兒童戒酒、戒煙、戒賭與其他團體。我相信,交易者若採用這 12 個步驟的原則,同樣可以“戒除”虧損。
否認
正常的飲酒者可以享受一杯雞尾酒、葡萄酒或啤酒。但當他覺得夠了,很容易停止繼續飲酒。對於一位酗酒者來說,當他碰到酒醉,自然會產生一種“不醉不休”的欲望。
一位酗酒者經常說道,他必須克制酒量,但絕不承認自己有酗酒的問題。大部分的飲酒者都否認自己是酗酒者,當你告訴一位親戚、朋友或員工,他的飲酒已經失去控制,結果一定是堅決的否認。
一位酗酒者經常說道:“老闆開除我,因為我宿醉而遲到;老婆帶著小孩離開我,因為她完全不通情理;房東想趕我離開,僅因為我積欠了幾個月的房租。我將會逐漸控制酒量,然後一切就沒有問題了。”
這個人已經失去工作與家庭,而且也即將失去遮蔽風雨的窠,整個生活已經失去控制----
但他還是不斷說道:“他將降低酒量。”這就是否認!
在分崩離析的生活中,酗酒者拒絕承認他們的問題。大部分的酗酒者都心存一種幻想,他們可以逐漸降低酒量。只要他們繼續認為自己可以“控制酒量”,情況的發展必定愈來愈惡化,即使他找到新的工作、新的妻子與新的房東,結果還是一樣。酗酒者否認否認酒精已經控制他們的生活。當他們談論著降低酒量時,相當於嘗試控制一種不接受控制的行為,這就如同某駕駛人在山路上失去控制而車輛打轉。當車輛跌落山谷時,任何小心駕駛的承諾都已經太遲了。一位酗酒者的生活也失去控制,但他否認自己是酗酒者。
交易輸家與酗酒者之間,存在著赤裸裸的對照。他不斷更新交易的戰術,就如同酗酒者將威士卡換為白蘭地。一位元輸家拒絕承認自己對於交易已經失去控制。
絕境唯有當酗酒者承認自己是酗酒者,然後才有復原的希望。他必須瞭解酒精已經控制他的生活----而不是他控制酒精,大部分的酗酒者都不能接受這項痛苦的事實。唯有在谷底的絕境中,唯有當無路可逃時,他才能夠面對這項事實。
這種穀底的絕境,可能是來自於一種致命的疾病,或是破碎的家庭,或是失去工作而潦倒街頭。酗酒者唯有沉淪到某種程度,唯有當打擊到達無法承受的地步:最後,事實才能夠穿越否認。
絕境代表一種無法忍受的痛楚,讓酗酒者瞭解自己的處境,這類的痛苦才能夠瓦解否認的防禦。他察覺自己僅有一個單純的抉擇----扭轉生活或死亡。唯有在這種情況下,酗酒者才可能踏上復原的道路。
獲利可以讓交易者感受權力的滋味,享有陶醉的激情,他們嘗試再度捕捉這種高潮的經驗,於是進行草率的交易,將獲利還給市場,大多數的交易者無法忍受連續的嚴重虧損,身為交易者,他們被捲入市場的洪流,陷入絕境之中。少數的殘存者得以發現,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是在於他們的想法。唯有體認這個事實,才可能是成功的交易者。
還可以翻翻
不過版主的選文都很優
交易是藝術
很多專業玩到高段都是心靈層面
有時勝與敗取決一點點關鍵
但是練習是不二法門
提供以前我一個經驗給各位參考
在當兵時
我受過陸軍報務士的訓練
就是抄錄和拍發摩斯電碼
剛剛進去是學抄收
每天就是一直聽一直聽
教官週末都要我們操大約八張抄報單
一張大約五百字
在抄過程當中
我領悟到一些事
因為電碼速度很快
所以必須要反射也就是一聽到音手就要立刻寫下來
不能遲疑
有時聽到知道哪個字還不行,手還得跟的上抄下來
電碼速度很快
所以反射速度也要越來越快
到最後要練到本能反應!!
要怎樣達到這個過程呢
就是不斷練習
不斷聽不斷抄可能一個字母聽到五千次一萬次就可已變成反射
而有時後短線操盤也有點像反射
當交易經驗不斷累積
到最後也有可能成反射
進場出場變成一種反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