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市場騙局多,要多用常識。

之前看網友談基金騙局的討論。我最近也聽到一個很奇怪的基金,手續費超高。據說,第一年扣60%,第二年扣40%,第三年扣20%,……,滿五年之後就不再扣手續費。但這五年內,到底會扣多少手續費呢?答案是120%。(據苦主詢問業務員的回覆是這樣子)

“常識“ 好用就是這樣,試問:
1、假如第一年入金100元,從此就不再入金,滿五年後剩多少錢?
2、國外最厲害的基本操盤手,每年平均報酬年也不超過15%,第一年就被扣了60%的手續費,那要花幾年的時間才會回到原來的本金?
3、一般人持股少有超過五年,若不滿五年可以拿回來多少錢?
……如此,還有必要問他們的投資標的嗎?

苦主已經停扣,但要將剩下的錢拿回,同樣也是諸多理由推託。

祝各位同學都能依靠“智慧“與“常識“遠離各式各樣的市場騙局。
2009-06-12 1:1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市場 常識
如果是保險業的投資型商品連結基金的話正常是要扣的!但保險業裡所講的不是手續費~是保險成本!
有的會在後面幾年加碼加還給客戶!有的保險業連轉換投資標地物.都不用轉換的費用.銀行每轉一隻就要扣一次錢
而且贖回跟賣出都不用另外扣費用.而且會加壽險給客戶!買基金不小心掛了!還有壽險可拿!外加自己投資的錢!
這是銀行業所沒有的!
還有建議!投資在保險業的基金!不建議短進短出!需放長期較穩健!重視核心跟衛星!基金配制比重!
因為基金是賺數量!不是一筆的單價!建議不要把基金剛做股票來炒!是不大一樣的商品!

一般的銀行業所扣的款項不同!例如轉換費!贖回的費用等等!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通常是不需扣到有120%的手續費!

還有!請多讀相關書籍!請不要誤導別人!請先了解每個行業所販賣的商品!跟為什麼要這樣賣!在來開文會比較好!
阿馬evan wrote:
如果是保險業的投資型商品連結基金的話正常是要扣的!但保險業裡所講的不是手續費~是保險成本!
...(恕刪)


在投資型保單所定的資金範圍外,每筆加入的增額本金要先扣 5% 手續費,不是買基金的那 3~5%手續費,是還沒買任何基金前先扣 5% . 這是我當初問的情形.

而保險業裡所講的不是手續費~是保險成本,那應該是指要約書內容的

1~5年內的前置費用,如第一年 65%,第二年 45%,第三年~第五年每年 15%,第六年起 0% .....
機會主義者 wrote:
之前看網友談基金騙局...(恕刪)


新聞報導中所謂的「騙局」其實是有些不肖業者使用了不正當的推銷方法,保單本身在海外應該還是合法的產品。

這些不肖業者所使用的違法手段:
1. 銷售未經過國內主管機關核准的境外保單。
2. 銷售保單的人沒有保險經紀人資格。
3. 明明是保單,卻騙投資人說是買基金。

只要不是賣假保單,保單本身並沒任何的問題。目前出現的問題是在銷售的手段上違法。
如果賣「基金」給苦主的人沒有證照,可以檢舉他。如果有證照,請對照下表看看他是否有犯罪嫌疑。
保險業務員涉有犯罪嫌疑裁量移送參考表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還有!請多讀相關書籍!請不要誤導別人!請先了解每個行業所販賣的商品!跟為什麼要這樣賣!在來開文會比較好!...(恕刪)


是騙局沒錯啊!若是保單卻故意誤導成「基金」,這當然是「騙局」啊!苦主從頭到尾根本就不曉得那是保單啊!我開頭就說苦主被騙說買的是「基金」而不是「保單」,我開文當然會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分析:「本金會被扣到-20%的「基金」,那要用什麼來生財呢?」更何況,到現在錢能不能拿回來還是一個問題呢?!檢驗「騙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叫他:「還錢來!」連錢都不願還,那不是騙子,那還會是什麼?

所以才叫各位同學要多用「常識」來思考問題,但所謂的「常識」也是多看書,累積有用的「生活經驗」才形成的「生活智慧」,所以,我一問幾個關鍵性的問題就立刻敲破騙局,勸苦主去將剩下的錢要回來。苦主早就有所懷疑先自行停扣了。

網路上有同學遇到這種騙局,還在問怎麼停扣?試問:「你不再入金,他能拿你怎麼辦?」如果真的是騙局,拿不回來的錢就是騙子根本不想還你,除了報警還能有什麼好方法?為了拿回之前付去的本金而繼續扣款,試問這種狀況,跟平常所聽到的「電話詐財」的過程與結果,有何不同之處?根本就完全一模一樣啊!

這次的一些「金融慘騙」,包括連一些銀行都被騙錢,連前任美國那斯達克主席都設局詐財的狀況下,除了善用智慧與常識區別騙局,還能有什麼好方法呢?這只是舉一個現實的案例,善意地提醒,怎麼從「投資報酬率」與「生財原理」來分析騙局。

「無知」是這世上最可怕的痛苦。
clwu5724 wrote:
在投資型保單所定的資...(恕刪)


對!大大你說的沒錯!如果每期是固定!金額不不用在扣所謂的((增額))
如果每筆金額都是當初講好的錢!但是基金跌!你想要在加碼!也就是另外丟自己之前每期固定的錢之外的金額!
那就會要扣增額的錢唷!會扣的原因是!因為在決定每月要存的錢時!保險公司會先用電腦計算因該要有的保險成本!
所以每當你要(額外)加碼時!這些加碼的錢!是當出決定要存多少錢!要算的保險成本中沒被算到的!所以保險公司
會在你加碼的金額中來跟你收取這筆的保險成本!

因為假如增額的錢沒有收取!那大家不就!例如一個月本來要存1萬!1萬的60%先被收走好了!
那大家不就直接!月存1000!那1000的60%就被抽走的比例相對的少!
剩下的9000元每期就給他用增額的!都不用收保險成本!那保險公司一定倒!因為保險公司的運作!有很多東西
都給保戶很多優惠的地方!但是他也會相對的收取!由精算師所算出來因該收取的金額囉!所以有些產品!會在後期!
每期都額外的加碼給客戶!你存1000!沒沒連結到你要的投資標地物!就給你加碼到1050!多5%在讓你去購買你連結的商品!

ppt18360 wrote:


新聞報導中所謂的...(恕刪)


問題1~正常的大間的保險公司呢!通常所販賣的保單都是金管局所核準的保單唷!要確定那份是不是被核準的!你可以看看業務員所幫你設計或是產品的上方或是下方!都會明顯的注記說幾年幾月金管局所核發的字號!還有產品編號唷!
那是可以去察的!除非!那個業務員拿自行制做的dm來兜售!這就是違法的唷!

問題2~正常的業務員的!在我們教育訊練中!在跟客戶要簽約時!是要主動拿出公司所核發的登錄證!你也可以大方的跟他要求唷!說你要看!這是保護自己的權益唷!

問題3~在保險公司不管簽屬任何的產品~都統稱保單!但商品內容就要看那算是!有分幾個項目!1:傳統型保單2:投資型保單!還有所謂的年金型的保單!
傳統型的!就大家都知道的!醫療險也就是健康險!還有防癌險!意外險!壽險.壽險又分一般的跟儲蓄型等等的!
投資型就有年金型~還有大家所知道的連結基金的!
所以你買那份保單那個業務也沒有說錯!因為你有可能是買投資型的保單!投資型的保單!他所連結的商品!也就是基金!每一家每一家!的基金種類跟多寡好壞!是客戶可以自行挑選!也可以請業務給你看他的基金走向是否不錯!在來決定要連那幾隻!然後在決定比重是多少!在這前題下公司也是會收取上面所說的保險成本!跟保險公司買基金跟銀行買的基金都差不多!但是保險公司所給的附加價值會多滿多的!
但是很多人都是!買基金跟買股票一樣都短近短出!追高殺低!所以我才說!基金不要跟股票一樣的操作會比較好!
因為基金是買數量的!很多雜誌上也有說!所謂的定期定額!就是這樣!基金漲!你每月存的錢都一樣那買的數量就會少!基金跌!你的錢又一樣基金又變便宜!你買的量就相對的多!長期下來!量就很大!所以就不用看單隻基金的價位是否跟當初所買的!會不會便宜了!


機會主義者 wrote:


是騙局沒錯啊!若...(恕刪)


那業務是用連結的標地物跟你說的!所以你遇到這個’講法!你就要問他跟銀行買的基金差別在那!收取費用的方式是什麼!如果提前解約會扣錢嗎?第1~第6年不同年份解約所扣的比例是多少!這個就扯到我前面所講的!銀行跟保險公司所收取的費用不同的地方在那!都要了解的唷!

如果我講的地方還有不懂的!可以留言給我!或是問我一些保險相關的問題!我都會幫你們看看!
呼~~在打了最多字的一篇耶~呵~
小弟在"投資型保單"剛出來時就研究過了....

所以在受到業務員"關切"時就直接說"NO"



若要投資:錢一開始就扣掉大半,投資個屁

若要保險:寧願買純保險...省下的成本夠出國去玩了

還本型儲蓄保單:那是什麼鳥 ?在N年後"還本"有用嗎?
什麼叫"通貨膨脹"?
攪不好那時一個超商便當要賣200元...
所謂"還本"只是名詞上的說法...

故小弟堅持"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

現實是:
保險真的像廣告說的這麼美好的話...
為什麼保險公司會這麼賺錢?
還每年花天文數字的預算作廣告?

認識很多保險業務員..每次聊天都在吹噓年薪又突破N百萬了
而且是"投資"型保單抽成利潤最高..

羊毛出在羊身上...


還好我是有作功課的狼,不是肥羊
阿馬evan wrote:
對!大大你說的沒錯!如果每期是固定!金額不不用在扣所謂的((增額))
如果每筆金額都是當初講好的錢!但是基金跌!你想要在加碼!也就是另外丟自己之前每期固定的錢之外的金額!
那就會要扣增額的錢唷!會扣的原因是!因為在決定每月要存的錢時!保險公司會先用電腦計算因該要有的保險成本!
所以每當你要(額外)加碼時!這些加碼的錢!是當出決定要存多少錢!要算的保險成本中沒被算到的!所以保險公司
會在你加碼的金額中來跟你收取這筆的保險成本!

因為假如增額的錢沒有收取!那大家不就!例如一個月本來要存1萬!1萬的60%先被收走好了!
那大家不就直接!月存1000!那1000的60%就被抽走的比例相對的少!
剩下的9000元每期就給他用增額的!都不用收保險成本!那保險公司一定倒!因為保險公司的運作!有很多東西
都給保戶很多優惠的地方!但是他也會相對的收取!由精算師所算出來因該收取的金額囉!所以有些產品!會在後期!
每期都額外的加碼給客戶!你存1000!沒沒連結到你要的投資標地物!就給你加碼到1050!多5%在讓你去購買你連結的商品!
...(恕刪)


這...

看的懂的人能翻譯一下嗎?

尤其是 "保險公司的運作!有很多東西都給保戶很多優惠的地方"

這些地方需要用到60%...

文章好像跳過很多東西

是說要付給精算師或保險公司60%

然後在很久的以後

期待牠會回饋5%

機會主義者 wrote:
「無知」是這世上最可怕的痛苦。


我想你現在應該過的不舒服...

玩理財的新手,還是先被市場電個幾次,才知道自己的技術和常識有多麼的不足,才會成長。
保險的美意是好的

只是被很多人弄爛了

保險員的素質不差很大,很多保險員連自己賣的東西也不一定很清楚

避重就輕的,唉!買保險最好自己懂或者要多看多比較會比較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