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畫公司皮克斯於十年前曾表示,接下來將會是電腦動畫的時代!
而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卻不以為然,不過直言日本動畫已陷入瓶頸框架。
據美聯社報導,享譽國際的動畫大師宮崎駿坦承,他向來不看電腦數位動畫,
從以前的「玩具總動員」到最近的「瓦力」。由此就可看出他對手繪動畫的的堅持。
與他合作多年的製片鈴木敏夫說,多年來好萊塢想改拍宮崎駿動畫,宮崎駿都不同意。
宮崎駿說,日本動畫已有了框架,無論人物或故事,都面臨瓶頸,觀眾感到厭煩是很正常的,必須突破,
宮崎駿每次畫動畫,腦子裏想的都只是5到10歲的小朋友,能感動他們,就能感動成年人,甚至外國人!
宮崎駿創作從來不先想如何去符合國際性,而是想到的人的共通性。他更強調創作動畫一定要年輕化,
他的工作室近幾年來召募超過200位新進年輕動畫師,每天工作8小時,接受嚴格的磨鍊,
全部要求要具備手繪的能力。
一。他手下沒有3D繪圖的人才,這並不是花大錢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因為不只是繪圖人員,還需要有程式設計
人員,工作站及RENDER FARM機器的管理人員,這些管理工作不是他可以HANDLE的。他自己也有自知
之明。
二。他完全沒有電腦繪圖的基礎,無法抓到用電腦可以畫到那些程度,或是可以做到那些功能。譬如說,水波紋
的產生,若是他不懂得技術的層次在那裡,要做出超越技術的感覺,我想很難用逼的就可以逼繪圖或程式設
計人員做出來,美國人在這方面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經驗。這一點其實跟第一點有相關連。
三。最大的問題是,這樣的投資非常之大,他雖然有資金,但是很難下定決心去作一部自己控制不了風格、畫風
的作品吧,而且不曉的可不可以回收。
台灣做三D繪圖的公司有一些,不過滿多都在騙吃騙喝的。這是一個技術資本密集的行業,以三D繪圖人員來說,
能力好的不多,大部分都是中下等程度。而且很多都是非科班人員,也就是只懂得用軟體,但不懂美術設計,因
此大部分公司都是做代工。
不過現在像是泰國,中國都也在搶代工市場。
日本動畫強處是在故事細膩度,風格、題材多變,不像美國動畫片永遠都是一樣的東西。
我想這就是文化深度的問題。
好萊塢電影什麼都好,但是大部分都少了文化深度。動作片,英雄片永遠最後都是一大堆人歡呼叫好,就像吳宇
森每部片都硬要塞幾支白鴿一樣,太公式化而讓人倒胃口。
所以日本動畫片,可以賣全世界,美國除了那些新的三D電影動畫片可以賣全世界,一般卡通就無法像日本人做
到那麼好。主要還是題材、文化、風格的問題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