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元貨幣又在炒了...


最近很多人又被銀行騙去玩什麼「雙元貨幣」「雙元定存」
這好像很早之前我就幫大家整理過了,結果現在又有人在玩了
被連動債騙一次還不夠,還要再被騙一次雙元貨幣?

之前寫的http://www.wretch.cc/blog/umidnight/2981425



雙元貨幣 央行金管會緊盯


【經濟日報╱記者陳芝艷、李淑慧/台北報導】


銀行在金融海嘯後熱賣以保本為訴求的「雙元貨幣」商品,但這類商品是兩種外幣存款連結選擇權,報酬高風險也大,已引起中央銀行與金管會注意,近期聯手緊盯銷售行為。

據了解,央行今年3月曾對銷售「雙元貨幣」的銀行金檢,瞭解銀行銷售過程有無缺失。金管會昨(1)日更召集銀行開會,促請業者要對投資人說清楚雙元貨幣商品本質,提醒客戶投資風險,避免重蹈連動債商品覆轍。

據了解,央行對銀行銷售雙元貨幣的金檢結果已經出爐,並發現部分銀行銷售雙元貨幣有問題,例如銀行廣告或理專說明不清,讓投資人以為雙元貨幣像存款一樣保本,可能涉及廣告不實;此外,很多銀行也沒有寄對帳單給客戶。

金管會昨天要求銀行,未來銷售雙元貨幣要比照財富管理業務,做好認識客戶(KYC)原則,要求投資人填寫KYC表格;由於部分投資人抱怨雙元貨幣課稅問題,央行也希望銀行把雙元貨幣商品課稅方法說清楚,不要讓投資人以為買雙元貨幣商品免稅。

行庫主管指出,雙元貨幣商品沒有發行機構風險,唯一的信用風險來自存款的銀行,除非存款銀行倒閉才會無法贖回商品,因而在連動債風暴後成為投資新寵。

由於雙元貨幣商品有保本型的設計,而且也有存款,部分業者對消費者沒有交代清楚,讓投資人誤以為保本型雙元貨幣可保證獲利,且本金絕對不會損失。

但行庫主管表示,雙元貨幣商品的風險包括本金幣別轉換、匯兌、商品條件變更和稅賦,並非完全保本且零風險。

只是雙元貨幣投資期間短,多數集中在半個月或一、二個月,投資人資金不會被綁太久,加上若本金被轉換為弱勢貨幣,只要不急著轉換,可等匯率走強時再換回原幣以降低損失,比較不易像連動債大幅虧損而產生投資糾紛。

2009-04-08 16:1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貨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