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與同事一同開車出差,在高速公路上我開著調頻廣播,聽著電台裡的分析師,不斷的吹噓他上次推薦的某某股票,又上漲了多少錢、多少錢,我同事問我都聽這些節目做功課嗎?我回答他:不是!我聽這些節目就是想避開,這些多數人炒作的熱門股,2年前買進台企銀時,還很多親友沒聽過這檔股票,沒想到這些年來買進的冷門股台企銀、裕日車、中碳等都在M01蓋大樓了。
這棟大樓成立的時間點大概是我出清手上金融股的時候吧,國泰金買入均價28.7賣出均價約53元,富邦金買入均價33.5賣出均價約58元,持有期間國泰6年富邦3年,之後再也沒有買過金融股,因為肉不多了。股票長期持有的前提在於買進價格要夠低,以及產業前景良好。 這兩年是多頭市場,股神四處可見,自然會有高手出來提示出手時機,但還是要小心大環境的變化對產業的影響。對了,我第一次做金融股是做國泰金,進場時間忘了是哪一年可能是2006或2007吧,只記得63元進9x元出,第二次買國泰金到我賣出放了6、7年還沒有回到90元過呢!
富邦金傳出將出售香港部分,是利多嗎?帳面上可能會亮麗,但股東配息會增加嗎?這麼差的預測,團隊可以解散,浪費resources 。********[經濟]國泰台大經濟研究團隊發布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展望指出,明年全球經濟擴張的動能下降,各區域增長變異與衰退風險增加,成長動能將逐步放緩,「台灣已處景氣循環擴張的末段」。若貿易戰對全球貿易量影響不大,預期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2%,反之則恐衰退至1.5%。國泰金表示,外需依舊強勁加上內需提供支撐,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優於先前預期,預期9-12月經濟氣候將維持晴朗。國泰台大經濟研究團隊上修2018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從2.3%上修至2.8%,研判全年成長率有80%的機率落在2.2%~3.0%之間。
這三檔幾乎是現金股了,我有算過有股利的滾的比較快(張數),前提是股價有漲,或維持領現金的好處是股價大跌時至少有領到錢,但張數滾的很慢我買金融股到現在,手上的大概分成五類,國泰、兆豐、中信同一類,第一、彰銀、華南、合庫同一類,台新跟玉山同一類,元大、開發(中壽)、新光跟永豐同一類,台中銀跟上海銀同一類,其他獲利了結了stojakovicsky wrote:請問一下,想買第一金...(恕刪)
stojakovicsky wrote:請問一下,想買第一金...(恕刪) 股價低 % ⬆️ 配股多 % ⬆️ 認真說 ... 金融股 ( 價已高 ) 真要投資?細細品味!以一百萬分五年除息後投入 ... 期間巧遇台股修正?以無所謂的閒置資金 ...? 這自己想吧! PS.金融股 ( 價已高 ) 世事難料 ... 投資應為無所謂,若是做好萬全準備!個人傾向:會選擇一次投入
大頭祥 wrote:陸股ETF,我記得只有006205、00636、006207這幾支,規模比較能看,F大,方便私訊哪一支?原因?讓我研究一番 大頭祥大,你所列舉這三支陸股ETF分別是連結上證180,A50,滬深300的原型ETF(成分股),我買的200張是曝險2倍在新加坡A50期貨槓桿型陸股ETF 00637L(元大滬深300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