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c16896 wrote:
再次感謝連兄的指教跟提點!
早年年少時投資些微失利,因為經驗不足,不了解金融與經濟!近幾年慢慢了解,所以先還房貸,讓每月本利減輕核心收入消耗!
先前在選擇債基標的時,也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標的,國家,成本,配息,波動,費用,乖離,風險,試算,分散!
股票目前投資也都小有獲利,因為早年繳學費學經驗!
南非幣跟澳幣早年沒經驗套牢,停利不停損,希望未來可以獲利!
還需學習分批投入,審時度勢,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
回到天道酬勤,個人已有幾年每月記帳習慣,可否請教連兄,外幣或跨幣別資金在分散投資時,是否有較好的記帳方法?
抑或是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
連兄若有經驗,希望可以學習!
你好 人的夢想 勇氣 與膽 都需錢來支撐
在追尋的過程 必是跌跌撞撞
何謂有錢?
就是要有存量 也要有流量
工作 事業的收入為核心收入
理財投資的收入為衛星收入
核心收入製造存量
衛星收入製造流量
今天軍公教改革 就是削減了流量
這些退休族群 如果當初想反正以後有終身俸
就先花 沒有存量
退休後經濟就產生風險與缺口
而不是軍公教的國民 看在眼裡 也要開始心生警惕
原來政府制度不可靠 信賴保護原則已消滅
將來勞保年金 國民年金 能領到嗎?又要砍幾成呢?
所以未雨綢繆 靠自己最好
隨著不婚 失婚 少子 高齡.....
大家都要開始學習如何面對自己 照顧自己
關於外幣之間轉換
我現都用電子交易 除非偶而去銀行見見美女 哈啦才會在貴賓室順便交易轉換
轉換或每筆不同資金不同國家不同幣別 都已經清楚打印在各種存簿裡
而且開立外幣綜合帳戶 一個帳號已歸納所有主要交易貨幣
ZAR AUD CNY USD EUR JPY CAD HKD GBP..
對照日期 就一目了然
如果時間有空 還可這樣做
每個標的 每個幣別 在每月所配下來的金額就畫下如同股票的K線
紀錄配息與幣值的高低曲線
漲跌的原因
並配合政策國際局勢 來做強弱轉換的依據
就像之前AUD配下來 匯率才22點多
我就先轉入高利定存停泊
再依據線型超過24多才轉換回NTD
而CNY一直漲 那就讓他保留身分 轉定存或高收既可
USD一直跌高點先跑一遍 {之前已有預告} 現在逢低就陸續再補回來
作為每月高收預扣額度 或進口儲備 跟出國花費所用
但未用到之餘 還是先存定存滾利
我看過古今中外 許多將相王侯的墓
北京的長城 遼東的長城 都已攀登
對於萬里長城今猶在 何處可見秦始皇
有深深地感概與體驗
人生只有使用權 沒有所有權 已在文章多次提及
所以我早已不看盤
佈局的平台做好 衛星收入自然源源不絕
閱讀 賞景 體驗人生 觀天下
容身安心 才是重點
理財投資 就是把自己當作中央控股主席團主席
紀律規律執行風險控管 分批進出 時間換取空間
存流收放自如 自可雲遊
而無須心力交瘁 浪費光陰
以上分享~







來此獨享豐郁早餐 清晨七點半坐在泳池畔欣賞金字塔幾千年的堆疊積壘 過了一小時 再回房叫醒她們 然後走入池中 寧靜
夫惟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生所有美好時光 來自歷史 來自自然 來自眾人 也來自自己
攝於埃及開羅 美麗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