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可以確定的是:目前65吋.缺貨.供不應求.
今年的新廠.沒有65吋產能.
65吋要紓解.要到2019.10.5代廠開出產能.
零售供應商幾乎看不到友達的65吋.
大概都品牌直送.
cockroach1136 wrote:
看到這條新聞 突然...(恕刪)


台廠現在做 OLED 只是跟隨者,幫韓廠抬轎而已,量產時間規模,專利,成本都比不上,下去玩死的快,不下去玩也會死。所以只能 keep OLED 一定技術且保有可以量產,但是不會大量的量產。再把LCD 成本降低延長生存時間,同時切入新技術 (目前是MLED),讓大家起跑點一樣,這樣才可能贏的機會。
庫克:iPhone上季銷量停滯,是因為消費者受到當前的媒體大似報導,尚未發表的新一代iPhone 8產品的謠言所影響

蘋果的金雞母iPhone上季出貨量年減1%,至5,080萬支,主要因為中國銷售疲弱,和消費者等待秋季上市的新版iPhone,延後購買所致。

上季營收年增4.6%至529億美元,淨利年增4.9%至110.3億美元,每股盈餘為2.1美元,毛利率達38.9%.
===================
面板股價不漲,大概也是因為當前的媒體大似報導,尚未量產的新產能將導致未來幾年面板價格下跌,衝擊面板廠明後年獲利的謠言所影響

台灣經濟部宣示,將匯聚國內外資源籌組國際隊,以實現台灣成為全球軟性AMOLED核心產業聚落之願景.
政府希望籌組台灣面板業的千億元國家隊,但才剛宣布就鬧成一團,呈現各說各話、缺乏溝通與事前規畫等問題。

經濟部表示國發基金可以匡列 200 億元專案投資,友達與群創各出 400 億元,就可合組一家上千億元的新公司,投資一條 AMOLED 軟性顯示器生產線。官員私底下說,由於面板雙虎都想當王,喬不攏.

國發會官員打臉經濟部指出,對單一家公司投資,最多不超過總基金 1 千億元的一成,也就是 100 億元。政府部門卻各說各話,又缺乏策略規畫,還挑起業者間的猜忌。 連平常保守怕事的盆董,都敢在記者會上公然笑說,聽聽就好,不想理會經濟部.

反倒是美國apple(不是引火自焚那個apple) 手臂比較粗,挺身要求台灣各大公司讓出Micro LED位置和技術專利,讓apple半路插花,還當上大哥掌大旗,指揮協調台灣上下游設備材料製程..相關產業一盤散沙的力量,全力發展Micro LED. 這次台灣的產業大老在apple巨人的銀威之下,連吭聲抗議都不敢,只能乖乖讓位當老二配合.
pqaf wrote:
庫克:iPhone...(恕刪)


政府只出得出200億,還想喬事?
真那麼愛想出風頭,不會去市場各買友達群創100億嗎?應該也能撈個董事說說話吧
而且我們這樓的兄弟也會支持政府啦....
據網友的分享,

友達台中的L6A, 為台灣第一座G6, 當年(2003~4)規劃的尺寸只有看到32" 37" , 那時沒人知道65"會那麼紅, 所以, 在當初的cell後段, 應該是已經把無塵室空間用光了, 沒有辦法再move in新的設備

在IPS風行的那個年代, AUO將L6A cell前段的產線, 改造成AHVA產線 (那時候NB產品因為iphone / ipad的風行, NB乏人問津, NB brand通通指名只要買IPS-like技術的面版), 所以, 它也沒辦法再改成TV的產線了.....

所以, 友達台中L6A的cell吃不下/做不出來65吋

CPT當年蓋G6時, 那時為了怕G6 run不起來, 所以是買G4.5來搭成G6 (光罩使用的尺寸當然就沒有G6那麼大了)也無法生產65吋.
=============
韓國和友達的6代廠跑的早,韓國或許也是因此無法在6代廠生產65吋,只能退而求其次在 8.5廠套切生產 65+32吋.大陸G8.5技術還無法混切,只能浪費剩餘板材.

一片基板原本可切割 6片55吋 或18片32吋,改成套切後變成3片65吋和6片32吋,且良率變低.

韓廠和陸廠今年若生產1000萬片65吋,就要耗掉 3座 8.5代廠,會減少4000多萬片32吋產量,(或2000萬片55吋),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因大尺寸切割,少了1成, 讓供需持穩,價格持穩.今年的新產能根本不夠支援65吋的暴增需求.

韓國品牌老早看清楚這個殘忍的事實,趁早採購,盡可能備足庫存,好應付年底旺季需求.
大陸品牌還在相信研調的預言,癡等下半年新產能開出後,價格能下跌後,才要備貨.

友達靠龍潭L6B的產能,每月生產23萬片65吋,今年將挑戰250萬片出貨量.



對比
32吋HD $74 ASP $260/平方米

40吋FHD $140 ASP $320/平方米(尺寸不上不下,需求變少,廠商減產,維持報價)

43吋FHD $149 ASP $295/平方米(市場入門主流)

50吋4K $200 ASP $290/平方米

55吋4K $230 ASP $275/平方米(產量大,市場太競爭,價格不好)

65吋4K cell目前的行情大概$420, ASP=$360/平方米,價格續漲中

雖然65吋切割率和良率較差.但報價高,有利可圖,各大面板廠寧可減產 32吋和55吋,衝刺 65吋產量.造成面板廠出貨量下降.








我在猜,猜歐!昆山廠的能產能完全取代台灣產能後,桃園的某幾廠會直接改造為其他類型工廠,在我印象中,友達集團關廠是不手軟的,(明基材南部廠拉,L3A,L3B,日本太陽能廠)在關廠前,也一定準備好原本產品的出路。實際上昆山的成立,也能讓台灣某些產品線不用再做小呎吋。隆達最近也開始要到大陸設新廠2019年投產,明明LED是個產能過剩的產業,他還要去那設廠,那接下來的台灣廠是否與晶電要一起大玩MLED 呢?剛好2年後歐累也都差不多建廠完成了,到時真是個有趣的時代啊!
友達:台灣擁有Micro LED技術優勢

分享

分享

留言

2017-05-03 21:42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即時報導

WhatsApp

友達總經理蔡國新今天表示,台灣在Micro LED具備技術優勢,該公司正積極研發與密切注意未來走勢,一旦相關設備與材料成熟之後,台灣的技術優勢,就能搭配量產的實力,有機會跨入這新世代的顯示器技術。

蘋果可能在2018年的Apple Watch率先採用Micro LED,三星也傳出開價1.5億美元,打算收購台灣Micro LED廠錼創科技,國際大廠紛紛搶進下一世代的顯示器技術,可以看出Micro LED炙手可熱,友達與群創也積極展開相關的研發與布局。

蔡國新說,台灣是LED生產重鎮,使得台灣在Micro LED研發與技術擁有優勢,不過,相關的材料與設備目前還不成熟,一旦材料與設備齊全了,相關的技術優勢就可以發揮出來。

對於近期LCD展望,他說,大尺寸面板持續供不應求,該公司產能近滿載,友達的8.5代廠迎合客戶需求,而擴增產能,相當具有競爭力,不會輸給大陸的10.5代或11代廠,該公司擁有高階技術,搭配快速量產的實力,推出高階面板產品,大陸目前很難追的上。
對於綠能產業,蔡國新說,友達是全台灣擁有最多電業級電廠實績的業者,友達五年來完成全台八個廠區太陽能電廠的建置,總裝置量近42百萬瓦(MW),每日提供超過16萬度綠電。友達光是在2016年一年的裝置量就達32MW,2017年要成長一倍達70MW,以迎合政府推動的綠能產業商機。
超凡基金 wrote:
友達:台灣擁有Mic...(恕刪)

蘋果早就整個買走了,專利至少佔 1/3
還再龍潭侵門踏戶蓋了間連總統都進不去的廠房

台灣只變成代工的份,但問題是裡面研發人員都台灣的,

蘋果只花四億美元就買下來了

pqaf wrote:
反倒是美國apple(不是引火自焚那個apple) 手臂比較粗,挺身要求台灣各大公司讓出Micro LED位置和技術專利,讓apple半路插花,還當上大哥掌大旗,指揮協調台灣上下游設備材料製程..相關產業一盤散沙的力量,全力發展Micro LED. 這次台灣的產業大老在apple巨人的銀威之下,連吭聲抗議都不敢,只能乖乖讓位當老二配合.


相信應該有檯面下的合作協定,不然友達不會放掉手上的股份和借人,期待MicroLed能早日開花結果。
永豐金證違法幫陸資下單 金管會要求6個月出清股票

金管會發現,有「陸資」自去年9月起,透過永豐金 (亞洲)、即永豐金證券香港子公司帳戶投資台灣有價證券.
金管會已要求永豐金證券立即處理,要這名陸資客戶限期出清股票。目前看來,這名陸資投資台股「有獲利」,但還不至於買到一家公司的股權。
================
永豐金時常買賣進出友達,難道資金來自陸資嗎?


nomorerainyday wrote:
相信應該有檯面下的...(恕刪)
台灣幾家產業龍頭廠商在LuxVue身上投資燒錢好幾年,都知uLED這種1賠1000的賭局,未來每年商機上兆,這幾家公司都大有來頭,都不缺錢,(友達光太陽能就燒了幾百億,還樂此不疲) 怎可能平白廉價讓賢送給apple.

LuxVue雖轉手掛名在apple旗下,背後很可能和原始股東都有研發合作合約.apple單靠一家資本額幾億的LuxVue小公司,有限的幾十項技術專利,是不夠量產複雜的uLED.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