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所質疑的點是對的.風哥所說的"周刊上,石總說他要離開巧新已經計畫一段時間,張前董事更是提早離開,既然如此,他們可控制持股必然大量出脫"以上這句話其實並不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巧新好不好, 我想前經營團隊應該比我們這些散戶更清楚, 如果前經營團隊在近期內大量出脫股票, 這樣反而令人擔心巧新是否有未爆彈.hchmail wrote:請問各位大指點迷津...(恕刪)
milesC wrote:大大所質疑的點是對...(恕刪) 這種內鬥不都是贏者全拿,輸者另謀高就嗎?而且又是賺的,均價賣130,對於自己賺錢的股票,是不會捨不得出,而且改買健信也是賺很大,機會成本的問題,兩邊玩,獲利的永遠是知道內幕的,散戶只是追高殺低而已
milesC wrote:大大所質疑的點是對...(恕刪) 還有如果巧新如果不好,石總與黃董何必爭,會爭代表其中必有利,爭輸的全部出脫,雖不是必然,但機會也很大,否則兆豐來福是誰?石總說他自己可控制的有7趴,大概14000張,但帳面上董監持股只有2000多,檯面上的不好出,檯面下的難道不出?能持股如此多的,應為董監事,但董事的黃派持股應無減少,而且增持,所以就是石派人馬,不然還有誰?
完全認同風哥論述。未爆彈之説也太不必了。60日季線已在90元平台走平。先在60日季線下游走,跨過則各短期均線(5日、10日已黃金交乂向上),及中期均線(20日月線、60日季線)都希能順勢向上。鋁輪鉛輕量化,兩公司都搭上潮流,投資人都很期待各自業績長紅。以上個人淺見
每個人對每件事情都會有先入為主的看法,這是人之常情。而風哥的各種推論,在我看來,其實也都合情合理。但當我們更仔細的推敲,就會了解事情的過程並沒有這麼理所當然。所謂的贏者全拿,拿到的不過是經營權,又不是誰失去了經營權 或 誰離開了董事會就不能繼續持有股票。就算當他們在高點獲利了結,也不代表他們不能趁現在低點重新買進吧?在小弟看來,前任經營者現在的角色,就是個對公司研究透徹的散戶,他們對公司的買賣動態,反而更有觀察的價值,但前提是我們能否確認,在哪個分點所做的交易,就代表著他們的實際進出呢?並非想要引戰,只是提供小弟的愚見,另外也希望巧新股價能再接再厲,不要一天補魚,三天曬網。沁風 wrote:還有如果巧新如果...(恕刪)
milesC wrote:每個人對每件事情都...(恕刪) 當然可以繼續持有,但是這麼強的賣壓,幾千張的砍,會是我們這種小散戶嗎?應該是創投公司或董監事,聯電轉投資的創投公司早已賣光 ,網路上也查的到,那只剩董監事,所以是前朝人馬。至於賣了是否代表不看好,有時也不一定,可能是一種感覺,討厭現在的團隊,畢竟是鬧翻,要是我,也不會投資我討厭的人開的公司,更何況不信任那些人,怎可能不賣?他們彼此真的認識,不像我們看新聞認識的他們,我們對他們的好惡,是虛擬的,但他們彼此的好惡可能至死都化消不了,當然會影響投資行為,切記,其實人是不理性的,就算未來不錯,也可能就是不爽投資了。
風哥的推測, 小弟其實前面也說了, 我覺得蠻合情合理的.只是風哥的推測比較往"人之常情"的方向切入, 而小弟則是用"別跟錢過不去"的方向切入, 切入點不同, 自然推導的結果也會漸行漸遠.賣壓我覺得要看從何時算起啦, 如果是從董事會決議解任石總一案算起(也是股價一瀉千里的開端), 就像風哥說的, 檯面上大家都只有幾千張, 在決議結果出來前, 與會的人也很有可能就先出清檯面下的股票,再逢低買回哦! 不過這種陰謀論, 只能當作茶餘飯後的閒聊, 請大家也是看看就好.沁風 wrote:當然可以繼續持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