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

已經進入空頭市場(10/18)

如果歐債風暴沒擴大的話台股搞不好也是跌只是沒跌那麼深而已,提升國民所得?怎麼提升

要用什麼方式提昇?另外證所稅似乎是勢在必行,看來政府要看到後果才會承認說原來這決定

是錯的,另外中日韓已經簽FTA,這個不曉得會對台灣衝擊有多大?不過一定影響不小..

xxx168 wrote:
還空...我只能說佛...(恕刪)


也來簽到一下再從頭拜讀~^^

fingdren wrote:
今天第一次發現這篇
...(恕刪)
小古哥哥 wrote:
中國現在已經演進成一種新的政治模式,垂直式民主。西方人想到自由民主,想到的是水平架構,定期選出領導人,中國的垂直性民主優點在於政治人物可以放下一切選舉的思維,而能進行長期的策略規劃,當然還是有他的缺點。所謂的垂直式民主就是由上而下的政府指導,與由下而上的公民發起。

大陸其實慢慢有在注意在下面者的意見且讓他們參與,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意謂決定自由的生活方式不受任何人任意作為的束縛,但就中國孔子學說的中心,社會秩序和和諧。孔子認為只有秩序能帶給人民真正的自由,跟團隊活動很像,規則決定了自由參與活動的條件,同樣有秩序的社會為人民建立可在其中自由行動的環境。秩序不會壓迫自由,反而界定活動的空間。

不覺得台灣太自由反而造成許社會亂象嗎?政治人物只在意選票,不會用心的為這社會國家建設!中國雖然獨裁但有越來越民主的現象,差別只在他們是一黨專政。


比起民主國家
中國的行政效率非常驚人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每年都高速的成長
跟制度有很大關係

台灣的制度是由下而上
一個企業要弄一個什麼案子,是跟誰溝通?
跟沒經驗的公務員
企業花了很大力氣跟這個底層公務員溝通後
這個底層還要再報上去看上面意見
所以一個小事都要浪費很多時間
效率不彰說是公務員問題
其實不是
這個制度設計就是會浪費時間

大陸的行政是由上而下
你有一個構想要搞,是直接跟有經驗的主管溝通
溝通完成就是完成了
其它行政人員討論的就是如何跟你配合,讓你快速達成目標
你想創業想養魚好了
你跟相關主管溝通,他們叫匯報
他們認為對社會有貢獻,就會幫你找魚產專家學者甚至幫你找一個大魚池
政府是為人民服務
所以你在上海看到本來一片平地可以在10年內變成超過2000棟的高樓
一個開發案1,2年就可以完成

北京首都機場第3號航站是為了奧運而建立
這個世界第一、中國最大單一建築非常壯觀巨大
從提出到蓋好花多久時間
3年
這在民主國家光討論開會可能就不只3年
大陸建設的快速反應了行政效率
低效率是民主國家的通病
任何一個議題出來都必須讓不同立場角力
每個立場是站在自己角度而不是整體
而最後得出的結果也不一定是符合大眾利益

一個文林苑為什麼可以搞那麼久
台北市政府已經停下來2年讓你去協調,依法行事結果還是引起民怨?
台灣實在花太多時間在一個東西上面
叫做防弊
或者公平正義
都更花了一堆時間在防止出現問題
但還是出現了問題
任何一個東西都有兩個面向
價值和風險
追求價值的人可以得到成功
過度逃避風險的人則否
你要學會騎腳踏車就要承擔摔倒的風險
你怕摔倒搞了一堆輔助輪或安全設備
都只會延長你學會的時間,甚至永遠學不會
一堆組織一堆委員會,再花一堆時間討論
再加上一堆研究分析
終於安全了才能推動
花了一堆時間下來終於推動的東西,結果過程中發現有問題又停下來重新開始
所以台灣政府沒有效率

中國則是很簡單的,往目標前進
這中間會犯錯
但中國從鄧小平的嘗試錯誤觀念開始
事情就是去做去試看看
他們會遇到一些問題,但他們認為遇到問題再來調整


台灣社會是往哪個方向在前進?
事實上我們不那麼清楚
中國每五年有一個規劃,例如十二五就是第12個五年計劃
他們會在幾年前做大規模的普查
看你企業和人民遇到什麼問題、有什麼需求
看整個社會目前是走到哪了
然後找專家學者來共同擬定國家需要改進的地方和方向
這個計劃就是你要往哪走

大陸行政體系就是以達成政策為目標
台灣則是依法行政,方向呢?
都更法弄出來了,結果我們又回頭確定到底要不要都更
這爭議的過程中大家都在找看誰有沒有違法
在那邊繞當然沒效率
而在大陸
只要達到社會目標,違法都可以溝通

那麼台灣是以法治為目標
大陸是以法治為手段
現在我們發現了
法治不能當最終目標
否則就會出現政治人物依法行政,民調卻一直掉的奇怪現象
整個社會會被法困在那動彈不得
台灣人要思考的是
法治是要為人民服務
而不是相反


西方走民主有其歷史背景
洛克、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
這就是把權力分散
因為西方人認為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而中國是把權力集中
為什麼可以集中權力?
上面的人叫做天子
就是天之子
意思是還有一個天道的存在
皇帝官員是代替天道來行使權力
天道才是人們遵循的最高標準
法律對中國人來說是低標
一個人不殺人就是好人嗎?
中國人從小學習倫理注重跟人之間的關係建立
台灣的計程車司機、機場清潔人員撿到東西送還給失主
這在中華文化裡被認為是基本道理
但法律來治理人就變調了
法律規定撿到錢可以拿三成
這用意本來是希望你還給別人
但有人拿來當合法勒索的依據
於是法律再修改或再補充
法律不斷膨漲並越來越複雜,規定越來越細
最後只有專家才搞的懂
事實上法律取代倫理是個悲劇



大陸的制度設計時考慮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就是政策的推動不會因行政系統的變動而改變
這可以保障國家在長遠發展的穩定性

在台灣換個民進黨執政就挑戰兩岸關係
換國民黨上來就推動兩岸交流
美國民主黨執政就對富人和財團開刀,補貼窮人
換共和黨執政就反過來支持富人財團

印度是民主的國家
但也因為民主阻礙他們發展
印度可耕種面積在全世界排前幾名
每人平均可耕面積也是中國的2倍
甚至土地是私有制
但仍然有糧食問題
可耕面積少的中國農業產量卻是印度的兩倍
理由很簡單
印度幾十年來對農民補貼一直向上提升
但對農業投資卻下降了
這正是政黨以短期利誘討好選民的結果




馬提 wrote:
大陸的行政是由上而下
你有一個構想要搞,是直接跟有經驗的主管溝通
溝通完成就是完成了
其它行政人員討論的就是如何跟你配合,讓你快速達成目標
你想創業想養魚好了
你跟相關主管溝通,他們叫匯報
他們認為對社會有貢獻,就會幫你找魚產專家學者甚至幫你找一個大魚池
政府是為人民服務
所以你在上海看到本來一片平地可以在10年內變成超過2000棟的高樓
一個開發案1,2年就可以完成


如果中國這幾十年來
「最高層」坐擁權勢的人是一群貪官污吏、迂腐平庸的鼠雀之輩
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當然,民主制度下一樣產生了許多貪贓枉法的父母官
但如你所言,這是價值和風險之間的取捨

威權國家如果賭到了精明能幹的領導階層
底下的百姓雖然要犧牲一些自由,但還是能過好日子
如果賭到了昏庸軟弱的領導層
可能要被八國聯軍侵門踏戶,割地賠款,走向衰亡
版大所述大多應該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少數意識形態深的不贊同吧.
然而取代老美,應該是短期上看不到.
就像許多資本主義新興國家一樣,掘起的路必然會有所泡沫,前例日,美遠例歐洲許多國家.
這也是許多深意識形態的人所不認同的.

馬提 wrote:
比起民主國家中國的行...(恕刪)


除了效率以外,可否請您進一步談談您提過的雙軌制呢?

馬提 wrote:
比起民主國家中國的行...(恕刪)


民主不一定是對的,

民主在二戰選出希特勒與產生日本侵華的東條英機首相(猶太人死六百多萬人、中國人死三千多萬人),

民主完全沒問題嗎?

若制衡的架構不對,民主在那個國家就會有大小不斷的問題,

台灣本來的民主應該是沒問題的,

因為承襲來自於孫文的三民主義,

這三民主義是比較了美、英、法、日等國長期的政治制度優劣而來(連對岸的建設也取法於孫文的著作),

但這國民黨卻被美國操弄(從李登輝開始亂搞),

扔了三民主義(傾向社會主義),改用最爛的資本主義,搞到台灣到現在這局面,誰之過?

始作甬者----->李登輝


對岸,現在看起來,好像很好,事實上,如果中共沒有開始法治化與民主化的話,

未來,若遇到存心大搞私人財富的最高層時(貪污),中共的政體會瞬間垮台,

因為民間會反撲,事實也證明,它地方的根已經開始爛了。

其實,甚麼制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態正確才重要,有沒有真實的認識才重要。

台灣,實際上,根本搞不清楚,資本主義在台灣是失敗的。(10趴的人才有錢,這就是錯。)
Godsraven wrote:
民主不一定是對的,

民主在二戰選出希特勒與產生日本侵華的東條英機首相(猶太人死六百多萬人、中國人死三千多萬人),

民主完全沒問題嗎?

若制衡的架構不對,民主在那個國家就會有大小不斷的問題,


小布希攻打伊拉克反正下台了不需要負責
登月計劃花掉100億美金,歐巴馬上台直接砍掉
誰需要負責?誰都不需要
重要政策無法推動,執政黨說在野黨杯葛,說是上一個執政黨的責任
民主有先天的弱點
出了問題可以推諉
容易出現不負責任的情形


台灣制衡的架構有問題
跟責任一樣有關
有權無責的情況屢見不鮮
例如司法院
司法獨立審判下
各級法官各有見解,誰都不用負責
缺乏實務經驗的新手法官只要考試考進去就有獨立審判的保護傘
社會出現一堆爭議性很高的審判

台灣的監察系統很複雜
監察院、司法院、行政院,各院又不相隸屬
監察院有最高監察權力
但監察委員沒有民意基礎,沒有目標又有任期限制
政黨妥協下的分配結果變成了政治的打手

行政院法務部下有個檢察機關
檢察總長有任期制,政黨輪替也會架空
各級檢察官有政治立場
所以產生許多不負責任的起訴
曹興誠的和艦案被草草起訴後,幾年後被判無罪
企業形象已經傷害了,他也移民到新加坡了
沒有任何人需要對此負責
這種現象在台灣很常見
最近葉國一因炒房被起訴
他多年大老級的形象已經毀了
最後事實為何已經不重要
台灣的經濟犯罪起訴後被判罪的比例不到20%
這種制度是在傷害台灣的發展

還有法務部底下的調查機關和內政部底下的警察機關
監察系統混亂又設計了特偵組
特偵組是不受任何管轄的獨立監察組織
但公信力還是受到懷疑
換政府時又會換一批特偵組員



而中國在監督系統上的設計是用簡單的雙軌制
也就是行政和監察
政府負責行政
黨負責監察

行政系統中,有中央總理,各部部長、省長、市長、縣長、鎮長...
負責推動政務,行政績效決定升遷
監察系統由黨負責
這設計是讓不論行政系統如何改變,監察系統都不受影響
檢調、各級法院和警察機關都在監察系統下
由黨直接負責,跟行政完全分開
這是以黨領政
監察系統大於行政系統
權力最大的人是黨委書記
但黨要對民眾負責
只要監察系統認為對的事,行政系統就可以去做,絕不會被扯後腿
例如溫家寶是國務院總理,也就是類似我們的行政院長,負責推動政務
而胡錦濤是國家主席、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及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國家主席就是總統,但中國的總統是虛位的
主要權力是在總書記及軍委主席
溫家寶要推動什麼政策需要請示胡錦濤

那麼有沒有違法是由黨決定
各種政策在行動前都已經經黨委書記同意
除非過程中有貪污營私,否則監察系統不會干擾
任何政策可以全力推動
監察系統由黨負責,只有黨員可以擔任
所以是受到黨的監督和考核
黨這個組織下有共同的理想紀律和責任
因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是民選的,不會因選舉而下台
所以理想性是比較穩定和一致的
這種黨系統是產生社會穩定的基礎

為了避免監察系統中人員經驗不足
所以中國還設計黨系統和行政人員可以換位
監察人員就可以有經驗而且能夠知道真正問題的核心

這套制度權責很清楚
絕對權力也有絕對責任
比起台灣有一堆不用負責的委員制
責任是明確的多了



Godsraven wrote:
對岸,現在看起來,好像很好,事實上,如果中共沒有開始法治化與民主化的話,

未來,若遇到存心大搞私人財富的最高層時(貪污),中共的政體會瞬間垮台,



中共搞民主化仍然是中國特色的民主
行政系統改由民選
監察系統還是在黨
選了誰上來,監察系統都不會變
這個制度仍然是穩定的
實際上中國也一步步在往民主走
中國試著要從鄉鎮這種小地方開始嘗試起
但西方民主制度不會也不能直接套在中國身上

差別是什麼
是權力集中度
中國過去諸侯割據的教訓太慘烈了
周朝時把太多權力下放給諸侯
諸侯們有了力量後來各自為王
根本不管中央政府了
接著進入了動亂的戰國七雄時代
最後還是由秦朝一統天下

中國無論如何都會是權力集中的制度
這是維持穩定的重要因素
就算權力下放也還是會適度的集中
不過中國現在走到這邊已經夠特別了
香港回歸中國後
雖然隸屬於中國
卻有自己法律甚至還有自己的貨幣
所以叫一國兩區
港澳外還有特殊的台灣問題
這種高度自治的概念已經超越了過去中央集權的思維


  • 1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