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的確,最近的金融科技有一部分是投機
譬如虛擬貨幣
我把投資跟投機搞混了

年紀部分的話
我想到報酬率是需要時間累積的
投資時間越多等於年紀越大
複利的效果也越放大
經驗判斷也較豐富
好像越老得到的獲益越高?
eva060402 wrote:
年紀部分的話
我想到報酬率是需要時間累積的
投資時間越多等於年紀越大
複利的效果也越放大
經驗判斷也較豐富
好像越老得到的獲益越高?.(恕刪)

Pimco 債王葛洛斯越晚年判斷越失凖。
多頭總司令雷伯龍晚年入獄。
所以也不能完全説越老獲益越高。
如果沒有接納市場新的型態,老是用以前的經驗去度量未來的變局,有時候也許以前的經驗反變成包袱。
這是投資最困難的地方。老經驗一樣會犯錯,只是錯誤的方式跟新手不一樣而已。

想保持耳清目明少犯錯,也許需要不停的學習跟反思。
這一回反彈跟下殺,我還是犯錯,在上升波犯錯,得意忘形時燥進最容易犯錯。

威尼斯
MiPiace wrote:
Pimco 債王葛...(恕刪)

很長串的成交記錄,實際長度比這還長
用燥進去修正燥進
賣的大部分是賠錢賣
會不會心痛?不會
解脫就是有快感,殺出就是有快感,不看成本,只求內心平靜~





xpotter wrote:
這不就是我目前的生活寫照
人真的不能失去舞台

這兩天在看一本書<黑馬思維>,或許對你會有點啟發。
我還沒看完,應該說聽完,只聽到第一章而已,用聽的進度很慢,不過引發我的一些思考,也建議你去讀讀。

我們從小就是循著一個標準化的成功流程在走,努力唸書,找個好工作,好好理財,然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假如我們繼續這樣的標準化流程,工作到65歲後退休,然後游山玩水、含飴弄孫,應該就會很幸福快樂,不過...我們自己做死,跳出了標準化流程,一條直直的路不走,偏要走曲折的路。


前 言 打破既定模式
第一章 標準化協定
第二章 知道你的微動力
第三章 清楚你的選擇
第四章 了解你的策略
第五章 忽略你的目的地
間 奏 靈魂潛能的戰爭
第六章 唬過眼睛,騙過靈魂
第七章 黑馬協定
結 語 對幸福的追求
ejan1969 wrote:
我們從小就是循著一個標準化的成功流程在走,努力唸書,找個好工作,好好理財,然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假如我們繼續這樣的標準化流程,工作到65歲後退休,然後游山玩水、含飴弄孫,應該就會很幸福快樂


E大 , 這點我有些不一樣的意見

按照過往的 SOP 應該是只有 努力念書 => 找好工作 => 結婚生子+買房 =>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或

並沒有好好理財這一塊 , 所以反之 , 大多數人投入股市 其實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獲取高額的報酬 ( 賺大錢、快錢 )
而不是真的願意耐著性子 做"理"財的動作

財務自由這觀念打開了一扇通往應許之地的大門,只是 被啟開大門的人 是 被洗腦? 還是真的有所領悟? 這就見仁見智了

但是有一點是不會騙人的 , 那就是 "過去"多年的績效 與 大盤相比如何?

如果< 大盤 那代表是 大"盤"子 (除非 是 有別種資產配置的需求,否則一般來說 績效跟大盤比才合理)

※ 我是大盤子喔
ejan1969 wrote:
這兩天在看一本書<...(恕刪)


我記得X大的偶像是李小龍。
剛好前幾天看到這段李小龍講過很有哲理的話。貼上來給X大和大家參考。
不過本性難移...我不認為價值觀可以被輕易改變。

生命和時間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公路車ing wrote:
結婚生子+買房
這兩件事情通常就是標準化流程中人生最大的理財了...所謂五子登科,這就佔了五分之三。

ejan1969 wrote:
這兩件事情通常就是...(恕刪)


E大, 那像我這種人怎麽辦? 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子,不工作.....勉強算有在理財....完全沒在系統上...
ejan1969 wrote:
這兩件事情通常就是標準化流程中人生最大的理財了...所謂五子登科,這就佔了五分之三。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凡人,凡人能達成的目標有限,
不能經濟獨立的凡人,也談不上什麼偉大的目標,
當你的所有時間都被用在賺取「基本生活所需」了,怎麼去談"Lived it"?

其實真正的「基本生活所需」,也可以很低很低,
人如果能夠降低各種慾望,自然就有心情,有時間去享受生命。
ejan1969 wrote:
這兩件事情通常就是...(恕刪)


是的 , E大 , 我的意思正是 人生原來被規劃的 SOP (因為有結婚+生育+買房)所以是人生支出正常來說最大宗 , 因此正常來說 資金流是卡鏈的

但反過來說 , 按照這樣的方式來過人生 , 一步一腳印 其實人生到退休其實是很穩健的 ( 只是這樣的人生符合自由意志嗎? )

這樣對我來說不是「自由」 <= 但是這樣做真的好嗎? 用數據回推 其實打我自己的臉 , 因此我才說我其實是大盤子


另外附帶一提的是,大致上我還是蠻容易把 理財 跟 投資 跟 股票 混淆一談 ( 沒有區分的很清楚 ) 這點先致歉
抓方向概念理解就好了 , 我說話「一直」不夠精確扼要 , 有大大推薦能怎樣精準說話的學習方法嗎?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