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f wrote:昆山廠 我進去控貨系統看了,在實驗的產品有 13.3/14/15.6/5.2/5.5 。
這個表作的不錯, 但...(恕刪)
目前能正式量產的只有5.5。
目前只有兩條產品線。(跟法說提到的一樣)兩條今天都在玩5.5。5.5可以切到280片 。以月產能2萬片來說 確實是可以500~600萬的出貨量或更高。
目前還沒有整日量產的線別,產能雖有放大,出去的貨號還都掛著實驗的貨號。
四月份看來營收還是看不出來。
法說會說年底前會拉滿。
我開始打問號?
看來只能持續追蹤了。
有人問這算不算機密,其實不算吧!
(因為法說都有提到了)高層也都有說目標11月才會拉滿2.5萬,也有說了會生產什麼呎吋(對昆山來說那些呎吋本來也就是必要做的)。
現在就算蛋都生不出來,也還在他們的說詞內。
能確實知道的就他們有量產的能力。
但為了完美組合產品,該做的實驗通通不能放過。
難怪敢說整年的產能都被包了,真的完全沒說錯。
我現在完全感受的出來不是拉不滿產能,而是如澎所說要好的產能。
看來只好繼續當長期股東拉~~
目標23up 。
超凡基金 wrote:
昆山廠 我進去控貨...(恕刪)
LTPS 6代廠設備貴,製程較複雜,投資額比一般a-Si 8.5代廠高.
LTPS的ASP 遠遠高於 a-Si電視面板5~10倍.
友達各世代廠,設計規劃的每季產能面積 (不是實際出貨面積,友達每季實際出貨總面積是670萬平方米)
6代廠(~250萬平方米/季 ) > 7.5代廠(~230萬平方米/季 ) > 8.5代廠(214萬平方米/季) > 5代廠(190萬平方米/季)> 4代,3代, 共約920萬平方米
昆山廠(設計)每月產能面積雖只有7萬平方米,但滿載每月產值可達50億,比台中后里8.5代廠35億產值還高,對公司獲利影響很大,多拖一個月就短少 50億,拖10個月就短少 500億產值,
若10個月沒有出貨沒有營收,人事營運每天仍然要開銷千萬,希望經營層盡早結束這種燒錢的階段.
這次法說會法人提問不熱烈,倒是有幾個法人針對昆山廠在提問,公司派心虛仍在閃躲,沒有正面回答.
太陽能部門這季營收51億,得要認列太陽能設備的折舊費用4.3億,營業淨利又虧損了3.7億,今年可能要虧損15億.太陽能事業從2011年開始,這7年來,每年要吃掉友達EPS獲利$0.2~ $0.9,
太陽能事業
2011虧損 32億
2012虧損 82億
2013虧損 37億
2014虧損 23億
2015虧損 17億,並認列資產減損67.5億
2016虧損 3.6億
2017 Q1虧損 3.7億
====================
合計 已虧損 266億.
反托拉斯約已認列了400億虧損
昆山廠和太陽能廠是友達一整箱拖油瓶中,最大的兩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