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G競標大賽落幕之後,台灣電信業似乎邁入了多事之冬,一邊操盤4G布建計畫,一手對應內部人員流動調整,近日再傳出的中華電、亞太電信合作案,在在都凸顯出電信業者對於目前勢力分布抱持憂患之心,深怕謀略不全反倒在競標結束後錯估局勢,從台灣大可能攜手國碁電子開出市場第一槍後,傳出即便是老大哥中華電也不敢大意。平心而論,中華電與亞太電信應該不算是最合適的配對合作組合,甚至還因亞太電信轉為上市公司而讓合作之路顯得相當曲折,但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台灣的4G電信業者的確太多,但各個業者手中掌控的可用頻寬卻又太少。
亞太電信標下700MHz上的A1,後續發展引起注意。在競標上限當頭緊縮下,即便優如中華電也不過打下35MHz,更遑論只有10MHz在手的台灣之星與亞太電信,長遠經營之路還是需要策略合作或是其他操作手段予以扶持,而對於電信三雄來說,4G是為全新乾淨戰場,有機會讓先前勢力重新洗牌,因而抱著絕不能輸在起跑點的態度,倘若能在4G戰場上拔得頭籌,也象徵性地取得4G大王頭銜。
由於考慮到現有限制以及未來產業變化,電信業者對於合作多抱持著開放態度,不過由於策略合作並無法使用合作對象的頻譜資源,讓合作手段慢慢被限縮在合併或是頻譜轉讓上,業者私下也頻頻摸索了解,究竟還有什麼合作手段是迅速可行的切入方式。以中華電、亞太電信的中亞戀來說,由於中華電3G市佔率現為32.09%、亞太電信3G市佔率現達9.11%,兩者市佔率相加來到41.2%,雖然此合作案,可讓亞太電信旗下用戶享有更多的服務,但也不免出現中亞戀市佔率過高的質疑聲音,讓業界人士對此合作案的成局抱持觀望。
不僅於此,中華電與亞太電信之間的用戶群重疊部分不少,且電信業者多評估,亞太電信用戶可能將亞太電信門號視為第二門號,反映出用戶交易價值將大打折扣,且亞太電信2013年以來正經歷轉型與用戶流失之苦,中華電自身也將進入管理高層變動期間,此時期是否還能促成該交易案順利成局,似乎都充斥著變數與未知。另一個問題在於,亞太電信的資本額為新台幣328.4億元、昨(8)日收盤價為15.15元,中華電倘若真要出手收購亞太電信,交易金額以及交易過程將會非常複雜,更得觀察官股的態度而定,對此合作案,業界仍抱持觀察態度。
雖然中亞戀之間的合作模式還未明亦充滿變數,但是的確是煽動了業界的敏感神經,加上台灣大、國碁電子之間動態曖昧,令外界聯想不斷。以上所凸顯出的趨勢是4G業者眾多不會僅是橫眉對立,還富含了更多合縱連橫的操作空間,形容4G是一個打群架的聯盟時代亦不為過,後續所需探究的是,各個聯盟的組成與抗衡動態為何,以及台灣電信產業能否因此更上一層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