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

指數投資與資產配置

材與不材之間 wrote:
發現其總管理費僅有0.1%,還有配息

參考看看.

Katong wrote:

見仁見智,沒有標準...(恕刪)

x大可以參考k大的作法。
我目前的“低風險資產”,有一半是存放在台幣定存、活存、美金活存,另一半才是債券ETF BNDW。
老話一句,投資皆有風險,沒有穩賺不賠的。
恬適生活大----表達的很清楚啊

如巴 爺爺十年賭局
如記得没錯,之前看到的原文訪談,
其一開始真正認為必勝原因是在於
「對手是基金中的基金,且為對沖基金」
費用遠比一般大衆所購高出數倍!
試問十年賭局,一開始已近有100%報酬优勢,會輸嗎?
其出發點並非「指數ETF必然打敗基金」

對沖基金傳統的2-20收費模式(二%的管理費和二○%超額表現費),起碼需要比被動基金好三.二個百分點,才能給客戶賺到比投資被動型基金更高的回報。

個人不反對指數投資或基金或者定存等等(個人都未持有)
只要能保本再有一些利息--長期會立於不敗
但是會被--通膨--吃掉很多利潤

如果有能力的投資者,當追求更高的合理利潤
投資台指期(長期做多)相對也有100%勝算啊
期貨如真的是避險用,多頭--外資為何要持有這麼多的台指期多單?
原因可能是--投機+長期做多
ant1964 wrote:
恬適生活大----表...(恕刪)

這段我看得懂。同一篇文章的前半段,我也看得懂。但是兩個湊在一起的時候,我就搞不懂恬適大的意思。



person icon
恬適生活 #939  topicThreadMore
3小時前
有趣的幾篇回覆關於「 有 顏 色的 角」有所質疑,
個人也只能說「時勢造英雄」,
其對多數投資者必有貢獻,
但並非完全一定都是正確!
太多的偏見都在費用;

Katong wrote:
下個月到期,我就會找一檔10年債來放.

Ktaong先進您好:
有關10年債,懇求分享標的,小弟下個月也有美元定存到期。另方便私訊您及加好友嗎?能在版上遇見先進,是小弟之幸。
祝順心
材與不材之間 wrote:
Ktaong先進您...(恕刪)

你運氣真的不錯
隨便上網就遇到貴人
至少方向對了

我當初是自己去銀行和券商 雖然當時也有上網但只在關注是否該提早退休的心理問題
沒在看啥討論 且我原本觀念就不認為懂得多就賺得多 也不信有啥理財高手 當時根本也懶得看...
像p大也是我退休後才注意 就連靠種花財務自由的阿花大也是後來的事(定期定額又灌了一碗迷湯)。

我在銀行和券商認識的業務 除了渣打那個顧問以外 其它都推30年長債
雖然是自己的決定⋯⋯但...
算了 事已至此

xpotter wrote:
認識的業務除了渣打那個 其它都推30年長債

銀行存款與貸款利率的息差大(Net Interest Income;NIM),意味著利潤高.

同理,債券的bid/offer價差大,意味著通路的利潤高.

bid/offer價差最大的兩個種類
1. 信用評等低
2. 存續期長
哪個業務不狂推啊!

要推信用評等低的券種,很麻煩.
除了要弄什麼專業投資人的認證,表單還多了好幾張,全是有大大紅字警語的,
弄不好表單還嚇退了投資人,魚死網破.

投資人就是要高報酬率啊!
業務當然也是樂得主打高利潤的長年期債券啊!

所以通路業務,與投資人雙方的交集就出來了:存續期長=高報酬率

皆大歡喜!
Katong wrote:

銀行存款與貸款利率...(恕刪)

噗,K大講的好直接。在另一個金融領域(保險)也發生類似的事。要保人希望還本,所以業務狂推儲蓄險、還本意外險等等...
pigstand wrote:
噗,K大講的好直接...(恕刪)


其實我有個婦人之仁 也是我反對綠角的地方
有時候給第一線的從業人員費用多一點沒關係
畢竟如果服務好 也是業務該賺的錢
有能力幫助周遭的人 給別人多賺點並沒有啥麼不好

當然 這個說法不適用我前面說的狀況
因為他誤導我買到不適合的產品 陷入危機之中
xpotter wrote:


其實我有個婦人之...(恕刪)

也是。不過很多業務其實也不怎麼瞭解這些東西,上頭要他們賣啥就推啥。投資人本身要做些功課,才能知道許多眉角。
  • 37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