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颗星 wrote:
感觉楼主的意识形态还...(恕刪)
一個台灣做浴缸的, 去上海開了一個廠, 半年後, 上海就冒出三家做浴缸的, 全都是台灣那個浴缸廠的員工出去開.
小米要做手機做不出來, 跑來台灣找代工廠幫他兜, 兜出一支爛手機, 便宜賣.
華為專挖apple iphone的技術人員, 一項一項拼湊出華為的手機, 然後霸佔中國國營電信業者的資費方案, 不給外國人搭.
中國的發展源於過度消費, 區區5000,6000美元GDP, 本來是沒什麼作用的, 但是因為中國實施外匯管制, 只進不出, 炒房地產製造泡沫, 努力撐豬, 就養肥了. 不過中國企業都很肉腳, 沒有了Google, 華為的mate30就無法在歐洲銷售了. 這就是很明顯肉腳的實例.
中國大多都只是代工組裝別人的東西為主, 美國關稅上升, 其他國家正在努力建廠, 每一個月都有龐大的新產能開出, 逐步取代中國製造. 不用多久, 中國將會承認為了關稅壁壘與外銷補貼, 付出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