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元太(8069)以及其他穩健成長股【資訊討論區】

【保護型操作策略 經驗談】之一

⊙雖然自己不是什麼高手只是小散戶,但在股票市場多年,從家庭負債數千萬,依賴自己一份小薪水,又要養家活口又要做股票,經常身上只剩下銅板,到現在能夠還清債務,雖然不算富裕但擁也有小康的生活,其實主要還是靠運氣和短線操作。
年輕的時候進出股票市場相當靈活,可能不會輸給一日丁和三毛焦。不過在賺到第一桶金之後,膽子就越來越小,現在操作都是以股票的基本面為主,也覺得基本面為主的操作,才是股市的王道。

⊙這次元太四月的股災後,看網友的反應,頗有感觸,想說野人獻曝,陸續來寫一些投資股票操作策略,也希望拋磚引玉,引出高手來提供自己的經驗給年輕的投資人。

⊙持股零成本的操作法有很多種。例如前幾天有網友,提到他朋友持有元太數百張,五年成本在20元以下,竟然一下子就賣光光,這是相當令人訝異的。
雖然說也許元太有機會再跌更深,他可以買回來,但是總是要冒著錯失騎乘飆股的機會。元太並不是投機股,持股成本在20元以下也許股利配個十來年就回本了。但如果因為不知道方向而且擔心是否有我們不知道的利空,也許可以考慮300張的股票賣掉200張,把原來的投資成本拿回來,剩下的100張就是零成本股票,根本不用擔心睡不著, 因為你的100張股票成本是0元。
同樣的,假設在40元買了元太10張,元太漲到了50元, 如果對他長線沒有信心,也不知道未來會上漲或下跌,那也可以考慮,先行賣掉8張拿回成本,剩下的兩張,未來如果元太持續飆漲,仍然有參與盛會,如果下跌,也不會有損失和任何壓力。

真是說到心聲,每次快過前高怕飆上去不敢賣,等到要破底才果斷賣出以保本,想想僧大提供的方法,除了在上面把本拿回,萬一回檔,才有資金買,進退有據,不會心裏整天七上八下,影響正常工作,這次的教訓給我的心得就是股票只能玩玩,當行情好時想說退休不要工作了,一根漲停板就夠半年薪水,如果真這麼作,行情不好就要喝西北風了,如果心態沒調整好,玩股票是拿自己的壽命,換來一時的興奮,漲了好幾個月,3ˋ4天就還回去了,好像作了一場春夢,醒來之後,除了身心俱疲以外,還有什麼,少讀了幾本書? 造成家庭失和? 丟了工作? 說來說去僧大提供保本的方法是可以將股票投資保持在良性循環軌道的好方法,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作作看,不要太貪心,捨不得賣
這次的意外下殺的的確確是嚇到很多人了⋯而且從各個面相看當時應該是看好的機會多一點,卻突然風雲變色!到處都是猜測背後的原因⋯⋯然而不知道問什麼的下跌也是最恐怖的!
相信大部分的股市投資人都是以賺錢為目的,選股策略上有的是以題材性、基本面、投機取巧型等等⋯相信最重要的是精準的眼光與正確的進出場時間才能趨吉避凶!很高興有僧大的金玉良言讓這裡的每個人能有所增長
■【保護型操作策略 經驗談】之二

⊙我們這一棟元太討論區,是從另外一棟分出來,因為元太這一支股票的特殊性,他的利多資訊會不斷出現。

⊙但這些資訊大多是在國外的報導。當初我們在貼資訊時,引起或許被軋到空的網友不滿,頗有怨言,所以另外開了這一版元太的資訊版以資區別。

⊙所以如果剛上這一棟樓的網友,很希望能夠閱讀第一頁的資訊,相信在操作上,會比較得心應手,也會注意到風險。

⊙當元太在43元到57元之間來回時,這一波下來,在43元箱底買進 也是正常的操作。 而且若依據去年三季之前的業績,預估股利至少2元,那43元附近買進也是合理的,但當元太公佈第4季出乎意料虧損,股利也不如預期時,43元附近買進,它的股息殖利利的保護,就有點不足。

⊙但是他跌破箱底時,技術面操作的人可能就會停損或停利賣出。但沒賣出的人的心態,到底是到底是來不及反應,還是持續長期看好,只有自己內心要去探討跟研究。因為股票不是永遠多頭,就算多頭也會有中期回檔。甚至有不測的利空,例如國際股市大崩盤,可能大多數股票會每天跌停板連賣都賣不掉,所以股票市場風險永遠要擺在第一位,千萬不要隨便擴張信用。
【保護型操作策略 經驗談】之三

⊙雖然市場永遠是對的,現實的狀況就是元太已經跌了下來。不管基本面的利空,或大股東的技巧性操作,或是因為真假外資要殺下來打補,或是其他因素。但回到當初還沒有跌破箱底的時候,沒有人可以百分百肯定一定會大跌下來。因為只要一個隨便的產品大利多,例如蘋果的電子紙鍵盤開發速度能夠加快成功,也許結局就不是不會不一樣。~但這就是股票市場,永遠有不可測的風險存在。

⊙ 所以在面臨股票市場,很難預測的風險看未來,我自己是覺得投資策略相當重要,而投資策略的設定就要看你投資這一支股票的心態和他在你心目中的價值地位。

⊙因為元太我是看大長多,所以這一波跌下來我是沒有賣半張,甚至還有一點高興。雖然如同許多網友講的每跌一隻停板損失慘重;我也一樣,每跌一直停板損失的可能是別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但我一點痛苦的感覺都沒有。這也是我一再強調,希望剛上這個版面的網友能夠閱讀第1頁的資訊來思索自己風險承受的程度, 不然以後還是隨時會面臨到同樣痛苦的事件。


【保護型操作策略 經驗談】之四

⊙當初在買進元太的時點相當好,元太虧損股價便宜,但很明顯可以看出來,未來電子紙會有各種機會和運用出現。

⊙但缺點是,很難判斷元太這些運用什麼時候會爆發起來。而且元太的獲利或是虧損的填補,都是靠權利金。如果有一天oled或其他 產品替代了傳統的LCD面板,那元太的權利金縮水,而運用又沒那麼快上來,元太一定會再跌一大波。到那時候才是我第二次大幅加碼的時候。

⊙但這幾年下來,經過一番研究,發覺權利金要下來也許沒有那麼容易,甚至還可能會持續增加。加上去年開始出現有很明確的訊息和資訊,知道元太好多產品都即將爆發,所以也很矛盾什麼時候要加碼,而這一波殺下來,心裡反而有一點高興。
【保護型操作策略 經驗談】之五

⊙一般我在買進股票,會把股票分為成長型和定存型的股票。

⊙例如這一次大多頭我的成長型股票有元太、旺宏、光洋科,觀察中的股票有東捷和華電聯網。通常我都會我都會選擇十幾塊的成長轉機股,甚至不到10塊的股票,如果成功了,可能就是倍數的獲利。而定存型 的股票,則是一種穩健型和策略性的操作,手中有定存型股票,相對的,萬一成長型股票下跌,也會抱著比較住,將來如如果大漲 過程中也不會被洗掉。

⊙例如中鼎跌倒43、44元時,依照去年的業績和公司的習性,幾乎篤定可以預測今年配息會超過3元,殖利率超過7%,加上他的產業地位,和未來可能的成長性,43元44元時是一家很完美的定存股。
又例如大豐電,因為政府開放第四台分區執照,所以大家削價競爭 大豐電跌很慘,但市場秩序終究要恢復,削價競爭總會結束。所以 當大豐電在34元附近甚至更低,也幾乎可以猜測到,未來配息會超過2元,也是一家相對完美的定存股。
【保護型操作策略 經驗談】之六


⊙如果你是一個相當熱愛股票的投資人,你無法在銀行放置太多現金備用,你的習慣是把大多數的錢放到股票市場操作,那定存型的股票,你一定要常常在市場中尋找到並篩選,隨時在好的進場點去買進備用。

⊙當元太股價在40元以下的時候,他可能是一隻穩健型的成長股 ,但當他到50元以上,結果因為一些因素,賠付了韓國子公司員工 和匯損,使得他的股利縮水,加上公佈的業績又不理想,保護層大幅縮水,這時候如果手上有,定存型的股票,適時就可以派上用場。

⊙如果你投資的成長股他突然崩跌,通常你手上的定存股,他的跌幅會相對小,甚至還會上漲,這時候就可以分批,在成長股下跌的過程中,把定存股賣掉,換到CP值越來越高的成長。例如在美利達和新普飆漲前,我都曾經套牢過。但就是靠持有定存股來穩定軍心,賣掉來加碼,買到更便宜CP值更高的成長股。~ 當然投資任何股票都有風險 雞蛋不可以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這個不用我贅言。

⊙也因為手上有定存股,進可攻退可守,心理素質會更穩健,手上的成長股,也不會隨便被洗掉,錯失後來的暴利。

⊙雖然知道我寫這些東西會看的人不多,就像我一再建議,來這個版的網友一定要讀第一頁,但真正前往的人,是不會太多的;但我還是決定利用假日,簡單的寫這一篇【保護型操作策略 經驗談】 希望對不擅長短線操作、少數的網友會有一些幫助。
【保護型操作策略 經驗談】請參看第941、944、945、946、947、948頁
感謝僧大的分享,獲益良多,如果能在這波下殺前看到,也許就不會受傷慘重了,
想想自己過去幾乎都是賺了捨不得停利,心想,要抱得住,要看遠,但跌了反而就砍的下手,自己的心態的確該改了,希望元太還有機會讓我再重來一次,目前也是一張沒賣,但不曉得自己還能撐多久
  • 17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