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笑容不是我 wrote:
請問A大 0050...(恕刪)


請問A大 0050的價值如何計算?
目前想到是 按照指數的成份股,依比例計算各成份股的價值,並加總起來?

ans:差不多是這樣,記得要加權一下,例如,小學時國語一周兩堂,英文三堂,數學四堂,社會三堂,你的平均分數應該是這四科的分數x堂數,再除以所有堂數。

版友:a大,你這樣算要算到明國幾年


a大:如果要粗略一點的話,那就用大盤指數淨值比來看,這樣大概就很快了

https://www.cmoney.tw/finance/f00015.aspx





有人愛用本益比,有人愛用淨值去估價,其實大家只要了解一下本益比和淨值的意思,你大概就比較知道怎麼運用,本益比指的是,今天你一個月薪水10萬,一年能賺120萬,別人估你還能再工作20年,一年賺120萬,所以別人做你價值2400萬,用淨值法就是先看你身上有多少存款,有多少負債,最終你有多少錢,也許就是1000萬,此時一樣1個月薪水賺10萬,一年賺120萬,20年能賺240萬,有考慮到淨值的人,大概知道你身上有多少錢,如果兩個人,一個身上有100萬,另一個人身上有1000萬,兩個人年薪都有120萬,這時你估兩個人值2400萬元,你覺得哪一個比較穩當一點?應該連想都不用想吧,身家有1000萬元的那個人只要再工作個11年就有2400萬了,而身家僅有100萬元的要工作19年才會有2400萬。


以上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考慮一下這兩個人的年紀多大,如果身家1000萬的人已經年紀59了,60會退休,這時你覺得他值2400萬嗎?應該不會吧,大概就會覺得他僅值1100萬,假設兩個人一樣年輕好了,那你可能要比看看哪一個比較有潛力,年薪也許5年後會翻成250萬,十年後翻成500萬,也許另一個一輩子就是120萬,中間說不定還失業,看了這麼多後,大家就知道,我最常用的就是淨值+眼光費年數,接下來會再去分析能賺幾年,是不是還會成長,一開始用本益比的人當然會輸用淨值的人,單純用淨值估價的人,當然會輸用淨值再加上研究這個公司未來是不是有潛力或是黃昏的人,你考慮的愈多,收集的資料愈全,你估出來的價就會很準,你考慮的愈多,最終買到的價格就是接近價值所在,你知道價值在哪,就能用資金配置去修正股價的波動,運氣好的話還在在價值上下來回降低你的成本。
雅珺 wrote:
A大去過桃園市立圖...(恕刪)


唉唷~~這個屌(周董上身)~~網友評全台最美圖書館的三座就是我們談的這三座~

高雄,桃園,台北北投,不過我個人目前覺得高雄圖書館勝,改天我會找時間去桃國龍岡分館,不過我稍稍看了一下,在空間及窗外美景還是高雄圖書館大勝~~





高雄圖書館 : 老師!音樂請下!看來不來點實境秀,你們不知道我的厲害~




網友:現在a大是要推廣高雄旅遊就是了~~


a大:此生畢去啊~~~高雄那一棟似乎還沒有完全完工,背後還有一大棟在建,不知道最終建出來會是怎麼運用就是了,實境秀的海景還沒有秀出來,還有人覺得不好,高雄圖書館就要出絕招了~ 只可惜我離高雄好遠啊


高雄圖書館:什麼!!高雄人樓主還是沒有感覺?看來我只要使出在地文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哪怕妳有鐵石心腸也會動容,我all in ~





年青人如果要存錢又想要充實自已理財/投資的基礎知識,好的圖書館是幫助你踏出去的第一步,圖書館中有不同類型的投資/理財書,只要你閱讀能力夠,每天讓你看到飽,而且可以善用線上借書,你就不需要為了某一本書特地跑去不同的分館借,方便的很,以前我都是上網訂我要借的書,然後到離我家最近的圖書館拿,現在沒有刻意的想看哪一本,我就會去不同的圖書館看看,去尋尋寶~
Acer_kewei wrote:


唉唷~~這個屌(...(恕刪)

A大居然All in了,那我也要All in ,只可惜不是宏碁,是高雄85大樓圖書館…哈哈
感謝A大的教學!原來有這麼簡單衡量大盤價值的工具
目前在看本貼第104頁,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追到900多頁
Acer_kewei wrote:而且可以善用線上借書,你就不需要為了某一本書特地跑去不同的分館借,方便的很,以前我都是上網訂我要借的書,然後到離我家最近的圖書館拿 ...(恕刪)



謝謝A大
土包子立馬使用館際借閱「獨孤求敗贏在修正的股市操盤絕技」,過幾天就可以在住家對面的分館拿到書了!
前兩天中美又號稱要和談了,一些怕搶不到先機的基金經理人及投機客都瘋了,意志不堅的投資人看到漲了就以為真的貿易戰沒事了,說真的,被媒體操控成這樣,平常應該都是沒有啥功課的投資者才會因為新聞說要和談了就衝進去買,中美要和談?美國就是要打掉中國製造2025,目前下一代5G由高通和華為在拼,中國的華為目前是稍稍領先,以之前台灣對高通的判決來看,台灣也是佔在高通這邊的,美國經濟這麼強,現在放手等於是放虎歸山.





目前美國有這樣的國力能打,等未來2025中國製造起來後,我想美國想要再來打就沒有這麼容易了,為什麼美國拿中興開刀而不拿華為開刀?因為歐美一大堆通訊設備都是華為的,一開刀下去,說不定很多人網路都不能用了,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回復,市場被華為吃太大了,歐美企業要進中國處處被限制,中國企業到歐美一直攻城掠地,以台灣的國力就僅能逆來順受,也別說什麼外交了,神仙來做都一樣,講難聽一點,中國人口13億,台灣2300萬,一人出1元去放外交國,中國一人出1元就有13億,台灣一人出50元才能和中國對抗,那些小國們要的就是錢,誰有錢就和誰好,不要錢的就要市場,中國13億人口,台灣2300萬,哪個市場大?很簡單的問題吧。


中國和談戲碼從還沒有開始課就上演了,我說過,基金經理人是拿報酬,他們一定是得天天交易,不可能退出來暫時觀望的,所以看到有一線生機就會開始衝進去做,不論是真的或假的他們都得買或賣,他們的上司會盯著他們,叫他們快交易,如果交易員說中美貿易戰很危險,主管就會說建立投資組合就能避險,快建立你的投資組合部位(之前我給大家看過百萬交易員的實境秀都有提到),我說,除非你的多空操作很靈活,止利,止損紀律很強,不然目前的情況就是一說要和談就大漲,一說破局又大跌,這時很多投機客都是透過消息面的波動在吃豆腐,不過最大受益者是券商及政府,天天都有拿不完的手續費及交易稅。




貿易戰談判夢一場? G20部長會議中美主將都缺席

大陸商務部13日證實收到美方邀請,將進行新一輪經貿磋商,讓中美貿易戰稍稍降溫。(圖/達志影像)
友善列印…

#############################################################

2018年09月14日 19:30 中時電子報 呂承哲

大陸商務部昨(13)日證實收到美方邀請,將進行新一輪經貿磋商。不過9月14日在阿根廷登場的20國集團(G20)貿易部長級會議,中美雙方不派出各自的主帥親征,再度引發遐想,是否中美貿易戰談判無望?

根據外媒「politico.com」報導,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美中資深副總裁Erin Ennis受訪表示,她預計美國貿易代表署辦公室(USTR)一旦完成徵詢意見分析,就會立刻宣布對中國大陸祭出2000億美元進口商品關稅。Ennis指出,若中美想爭取在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舉行G20領袖峰會前達成共識,這次的貿易部長級會議是最佳時機。

據悉,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以及大陸商務部長鐘山都不會出席這次貿易部長級會議,分別派出副手,美國以及中國大陸分別派出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習達難(Dennis Shea)、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美國貿易代表署辦公室(USTR)並未說明是否會開起雙邊會談。《日經亞洲評論》曾在8月22日指出,對陸課稅的機關就是USTR,美國財政部在貿易政策上並無實權。

大陸商務部雖然在13日指出收到美方邀請,並提到雙方正就一些細節進行溝通。不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卻在於美東時間9月13日上午10時15分在推特發文表示,華爾街日報搞錯了,美國沒有因壓力被迫坐上貿易談判桌,面臨壓力的是中國,而不是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as it wrong, we are under no pressure to make a deal with China, they are under pressure to make a deal with us.)。

(中時電子報)





Acer_kewei wrote:
...,如gooogle進中國,中國就要求開放技術,開放後百度就疑似抄google開放給中國的代碼,抄完後再打壓google,最終google就退出中國...(恕刪)


不知這段可有當時相關專業報導出處
我印象中GOOGLE退出中國市場主要是因為不接受對岸的網路審查相關限制
剛才也找了一下關於只開放給中國代碼
但沒找到

美國有理由在符合WTO規範下要求中國開放市場
但全世界一大堆人拿著遠低於美國人的低薪
做牛做馬地讓美國人享受好生活
而美國沒錢就只要印鈔票就好
還要罵妳東西賣太便宜,所以進口太多了

您說的沒錯
美國打大陸的原因不就和當時打日本一樣
就不知結果會如何
不默而生 wrote:
我印象中GOOGLE退出中國市場主要是因為不接受對岸的網路審查相關限制
剛才也找了一下關於只開放給中國代碼
但沒找到...(恕刪)


  我個人對Google事件的印象如下:Google最早在中國有伺服器,本來公司文化內部Code是內部員工共享參考,但是發現有大規模全面性不分應用領域範圍的Code下載(有中國當地的員工被收買或本來就是潛入以偷取程式的間䜓),顯然不是正常工作所需,所以急忙收拾善後,伺服器搬到香港,到香港後再全面退出才是你引言中所謂的不接受網路審查相關限制。

PS: 維基百科「谷歌退出中國大陸事件」另有提到有中國駭客攻擊。

PS2: 這篇新聞內文有提到程式碼被盜。

Acer_kewei wrote:
目前下一代5G由高通和華為在拼,中國的華為目前是稍稍領先(恕刪)

這是文西的中國週報看太多的錯覺嗎......
華為根本沒有能力產出完整的通訊晶片組
目前也沒有能力設計出達到5G協定頻寬的基頻晶片、射頻晶片這些核心元件
只是率先跑去卡位一些基礎設備建設而已

不然之前中興通訊怎麼會一掐就死
跟華為買不就好了

A大可能是指這個方面

2016年11月17日國際無線標準化機構3GPP第87次會議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討論手機5G標準,中國華為主推PolarCode(極化碼)方案,美國高通主推LDPC方案,法國主推Turbo2.0方案,最終短碼方案由華為極化碼勝出。[6]

出處維基百科,引用是聯合早報

因為不是這個領域的,只能提供資料
專業上還需要其他01群的群友解說了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