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只要宏碁可以持續改善體質 ,今年的稅後盈餘是一塊初,相信這個價格 也是相對安全, 期待他可以回覆EPS兩塊錢, 這樣Jason才能說他的改革成功。
i2s wrote:
自由財經 2018-...(恕刪)
日本股神-是川銀藏:
明明無法判斷行情的走勢,硬是要留在股市蠻幹,這是標準的賭博行為,非健全經營的投資人所應為。投資股票,不僅要懂得在什麼時候買進、賣出,還要知道在什麼時候休息。

目前心境:
先管沿海大浪,再理池中漣漪。
ryan0120 wrote:
只要宏碁可以持續改...(恕刪)


SpectreXSpec wrote:
刪...(恕刪)


旺宏那一套拿來宏碁用就是了~ a+b=45,a和b自已想~

不然就是一付就是寫了內線後,然後刪,讓大家覺得真的是內線,大家就會流口水

宏碁是消費性產業,雖然可以把貨塞給經銷商去做營收及業績,這樣就能大概知道第三季營收要做多少,第四季營收要做多少,但是消費端是很難預測的,宏碁的業務可以把貨塞到經銷商去,然後號稱可以大概知道第三季營收或第四季營收是多少,但消費端賣不好就需要促銷,不然就退貨,一開始塞太多的話,在避險也會出現問題,例如宏碁要把下半經營收做到1300億,所以在避險就得去買各國的外匯期貨及選擇權避險,如果賣不好,商品退回來了,這時除了變庫存外,又會多一筆避險漏洞。


我操作宏碁這麼久了,我從不相信有人有能耐知道三個月後或半年後的獲利及營收,如果早知道個三天,五天,我覺得無可厚非,了不起就是營收出來前,財務長先知道,財報出來前財務長先知道,會計事務所先知道,但都是提前沒幾天知道,這也是我之前喜歡操作宏碁的原因,最好就是愈難預測愈好,毛利率難測,營利率難測,外資群,法人們每次都預測的零零落落,這個我最愛,有一些代工的,記憶體的,面板的,鏡頭的…等,那種就去看報價,看訂單,看生廠線產能…等大概就能算出來,既然我沒有辨法去訪談公廠看透這些事,那我就不要去和外資群及法人拼這種東西,這種怎麼玩我都會輸,也沒什麼好玩的。

#####################################################


Bob Dylan=>

明明無法判斷行情的走勢,硬是要留在股市蠻幹,這是標準的賭博行為,非健全經營的投資人所應為。投資股票,不僅要懂得在什麼時候買進、賣出,還要知道在什麼時候休息。

目前心境:
先管沿海大浪,再理池中漣漪。

ans:想法很正確,在投資股票時最怕頻繁交易,因為交易需要手續費,交易稅,另一個害怕的就是時間不是你的朋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完全不要管個股經營的如何,不管毛利率,營利率,獲利,我單單就以頻繁交易及時間來看就好了,今天川普貿易戰2000億美金說要課了,但不知道啥時要課,接下來又嗆要課2670億美金,這些事只要真的發生,一定就是要砍出或減碼的,你滿部位時無法完全抱緊股票,所以這時就不該下大注,第二個是fed升息,資金緊縮的趨勢不變,時間對我來說不利,每三個月市場升息一次,資金撤回美國,每次到了季底就是有一波外撤潮,台幣貶值潮,有時候在操作短線時,一時的失利可以用時間化解風險,但目前只要失利,時間拖愈久對我手上的部位愈不利,所以目前我都把眼光放在國際大事上,對於宏碁關切度就沒有這麼高。

當只要宏碁、華碩,微星怕某一件事時,也許領導人可以容易化解這項危機,今天不論是什麼產業,開口閉口就是貿易戰,然後要謹慎,要保守,這種事件就算是天仙來領導公司也沒有用,今天大豆就是給你課25%,管你山東大豆王還是大豆仙,沒兩三下就倒了,今天輪胎給你課25%,管你輪胎王還是輪胎后,沒多久還是gg,今天宏碁筆電就算做到左打聯想,右踹hp,上騎華碩那又如何,只要25%一課下去,所有的筆電廠全部gg,這就是這個事件的威力,宏碁努力的改善毛利率就是每年以0.5%~0.7%在改善,川普一課就是25%,中國一課就是5%,10%,15%,25%,那有啥好玩的,現在就是哪個產業被課到,哪個產業就準備倒,也不要懷疑,在這種情況下,哪天川普或中國課到筆電相關產業,一句話,不論當下跌多少你都會認賠,所以我怎麼會願意在這種情況去下大注。


#####################################################


e12233e=>

少壞習慣,
但白目沒藥醫,
還是買了t50反(到今天,還虧了7.5w),

ans:t50反1的好處就在於你不會放大槓桿,不容易1分鐘像2/6日這樣被搞死,很多新手覺得大台,小台期貨是妖魔鬼怪,所以放空都會選t50反1,其實經驗不夠的人就不要去放空,真的要放空的人就要做課功課,別人機動性比你好,手續費比你低,每個月自已在轉倉時又可以透過某些大戶在轉倉跟上不要賠送價差轉倉,投資比的就是誰比較沒有弱點,一開始弱點比別人多,又不改善,玩久後當然會輸。


版友:剛剛a大帶過的,摸清大戶轉倉時也許可以把你期貨每個月轉倉的逆價差縮小,真的有這種事?

a大:其實想一件很簡單的事,投信收了一堆散戶的t50反1的錢去空期貨,每個月一定要轉倉,而外資就是把空單賣給這些投信,也是需要轉倉,所以常常在要轉倉前都會有劇烈波動,這些波動都是用在轉倉用的,有在玩的自已就去研究一下,當你摸清楚規則時你就會知道別人的弱點在哪,每個月需要做啥,就像很多散戶不懂權證,券商一發行,用滑價,用時間價值就玩死你了。
Acer_kewei wrote:
旺宏那一套拿來宏碁...(恕刪)

可以請教一下A大,大概買「美金定存」緊繃,會到個人總資產的百分之多少?
最近,看到美金匯率30.88元,真的有點買不下手。
Bob Dylan wrote:
可以請教一下A大,...(恕刪)


我的美金會買到多少?我大概就是買1/4左右,目前的利息有2.08%(半年期的九月底快到期了150萬),2.38%,2.6%, 2.8%,2.7%都是一年期的,當初把利息分三個月付,半年付,到期付,一般來說如果2.8%到期付會比較好,因為是複利在算,如果你每月轉,那拿到的利息就沒有優存2.8%,不滿1000元又不給你定存,就僅能拿0.22%活存利息,除非你一筆金額太大,像一天我僅能換50萬的額度,就算3%來算,1年期到期也僅有1萬5也課不到二代健保,因為我之前不知道到期領有複利效果,所以我有一些利息已經進到戶頭中了,大概是221元兩筆,這兩筆我都已經換回台幣了。


我原本的策略是要用定存去洗優存,然後把匯率維持在某一水位得到較高的利率,但匯差會算到所得中,這方法就行不通了,我就調整另一個策略,把我三個月領,半年領的利息換回,目前我換回是30.8X,如果我沒有查錯的話,利息所得是算在27萬額度中,所以不會有匯差算進所得稅,所以就只能把利息換回去去低美金成本,9月底有我5萬1美金的2.08%, 半年期的利息,大概是510元美金利息,當初這5萬1美元我是用29.2換的,本金我不會換回來,但利息510美金我會以30.8X換回,這部份是要去降我30~30.6換到去優存2.8%的成本,10月中或底還會有另兩筆三個月期的利息會回來,沒有意外的話應該也是能以30.6以上換回來。


美金本金部份應該就不會換回來繼續以2%去定存,用2%定存的部份我會以月領息及三個月領息把利息換回台幣降低成本,大概把30~30.6買到的部份都降到29.x時,我就會再動定存再去作美金優存,盡量把成本降低一點,在台幣定存部份可以利用來等優存或是領1.09%利息,也能看有沒有股市甜點能撿。


以上的降低成方法如果你看到昏頭了,那你操作大型權值股在降成本也會很吃力~


以股票簡單來說就是我分批買進股票,買到的價位不一樣,當我領到股息,我就把股息賣出,這時我的成本就降的比較低,利用時間去等待,進可攻,退可守,時間是我的朋友,美金放著定存有比較高的利息,看到價位好時就把領到的利息賣出以降我比較高成本買到的美金,缺點就是報酬率太低大概就是3%上下,因為一開始核心美金部位買的漂亮,兩年下來大概平均會都有5%~6%左右的報酬,算法是今年買到的美金匯差賺6%左右,利息賺2.x%左右,明年沒有匯差光利率3%,所以把去年得到的匯前平均給明年去,大概就是5~6%上下。

#######################################################

Bob Dylan

所以是把優惠美金定存,所得的美金利息,擇好的匯率換回台幣,相當於降低優惠美金定存成本。


至於已換成美金的部分到期,再繼續存「普通」美金定存約2%,這樣嗎?

ans:yes,普通的定存再用每月或每三個月領利息,再換回台幣,如果美金趨勢是向上,那理論上你利息換回來的匯率就是愈好,如果匯率向下,那你台幣定存可以換到比較便宜的美金匯率再去定存,反正匯率漲或跌你都有相對應的策略,這就是資金配置的真諦。


有一些比較大咖的人會接直把錢轉到別的外商銀行,因為他有vip可以手續費免費,如果是資金太小的人,到銀行要轉到別間銀行時,光聽到轉帳費加一加要一兩千,轉到別間外商銀行又有最低金額要求,聽完後就乖乖的又離開銀行了。
Acer_kewei wrote:
我的美金會買到多...(恕刪)

所以是把優惠美金定存,所得的美金利息,擇好的匯率換回台幣,相當於降低優惠美金定存成本。

至於已換成美金的部分到期,再繼續存「普通」美金定存約2%,這樣嗎?
中美貿易戰補腦時間到了,大方向還是得注意一下進度~~

【完整版】2018.09.09《文茜世界財經週報》提高出口退稅政策 大陸悲觀看待中美貿易談判





#################################################


韓森man
2018-09-11 22:12 #9469

A大想請問一下,廣達如果說用來長期投資的話
現在49是不是算一個可以接的點位
可以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去化解風險呢?

還是現在有貿易戰的關係 要暫時空手?
謝謝~


ans:我手上有45張廣達,成本在49.6元,約佔我資產的1/10,所以可以小量的怖局,我記得後在另一篇廣達有說過,你過去看看吧。


我轉貼過來給你看好了~~

Acer_kewei
2018-09-10 10:16 #2138
泰勞蔡大吉 wrote:
吸大臉被阿達打的很...(恕刪)

不要用結果論來打別人的臉,投資是要看中間的"過程",從這樓開始到現在,中間發生了中美大戰,中、美各課340億美金,接下來中、美再課160億美金,接下來美方再加碼2000億美金,這2000億美金雖然過了聽證會但還沒有公怖時,美方再來嗆說還要再課2670億美金,如果這些過程你都有出來提醒大家,那代表你厲害,你看得出來每一項國際事件能牽動個股的股價修正,如果在這期間你也提出fed升息,資金緊縮及美元的定存利率愈來愈高,會讓部份投資人把錢撤離股市去定存美金,大型股是由錢堆出來的,股價有很大的機率會修正,如果你一步一步這樣的提醒下來,大家對你會是感謝的,而不是看到結果論後就很高興的跳出來打臉誰,說真的,這也沒有什麼意義,如果跌了你跳出來打臉,漲了你就不知道躲哪去了,這有什麼意義呢?


也許你是出於善意來提醒大家,也許c大當初的做法有爭議,但一般的人來說,你這樣做對大家也沒啥幫助吧,你只是就單純的很爽自已看對了,出來打別人的臉,為什麼對及為什麼不對,你也許一無所之,這對你未來投資之路完全沒有幫助的。


版上天天不乏有人跳出來說大盤會大漲,大盤會大跌,然後就一句話結束,過了三天,五天,三周,五周,如果該方向對了就留言再讓那篇浮出來一付自已很厲害的樣子,錯了就讓那篇沉下去,反正也沒有人在乎,在01中真正有實力的中實戶及大戶注重的是過程,如果你有能力提出佐證,資料,邏輯思考方向…等,反正看完這些言論後的人就會自行去思考,最終他們不論做出什麼樣的決策,他們就得為他們的投資負責,股市中沒有人需要為別人的投資決策去負責的,憑證在你手上,下單app也在你手上,如果來股市投資自已都不充實自已多長點腦,今天不被騙,明天也會被騙,股市中的短線就是一堆騙局,股市是詐騙集團的完成體,如果有能耐在股市中生存五年以上的人,在現實生活不太容易被詐騙,當然啦,如果是長期投資,以時間換取正常的報酬率,那就是投資,在中長期投資中詐騙集團機乎就是不存在,因為無利可圖,所以在股市中投機的人僅有很少數的人能活下來,那些活下來的就是大師,中長期投資的人有很多人能活下來,那些人叫投資者。

Acer_kewei
2018-08-25 21:13 #2124

Junodidi wrote:
A大,本人駑鈍, ...(恕刪)

A大,本人駑鈍, 廣達的股利3.4 現價51.9 加起來大約等於55.... 意思是說55以下可以買的嗎 ?但是市價還是有可能跌, 所以可以這樣倒過來算成55嗎?


ans:昨天有提到說為什麼廣達目前可以出現這樣的價格,目前廣達最大的隱憂,也不能說只有廣達,而是所有的電子五哥,甚至是整個產業,但試想一個問題,如果今天貿易戰確定明朗了,廣達或電子四哥們獲利和以前差不多,整個產業及獲利不會受到影響,這時廣達的股價可能就不太會出現60以下,那我們面臨兩個問題,第一,貿易戰的結果什麼時候出來,會不會影響到廣達的獲利,第二如果真的不影響,我們真的可以比別人早知道,然後在5x元先下手,你看過我的文章許久了,我不會寫我知道下個月營收如何,下一季獲利如何…等,這種裝神裝鬼或是內線的事,我既然沒有內線,也不會早知道,這時面對這種不確定的因素,我僅能善用"資金配資"這個技巧,買在價值點上,以幾年的時間化解風險這種事,我我和大家說過,51.x我有買,55我也有買,均價在52.9元,除完息後成本在49.6元上下,在廣達除權息前,我說過,我要殖利率6.x%的標的,但算利率或殖利率時,應該是投資後一整年後拿到的報酬,所以我計算的方法就是從廣達除完息後,以目前的成本49.6來算,目前廣達上半年獲利1.63,如果沒有啥意外的話,今年賺個3.2~3.4元沒問題,以廣達配息率近9成來看,明年再配個3元不是啥問題(前提是貿易戰不使廣達獲利重新被洗牌),我以整數來算,我的成本50元,配3元,應該是有殖率6%沒問題。

這時有人會說,a大,你不是說貿易戰因素不確定很嚴重嗎嗎?嗯~~沒錯啊,所以我扣掉今年拿回來廣達的息大概就是投資了220萬,目前我需要有美元定存3%的利率,我也需要廣達這種比較高殖利率的股票,未來視貿易戰的後繼續結果,我再決定要不要再加碼或是太嚴重了,獲利無法給我6%的殖利率,我就會考慮減碼或出清,回到你的問題,廣達目前可不可以買?我個人認為如果是要做中長期的資產配置,需要一些比較高殖利率的投資標的,其實是可以買,小量的買,一些基本的持股還是可以的,以我為例就是差不多1/10,目前我不會怕的原因在於,2018年的獲利我已經做完了,目前手上一些未實現的股票及美金定存可以完全的抵消較高風險的投資標的。


如果資金太小的,其實也不用太急,反正貿易戰在川普期中選舉前不會有結果,也就是今年11月前貿易戰都會持續的惡化,當貿易戰繼續惡化下去,會有不少的權值股或優值股能有很甜的買點,另一個原因是廣達是大型權值股,當然也會受到fed升息,資金緊縮的影響,我覺得到明年下半年前很多權值股都非常有機會出現甜點,如果想投資的是三年,五年,十年,怕明年底你都忘記或是愈等愈低愈不敢出手的人,其實現在小小量買進也可以,那記得除完息後我的成本就是49.6元,以上的言論都是基於這個價格我給出的結論。

Acer_kewei
2018-08-24 16:31 #2107

目前廣達的股價是51.9+3.4=55.3元,會一直在這樣的價格一方面是對貿易戰的不確定性,電子代工廠大不部份都有廠在中國,最終誰會勝出?誰會出局?誰會賺更多,誰會一輩子站不起來,種種的不確定性讓電子代工五哥股價都先預期性的修正,第二季的財報看起來,電子代工五哥的毛利率還是辛苦了點,不過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毛利率一直,一直被壓制,一直都是上遊賺或下遊賺,這也不可能是長久之計,最後若電子五哥拼個魚死網破,那時就會不有哪個環節的零組件比較賺錢,廣達一般的情況都是在60下下波動,有個10~20%的波動,當有人說會上100,上500,上1000時,好歹也把技術圖型拉出來看一下,看完後再花個五秒看毛利率,營利率,獲利,大概就不會有什麼期望股價會上80,上100元,等明年底後或貿易戰明朗後,如果廣達和其它的代工沒有出現太大的洗牌,最終股價還是會回到60上下10~20%,其實廣達就是無敵牛的大型股,波段用資金配置要賺錢也蠻容易的。

################################################

櫻花與綠繡眼=>


ans:投資是自已的,錢輸或贏也是自已的,別人買了股票有自已的立場及期待,股市就是這樣,外資群也常常在說鴻海上看200,大立光上看6000,台積電上看300,別人有他一套的評估方式,有可能是無知,愚蠢,也有可能是專業,先知,但別人的給你的建議,往往就僅是能參考,樓主的個性適合單槍匹馬(以我個人的觀察,樓主單槍匹馬應該是能賺錢的類型的,和生活玩家大一樣),股市瞬息萬變,每天有不同的資訊,所以就會造成不同的結果,評斷股票的方式絕對不會是2年後看廣達上看100元或是2年後下看廣達20元這樣的方法,判斷股價應該是由不同新的資訊再去重新做決策,例如每個月的營收,每季的財報…等,01上很多人很愛猜,大盤會崩盤,大盤會大漲,個股會大漲,個股會大跌,亂猜每個人都會,猜對或猜錯也沒有意義,重點是當你在看某一家公司時,你思考及判斷的過程,如果別人有把自已思考的過程及資訊分享給你,最終執行買或賣的人是自已,如果那個人單純就是說廣達上看200元,沒有說為什麼,這時你就信了,我認為你不適合投資股票,賺錢不容易,股市中比的是資訊,誰擁有最多的資訊誰就贏。


################################################

你一定是瘋了=>

ans:來理財版看資料,有用的資訊你就看,沒有用的就跳過,一些人的文章如果真的是有用的,文章會一直有人去看,有一些人的文章若是沒有用,其實時間久了,就不會有人去看,01這個地方就是希望有點閱率的地方,所以對於發文者的水準不會太嚴格的要求,知識是需要費用的,就像上大學,上研究所,在美國一流的學校,學費都是不可思議的貴,可見得有用的資訊是很貴的,01這個鳥地方,註冊也不用繳錢,也不需要付錢給寫文章的人你就能看所有人寫的文章,你期望每個人寫出來的文章都是很有用嗎?不一定是吧,能找到有用的文章,算是你賺到,沒有用的文章,這是正常的,你覺得有能耐可以在股市賺大錢的人又很有耐心教你的人多不多?如果哪天你在股市中賺了大錢,你願不願意在網路上公開且耐心的分享你的知識及常識?我想大部份的人是不會幹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所以你也別刻求了,有看到好文章,按個讚,心懷感激的看下去,看到亂說,亂報,亂上看目標價的,也不用太批判,心裡笑一笑就行了,股市中壞人很多,陷阱更多,如果連看個文章都無法分辨誰的文章是對的,誰說的是錯的,那到股市中一實戰,一定是送錢的肥羊。

Acer_kewei wrote:
中美貿易戰補腦時間...(恕刪)



A大想請問一下,廣達如果說用來長期投資的話
現在49是不是算一個可以接的點位
可以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去化解風險呢?

還是現在有貿易戰的關係 要暫時空手?
謝謝~
Acer_kewei wrote:
中美貿易戰補腦時間...(恕刪)

謝謝A大先前回復,想再請教一個問題,如果明年中、明年底,無論是有甜的價位、大幅回檔或崩盤,A大在股票上有什麼買進策略可以給我們參考嗎?

我目前有想到,或是日前蒐集到的想法:
一、大盤指數7000-7500點為中間水位,此時再挑選個股相對安全。
二、建立個股觀察名單10-15檔(自台灣50成份股內挑選)。
三、近一個經濟循環低點約大盤4000點,可自7500點每往下1000點加碼一次。
四、大盤指數7500點基準,也可以輔以大盤10年線,或是個股10年線參考。
五、有想過長期持有的類(個)股:台積電、統一超、中華電、廣達、保全業、中信金、玉山金。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