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8

SPY 選擇權之亂搞記實

kenny3333 wrote:
好像翻錯了, 是"到第四季時, 對智慧型手機需求孱弱的現象, 才會顯現出來"(=>現在都還不錯)

所以是記者刻意的,還是原作者寫錯了?難不成翻譯比原作更了解半導體市場,知道原作者筆誤了?
這種寫法,明顯就是為了把之前的「手機市場疲軟的報導」圓起來。至於誰是假新聞,我看也不重要了,反正股價都殺完了。
johanneschuang

其實有流言在傳明年Q1不好,不過誰知道,搞不好Q4又來個急單

2022-07-09 16:21
我就是愛拍照

一堆分析師自己在猜來猜去,亂猜一通大家也當真了?

2022-07-14 14:53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所以是記者刻意的,還是原作者寫錯了?

不知道耶,

但原文" impacts from" 這個介係詞用的怪怪的,

通常impact當名詞 是與 of或on連用

然後google到另一篇又改回來了...

“Strong demand for high-performance computer and automotive chips is expected to prevail, whil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a lower smartphone chip demand outlook may not be felt until Q4,” the Bloomberg analyst wrote. Intelligence, Charles Shum, in a note ahead of TSMC’s announcement on Friday.

(Updates with analyst’s comment from fourth paragraph)
台積電(2330)第二季法說會今(14)日登場,並公布2022 年第二季財務報告,單季合併營收約5341.4 億元,稅後純益約2370.3 億元,季增約16.92%,年增76.4%,每股盈餘為9.14 元(折合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為1.55 美元),優於市場預期,也相當於每天一開門獲利26億元。

上半年稅後盈餘4397.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約16.96元。台積電本季獲利絕對數字、毛利率等財務績效指標均創新高。

與2021 年同期相較,2022 年第二季營收增加了43.5%,稅後純益及每股盈餘則均增加了76.4%。與前一季相較,2022 年第二季營收增加了8.8%,稅後純益則增加了16.92%。

若以美元計算,2022 年第二季營收為181.6億元,較2021 年同期增加了36.6%,較前一季則增加了3.4%。

2022 年第二季毛利率為59.1%,營業利益率為49.1%,稅後純益率則為44.4%。台積電上半年合併營收1兆252.17億元,年增39.6%,毛利率57.4%,年增6.2個百分點,營益率47.4%,稅後獲利4397.6億元,年增60.5%。

5 奈米製程出貨占台積電2022 年第二季晶圓銷售金額的21%;7 奈米製程出貨占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30%。總體而言,先進製程(包含7 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營收達到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51%。

上半年賺16.96,幾乎算17元了。以正常來說,TSMC 過去下半年大多是比上半年好的,看來我之前猜的今年賺35元,2025賺50元,還是蠻有希望的。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TSM-US) 今 (14) 日召開法說會,總裁魏哲家表示,已看到供應鏈採取行動降低庫存水位,預估客戶庫存調整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

魏哲家表示,由於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和消費終端市場需求轉弱,預期下半年客戶庫存將下滑,但在經歷過去 2 年疫情帶動居家需求的情況下,這種調整是合理的。

魏哲家指出,半導體供應鏈庫存過高的現象,需幾季時間重新平衡至較健康水準,目前半導體週期近似於「典型週期 (typical cycle) 」,預期庫存調整可能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不過,魏哲家強調,台積電擁有技術領先及差異化、高效運算的強大產品組合,及與客戶的策略夥伴關係等三大關鍵因素,驅動結構性需求強勁成長。

在技術領先和差異化方面,魏哲家說,相較過去幾年,台積電目前技術領先地位更穩固,隨著 5 奈米、4 奈米及 3 奈米等技術陸續量產,將擴大客戶產品組合與潛在市場,儘管總經不確定性可能會持續到明年,但台積電技術領先地位持續提升,支撐業績成長。

再者,魏哲家指出,產業大趨勢下,對運算的結構性需求大幅提升,推動對效能與節能運算的更大需求,這些都須採用先進製程技術。透過全面的 IP 生態系統和優化的製程技術,建立高效能運算的強大產品組合,預計高效運算將成驅動長期成長的主要引擎。

基於三大差異化關鍵因素,魏哲家預期,明年產能利用率將維持健康水準,在差異化與先進製程、特殊製程技術需求強勁下,公司業績波動幅度將較穩定且更具彈性。

---------------------------------------------------------------------------

看來確定修正到明年上半年了
Q4會不會有急單
就繼續觀察吧
johanneschuang wrote:
魏哲家預期,明年產能利用率將維持健康水準,在差異化與先進製程、特殊製程技術需求強勁下,公司業績波動幅度將較穩定且更具彈性。


看完這篇,個人看法如下,若有不同看法也請提出!
半導體跟其他產業相同,高階經理人簡報,提出的是數據,不是形容詞.
魏哲家所謂的產能利用率維持健康水準? 何謂健康水準?
80%? 90% ? 95%? 100%? 沒報數據,代表未來惡化時可卸責,船過水無痕.
另外,何謂業績波動幅度將較穩定且更具彈性?
若T訂單已確定排到明年中,結果還以這種"一片形容詞"的報告方式,
這些說法無法被量化,個人覺得蠻無言的!
johanneschuang

印象中,唯一可看到的數據只有營收毛利淨利,其他產能利用率很難聽到比較確切的數字阿

2022-07-14 22:44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上半年賺16.96,(恕刪)


第二季台幣貶值助攻
九份老街 wrote:
魏哲家所謂的產能利用率維持健康水準? 何謂健康水準?

以目前空頭的氣氛來看,100% 才是健康的水準
今明兩年,台積電的產能都還沒開出來,之前的訂單消化到明年也差不多夠了。如果還有追加,又要產能不足了。
台積電在產能滿載的情況下,營收要繼續成長,就只能靠幾種方法:

1。製程轉換,例如從N7 轉到N5 讓單價提高,
2。漲價
3。匯率

其他的沒什麼好辦法,所以成長也有限,不可能一年漲30-40%。
宏璟又有糖果吃了。。。。明後年兩年的盈餘應該都不會太差

日月光砸300億 中壢擴廠
2022-07-16 02:46 經濟日報/ 記者
李孟珊/台北報導

不畏半導體產業雜音不斷,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看好5G、車用、高速運算(HPC)等中長期成長動能,因應客戶需求,斥資300億元在中壢工業區新建第二園區,加碼先進封測產能,昨(15)日動土開工,預定2024年9月完工投產,屆時產能可望增加三成,鞏固全球封測龍頭地位。

合計日月光中壢廠第一園區,中壢廠總投資金額將超過1,000億元,創造年營業額逾千億元。昨天動土典禮由日月光集團中壢廠總經理陳天賜主持,他表示,第二園區將以高階車用、5G、物聯網、高速雲端運算應用為主,預計投資100億元建置廠房,200億元擴充先進封裝產能,預計2024年第3季完工,預估產值每月可達6,000萬美元,創造2,000個就業機會。

今年來全球受到通膨、升息以及戰爭等影響,使得終端需求大幅降溫,日月光仍逆勢擴大營運規模,日月光投控資深副總陳光雄表示,雖然市場認為當前產業變數很多,現階段擴產「很危險」,但半導體業跟人們的生活非常密切,整體來看,半導體產業仍處於成長趨勢,加上景氣會循環,等回溫時才加碼投資,會來不及。

5G、高效能運算、物聯網、電源晶片、汽車電子化等應用,推升先進和成熟製程需求成長,也帶動後段封測量大增,2020年,日月光集團先斥資260億元投資高雄楠梓加工區第一園區,興建K13廠,以高階封裝技術為核心,發展5G和AIoT智慧工廠完整解決方案,隨後又豪砸940億元,打造高雄楠梓第三園區,顯現日月光除了加速推動智慧製造進程,也投入先進製程計畫。

陳光雄表示,中壢廠第二園區興建工程預計2024年第3季完工,預估全產能開出後,可擴充中壢廠三成產能,第二園區主要布局先進封測產能,包括打線封裝、覆晶封裝、晶圓級封裝等;據了解,車用占中壢廠營收比重達20%-30%。
日月光股價跌至疫情前的水準,甚至更低。拍照大是否建議投資人可以低接?我是買在75。如果大盤沒有不理性的崩盤,這種股票我都是長期持有,不會去動它的。
Cavendish Lab wrote:
日月光股價跌至疫情前的水準,甚至更低。拍照大是否建議投資人可以低接?

現在可以投資的股票很多,日月光和宏璟都算是在不錯的價位。短線上我覺得祥碩也有機會,不過這是高價股,一張一百萬,大概能投資的人也不多,我自己都不敢買,但是下半年AMD 出新晶片組,面對大環境的逆風,賭性堅強的人在短線上可以佈局試試看。

日月光今年賺12元的狀況並沒有改變,但股價只有79,而宏璟今年靠日月光配息和本業,也有賺2元的機會,長線投資光靠配息,至少也都有7-10%的報酬率,加上如果能賣到好的價位,15%左右的獲利,應該是頗有機會的。

其他還有一些金融股,像開發金,似乎也開始浮現不錯的投資價值,可以開始觀察,如果這幾個禮拜可以量縮不跌,也可以考慮開始小量進場,不過開發金上檔賣壓相當嚴重,想回到15元以上,要有長持的打算,目前價位進場,也只能期望7-10%的配息,超額的報酬則要看大盤和個人的運氣。

台股在短線(半年內)上,有很多股票有機會賺到錢,但風險當然也不小,只不過現在還有大量資金投入的人比較少,套牢的人佔多數,在上檔賣壓相當嚴重的情況下,要想在半年內就賺20%以上,多少要靠點運氣。
  • 47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