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種死都不換新電腦的公司,政府機構,還有一般人,趁這個機會就會思考該去換一台了~~~
記得去安裝這個檔可能就不會中毒~~~~


並確認電腦已安裝 KB4012215 這個版本的更新檔,以確保電腦不會受到 WannaCry 的肆虐。
針對台灣成為新型的勒索病毒 WannaCry(WanaCrypt0r 2.0)重災區,台灣微軟今天做出回應,並指出微軟目前已經可以針對發作中的惡意程式,有效的偵測並清除。受害使用者不妨試試看 -
Wanna Decrytor / WannaCry / Wcry 勒索病毒影響全球 : Windows 香港受害者上升中
新型勒索病毒WannaCry重創台灣!中毒了怎麼辦?如何預防?
由 蘋果仁 · 已發表 五月 13, 2017 · 已更新 五月 13, 2017
一款新型的勒索病毒 WannaCry(WanaCrypt0r 2.0)最近以極快的速度擴散,全球許多國家包括歐洲、台灣都成了這款勒索病毒的重災區,災情極為嚴重,強烈建議不要忽略這次的危機。所謂勒索病毒,會將你電腦中的檔案加密,並要求支付贖金否則就再也無法開啟檔案。這款 WannaCry 將你電腦中的檔案加密後,會要求在三天內支付 300 美金作為贖金,若沒有付款、贖金會再加倍,七天內再沒有付款,就會刪除解密金鑰。
目前確定會受到感染的作業系統為Windows XP、Windos Vista、Windows 7/8/8.1。
【不斷更新】史上最大勒索病毒全球逾百國13萬電腦受害| 即時新聞
#############################################################
這…宏碁是逆轉勝王…這記者應該也是逆轉勝那篇的讀者哦~~~~
宏碁是第1季各家由虧轉盈公司中,去年第4季虧損最嚴重的一家,去年第4季單季大虧57.3億元,今年首季營運報喜,稅後純益6,267萬元、每股純益0.02元,因而奪下「逆轉勝王」寶座。
我說為什麼散戶,融資戶,權証戶一直下降,因為他們的直覺就是去年宏碁第四季大虧57.3億,第一季財報開出來後,直覺得又成了虧轉盈的公司,且eps從負1.9元大幅的改善到0.02元。


最近小散戶看到宏碁的角度都會是這樣的~~~

所以是不是當初看到宏碁第四季財報大賠嚇出去的1812人的小散戶應該看到第一季轉盈後,是首波回來的名單,此部份佔12583張,全都是1~50張的,這些人大概都是看表面新聞的散戶。

當宏碁股價漲過15.x後,第二波回來散戶名單17519人,188724張~~~以我當初玩短線的經驗,只要宏碁帶量過15.x就是會逼我進去賭,因為很多人在15.x這價位出去的,也許想等顯而易見的利多或是帶量上漲的長紅棒(他們不在乎1~2元的差價,他們只想買到一個會漲的股票及會漲的時間點),不論那些人出去的理由是什麼,他們正觀注著宏碁,只要帶量過15.x,他們就會回來,為什麼呢?這一個心態問題,像當初我在15.x出去,股價跌時如果我沒有買到,那算了,少賺到一些,只要沒有過15.x前我都還能再等好財報,好營收,但一旦過了15.x,如果我再不買,也許我就錯過了這班列車,所以我才和各位說,要逼我進去賭,一定要帶量過15.x這是有道理的,當初在15.x時成交量是非常大的,出去的投資者(散戶,中實戶,大戶)人數非常的多,這一年出來的散戶籌碼都被外資群慢慢的吃走了,共吃了24萬多張,所以使得這會在15.x被逼著買回的人若集中在同一時間買回,一定會是搶買的情況,如果下星期外資願意再點火,15.x勢必會漲勢兇猛,因為太多籌碼會被逼著在此時回去賭,那如果不帶量過15.x呢?那這些人就會繼續等楚好的財報或營收出來再進去買回(因為股價不漲到15.x,他們就能再等好財報,好營收,好時機,等一個對他們最有利的點)。所以很多人看到為啥現在量出一上漲,買盤就會源源不斷,這是有道理的。宏碁過了15.x這情況會更明顯~~
如果上星期五在14.95,15賣出的人,也許下星期量不出來,他們可以賺到0.3~0.4的差價,但只要量一出來誇過15.x,那這些人未來就再也沒有買回的勇氣,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股價一去不回頭,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個短線差價高手說今年開始我不會在宏碁做差價,因為籌碼的集中度及被洗出去的散戶數太多了,誇過15.x後,那兇猛的漲勢也許連我都會中招進而錯過我這三、五年怖的大局。
很多技術派的人,會等訊號,上星期對技術派的人就是一個訊號,這名堂叫帶量長紅棒,最後收在相等高點,沒有敗象~~~

Acer_kewei wrote:
哇!!!哇!!哇!!...(恕刪)
請交A大
1:我單純用日K 周K及月K的KD線分析來看
只有周KD由低反轉向上,其餘都是高檔
是否代表短線過熱呢?
2:現在我一張都還未買進,看來14.95還能追高建立基本持股嗎?

當初宏碁和緯創分家時,宏碁把研發全部歸到緯創,自已則是專心的做品牌,結果這個決策造就了宏碁第二個十年的光輝日子,所以說這個決策是錯的人,有一點馬後砲,隨著科技進步再進步,平板的起來,華碩深蹲練功保有研發團隊讓華碩可以快速的反應去吃到平板的市場,也因為華碩保有的研發人員讓華碩能吃到手機市場。但試想,華碩當初的策略是自已保有研發,和碩也保有研發,各佔一半,這兩者不是重覆了嗎?和碩就有研發筆電的能力,為啥華碩碩還要養著研發人員去研發筆電?這不是浪費資源?相對的宏碁不需要研發,緯創去研發就行了,把筆電單下給緯創,這樣可以節省成本。
不同的時空背景出來了,當平板,手機起來後,宏碁沒有研發,緯創也不一定想要去花錢在研發平板,手機,所以宏碁當然就反應不及,華碩手上養了一堆人,養了這麼久,可以從研發筆電轉到手機,轉到平板,但有個壞處,最近浮現上來了,我們也提過了,就是華碩營運長暨董事許先越因搶不到研發資源,覺得筆電這麼競爭,華碩又把人力轉到手機,機器人,使得筆電研發力漸漸不足,相反的宏碁,沒有投入多少資源在機器人,也沒有投入很多資源在手機,全心的研發筆電,如散熱技術,一般公規的筆電技術,那些筆電代工廠都有,宏碁只要加入一些額外屬於自已的技術那就行了。
所以很多人說宏碁沒有投入很多資源在研發所以做不出好產品,聽到這種話時,你就可以直接在他們身上貼一個標籤"外行",宏碁做出來全世界最高規格的筆電,做出最輕薄筆電,這是為什麼?因為代工廠公規筆電技術純熟,只需要加入自已本身研究額外技術就行了,那宏碁了不起就不要去競爭手機,不要競爭機器人,先專注的把筆電做好,有賺錢後,再慢慢投進資源到新創事業。
華碩手機部門最近也遇到挑戰,面對大陸大廠手機的挑戰,要放多少資源上去才夠?放太多會不會影響到筆電?這都是華碩現在要麻腦的事。
華碩遇到的挑戰蘋果影音檔
http://www.appledaily.com.tw/actionnews/appledaily/new/20170513/37648798/articleactionnewstw
以下文章出處為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826
「宏碁當時打價格規模戰,買品牌,衝歐美市佔率,」顧能研究總監蔡惠芬說。
三年間,宏碁攻城掠地,個人電腦全球出貨量排行一度登上第二,威脅龍頭惠普的寶座。華碩則不曾出現在前五名內。
「如果只是單純加起來比較大,華碩比較不喜歡做這樣的事,」施崇棠要員工回歸研發基本功。
華碩將品牌和代工分割,卻不同於二○○○年的宏碁分家,把研發人力切給代工廠緯創,華碩留下大批研發人力。即便做過不成功的手機產品、特殊材料殼筆電、銷售不佳,施崇棠仍堅持養著兵力。
檢視華碩研發投入,在營業費用中有六到七成是研發支出。宏碁則八成用在市場行銷,顯示兩家的策略差異。
施崇棠的取捨,在個人電腦追求規模的規則裡,無用武之地,但行動時代,華碩的研發能量,找到了出海口。
一○年蘋果的iPad,帶起科技業的典範轉移。平板熱賣,快速侵蝕過去三年高成長的小筆電市場。
這波科技大震,震垮了用小筆電在全球衝市佔的宏碁──通路端囤滿賣不動的小筆電庫存。面對典範轉移,宏碁顯得無力招架。
華碩出拳了,且一連三拳。
iPad推出不過四個月,施崇棠就在CES上,秀出變形平板(Transformer Pad);之後又推手機和平板二合一的PadFone,大玩變形概念。
「華碩當年研發手機不成功,但工程師研究行動裝置的經驗,立刻能移轉到平板研發,」IDC台灣區研究副總監江芳韻說。
連Android作業系統發明人、Google工程副總裁魯賓(Andy Rubin)也注意到華碩,雙方一起打造平價平板Google Nexus 7。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826#sthash.8kOA0dT0.dpuf
lwtsai wrote:
請交A大1:我單純...(恕刪)
一般來說你看我很少在此版講技術分析,什麼KD,MACD,RSI...等,不是我不懂,而是按邏輯我推一次給你聽你就會發覺技術分析的盲點在哪。
首先你到任何一個網站,分析任何一檔股票,所有的技術分析指標指出的東西都一樣,這…有很大的問題吧!一家3億股本的,一百30億股本的,一家300億股本的每一個都用一個的分析方法,看看圖,用三角尺劃一劃,這樣的分析怎麼可能會準,有技術分析大師聽了可能會不服氣我說的,他也許會說,你要視不同的情況,不同的股本,用不同的指標去判斷,沒錯,這就是盲點,技術分析是一個好東西,如果你搭配,基本面,籌碼面,產業面,然後透過一段長時間的觀察某一檔股票,然後再套入技術分析,此時技術分析就變得很有參考意義了,很多人不懂技術分析的真諦,造本宣科,只看表面的東西就妄想套到全部的股票中,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致命錯誤。
對你而言,也許你就套入了死板的技術分析,然後說什麼過高、什麼過熱之類的,其實這不準,平常我們在分析籌碼面,各級距持股人數變化,基本面,產業分析…等,其實分析出來的結果目前是過冷的,籌碼集愈來愈集中到外資群手上,融資戶這一年來降了三萬多張,扣到上星期五,融資7個交易日下降了2100張,星期五才補回23xx張,看這星期的各級距持股人數,散戶1~50張的持有人數還是下降,自營商這一年來才多了不到4000張,以上種種你可以把這些資訊湊成技術分析,這樣來看才會比較準,而不是單純的看什麼kd指標,什麼rsi指標。
現在宏碁的價格還是算合理的範圍內,還是在價值內,最近受到財報、營收及華碩筆電/pc營運長要離職的激勵(此人是華碩筆電,桌機的靈魂人物,他的離職對宏碁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利多,宏碁本身變強,體質變好,對手華碩遇到大問題而且還是筆電及桌機靈魂人物要離職(此部份是宏碁最大核心事業佔營收8成以上),這不是天大利多是什麼),宏碁才剛開始起漲而以,離過熱還遠的很~~~

什麼時候你要擔心股價過熱?很簡單,就是股價一直上漲,大戶持有比例一直一直下降,下降完後的幾個月才會有機會崩跌~~

題外話,目前宏碁千張大戶持股已經35.74%,這種持股水位在2014,2015年宏碁股價早該在18~25,現在和2014,2015的差別僅僅在於融資戶,權証戶,散戶還沒有進來買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