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

(投資人平均報酬率)你有沒有贏大盤?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除了我的台股落屎以外...(恕刪)



我買的是到2023-12月左右連跌將近七年的大爛股
然後
開始反轉
今年變成好像有點黑馬的味道
這是總市值>1000E美元 成交值>1000萬美元 創365日新高的美股排行

小弟剛好僥倖ALL IN 在2023年12月 18日 開始連續三天的交易日
之後又不斷的將配到的股息 持續加碼 加碼 繼續加

就這檔股票
排名第十名

以前的大爛股
眾人棄之如敝屣的爛股票
我把這檔爛股票買回來
就只是鎖緊
一股都沒賣
奇蹟好像正在發生

看起來

從航海股當船員下來後
再度快要創下1E的獲利了[其實如果計上匯差可能早已經超過了,不過還是以現在的算法,
還有點小小距離]

投資總是孤獨的
當年大家都不要的大爛股
譬如 陽明 譬如BTI
都是大家棄之如敝屣的爛股票

我是資源回收業
專收破銅爛鐵的
譬如當年的陽明 當年的BTI
這都是當年大家不要的破銅爛鐵股



我就是愛拍照

還是要有點研究,加上超有耐心,才能開花結果,兩者缺一不可。

2025-08-01 13:06
17F
17F

純粹運氣啦。手氣好。

2025-08-01 16:25
現在大部分的01股民都有賺了吧

(01職業酸民除外, 他們主要是來理財版吐酸水的 )
pigstand wrote:
pigsta...(恕刪)


在這樓分享的,許多都是賺錢的. 我剛好退休滿5年整, 也來分享一下. 
今年 YTD 扣除自住房的總資產 負 1.42%.

不過整體下來這五年來, 成績很不錯,總資產增加了 262%, 年化報酬 29.3%, 這些績效都來自股市的投資.如果考慮退休後的花費, 那年化報酬應該在31左右.

有時候看到這樣的成績, 真心覺得運氣很好. 這幾年存的錢, 超過過去20幾年辛苦工作所得, 以前工作壓力大沒心情分心,也有可能是我自己喜歡投入工作, 不知不覺就心無旁騖, 幸好我在退休前幾年覺悟到投資的重要性.

從去年開始, 我就其實一直考慮降低股市投資的比例, 去年央行管制後,猶豫了一下還是買了預售屋, 打算將來換屋. 然後槓桿也從130% 下降到110%, 之後會去完槓桿, 增加生活的消費, 然後1,2年內先把房屋相關的費用全準備好. 現在川普當任還是乖一點保守一點好了, 儘管2020靠他的無限QE賺了一筆,讓我提前退休.
17F
17F

我幾年前曾經拿了一幢房子去貸款2800萬NT元,當時利率是1.8%,鎖定美元殖利率約6.5%的債券。現在房貸利率漲到了2.1%。現在每個月繳12萬多一點點的本金+利息。不過這筆貸款純粹好玩。

2025-08-01 17:41
17F
17F

隨時可以立即還清本金。純粹為了鎖定利差。就是好玩啦。

2025-08-01 17:41
七月份慢慢的在ETH/BTC all-in 從0.02x -> 0.03x
然後就毅然決然 all out
一堆傻子整天在聽網路神棍喊alt season

幣圈不用槓桿也能短期內+50%

會在比特幣達到108-112k區間再看狀況入場
最終目標131-148
fque wrote:
七月份慢慢的...(恕刪)

講完BTC就打到112k😅
今年至今8/4

投資報酬率為3.26 %,遜於大盤

帳上未實現損益為+3483020元





自股票帳戶領取花用390000元

借券收入54896元

股利收入375866元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除了我的台股落屎以外,
本月的結果居然和上個月幾乎一模一樣。
可以直接複製貼上,改一下數字即可:


又到結算日,今天大家應該都很開心,
美國大盤指數持續創新高。

台股YTD績效:負的1.89%
美股YTD績效:27.26%
總體流動資產績效(台股+美股+現金):24.489% (以美元計價)
(除了AMD本月持續復甦外,LNC 在最後一天大漲11%,功不可沒)
=====
台股報酬指數: 4.59% (50,903.23->53241)
SPY 今年績效:8.9%
SP500指數:8.21%

南加州房價持續下跌,從高點跌下來了不少,
我家在 RedFin 上大概又跌了2.86%,算3%吧。
從去年二月的高點到現在,跌了9.14%。

投資就是這麼無聊,居然又和上個月的發言一模一樣了,
只要改改數字即可:

《剪下貼上》
除了我的台股持續落屎以外,
本月的結果居然和上個月幾乎一模一樣。
可以直接複製貼上,改一下數字即可:


又到結算日,今天大家應該都很開心,
美國大盤指數持續創新高。

台股YTD績效:0.42%
美股YTD績效:29.73%
總體流動資產績效(台股+美股+現金):26.627% (以美元計價)
(AMD和任天堂在本月中創高後持續下滑,
只剩LNC 在財報後持續大漲10%,功不可沒)
=====
台股報酬指數: 7.925% (50,903.23->54937.27)
SPY 今年績效:10.72%
SP500指數:10.08%

南加州房價持續下跌,從高點跌下來了不少,
我家在 RedFin 上大概又跌了兩三萬,算1%吧。
從去年二月的高點到現在,跌超過10%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就是愛拍照...(恕刪)

有人說這6年來,台灣房地產的表現比股市好,但是根據統計資料來看,並不是如此。
我就是愛拍照

escudolin 這倒也是。不過不太適合下一代是美國人的狀況,他們普遍沒有回台處理房地產的能力。我最終也要把我爺爺那一代在留下來房子處理掉,不會把它們留給下一代。他在台的子孫,沒有一個有生小孩。

2025-09-03 0:02
我就是愛拍照

有生的都在國外,不然就是已經散出去,一個非同姓的表妹。不過這一個應該也有機會分到我將來應該要處理的某一間房子。沒辦法,我是大長孫,我不出面,誰出面?

2025-09-03 0:05
pigstand wrote:
有人說這6年來,台灣房地產的表現比股市好,但是根據統計資料來看,並不是如此。

其實這個邏輯論述已經很清楚了,
台灣人口紅利早已消失了。
以前用人口增長所創造的房地產增值,不可能再現了。

台灣房地產要增值,必須在人民財富持續增加,
或者靠(不怎麼健康)的通膨。
不論何者,上市公司中的前五十名:0050
必然是創造台灣財富的主要引擎或通膨第一排的受益者。
房地產的增速,必不可能超越它的金主的財富增長速度。
最近幾年的台積宅就是最好的証明。

我認為捷運宅以後也只有初期會漲,
長期的溢價效應也會隨著未來捷運愈來愈多,
但人口不變而慢慢減弱,以前可能貴30%,
以後新開的站附近房價可能只能貴15%。
都是是同樣的道理。

經濟學中的物理原則,就是貨幣的數量。
萬事萬物,不可能對抗最基礎的原則。
所謂道理用講的不明白,只能靠「物理」了
從 2023 年 12 月進場到現在,依舊是同一套節奏:有錢就買,領到股息就
加碼,其餘什麼都沒做。[股息多到花不完,就繼續加碼再投資,讓複利為
我打工,讓愛因斯坦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為我努力打拼]

今天結算,帳面紙上獲利已經穩穩超過 311 萬美元,加上已經實現的股息
獲利 約 50 萬美元,總計突破 361 萬美元。

這段時間,我不是在盯盤,而是在生活——上半年走過澳大利亞,捷克,
德國,奧地利,新加坡最近又在計劃下一趟旅程。旅途中,看著不同的建
築、聽著不同的語言,心裡很清楚:資產在背後自己長大。

巴菲特說過,他多數的財富都是在「什麼都沒做」的時候長大的。現在
我真的懂了。

接下來,繼續讓時間和複利替我工作,我只負責好好生活。
  • 9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