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Dylan wrote:
想請教一下A大,有...(恕刪)
其實目前很多公司的業外匯率都很難控制,尤其是像宏碁這種把產品賣到全世界的公司,因為收不同的貨幣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匯益或匯損,以廣達為例,廣達匯率就比較簡單,就只有美金及人民幣,如果手上的現金夠,財務長知識,技巧夠,不難去避險,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廣達業外很容易會有匯兌。
以宏碁為例,買晶片、面板,記憶體…等零組件,有可能都是用美金計價,給經銷商也用美金計價,不論賣向哪個國家,都以美金計價,在出貨給經銷商時,就順便買美金對台幣的期貨,選擇權去做避險,在不同國家的銷售,雖然是以美金計價賣出,但最終還是會得到該國家的貨幣,所以一樣再去買該國家的貨幣的期貨及選擇權,理論上這樣應該是完全的避險,當初抓好要多少的利潤,多少的毛率,一毛都跑不掉,但銷售會有周期,會有換貨,退貨,促銷…等,這部份就比較不可測,之前版友提供華碩的銷售方式,就是用訂價八折給經銷商,賣不完的就經銷商自已要去吸收,如果想要有賣不完的可以退給原廠的,就用現價的八五折去拿貨,賣不完可以退,宏碁的銷售偏向八五折給經銷商,賣不完可以退,華碩有一點像美聯社的銷售模式,宏碁比較像7-11,在美聯社常常可以看到即期商8折,6折,因為美聯社是向廠商買斷,所以賣不完的不能退,只能當即期品賣,賣不掉的損失自行吸收,7-11的賣不出就退回給原廠,所以不會在7-11看到即期品。
這樣就會產生問題,宏碁在避險時,買的匯率期貨,選擇權有一定的時間及金額,這麼說好了,如果宏碁覺得北美一個月能有100億的銷售,那宏碁把出100億的貨給經銷商,然後再去買100億的期貨及選擇權,為期三個月到半年,那如果半年過去了,100億的商品賣了80億,剩下的沒賣出去,這時就是要促銷,而且期貨及選擇權期間也過了,這部份就保護不了。
一般來說商品賣向全世界的公司,匯率避險沒有這麼簡單,能想辨法做到整年度小賺小賠已經很了不起了,宏碁的外匯期貨及選擇權,我曾經有把所有的外匯期貨金額及各國貨幣在當季的走勢做一個統計,每次做出來的結果還是差很多,業外匯率牽扯的太廣了,你手上有多少美金,歐元資產及負債你要考慮進去,你當季買了多少的國家貨幣的期貨及選擇權你考慮進去,這些國家這期價差幅度你要考慮進去,銷售不完的商品退貨,沖銷要考慮進去,這部份我這七年來還沒有破解,所以宏碁的業外一直是我心中的痛,最近找到最粗估也是最簡單的估法,那就是宏碁整年度的業外,匯損益,股息收入…等,會在正負1億之間,不會差太多。
如果你有心要研究宏碁業外,不論你從財報,你看的多細,很有可能都會估錯~~


宏碁Q2每股賺0.29元 近八年同期新高
留言
2018-08-08 18:24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即時報導
宏碁(2353)今天公布半年報,第2季稅後純益8.81億元,季增24.4%,換算每股純益0.29元,創近八年來的同期新高。
宏碁第2季毛利率11%,營益率1.6%,比起第1季「雙率雙升」。宏碁主管表示,公司數季以來毛利率皆維持在雙位數水準,展現穩定營運動能,主要成長關鍵在於電競產品出貨穩健成長。
累積上半年稅後純益15.89億元,每股純益0.53元。
毛利不行阿。要大修正了嗎
2018上半年的毛利率是10.75%, 營利率是1.3%,和2017年上半年一模一樣,獲利會差這麼多的原因在於業外收入,2017上半年賠了12億,今年上半年賺了7.33億,以去年上面年的情況來看,那時本業收入和2018年上半年本業收入一模一樣,那時外資群不相信宏碁本業有能力賺這些錢,以為那些業外賠的不會沖回來,所以很悲觀的看待宏碁股價,今年上半年,本業獲利和去年上半年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事是,業外先賺了7.33億,反正主力和外資群都被套牢了,宏碁上半年的獲利是一般散戶看的到的,下半年的業外會不會回沖回去還是一個問題,會先樂觀的看待,明天應該會趁機拉高,今天自營商買了4,268張,很好笑的事是在宏星開出上半年賠1.18億,宏碁要認列5500萬的下一個交易日大膽的押寶看多,我想早知道的成份比較大,一般宏星的財報出來後,怎麼可能宏碁的財報還沒有出來,所以今天大漲的0.5元是提前先反應了今天宏碁財報的利多,自營商應該會趁著明天拉高倒貨,看這三天外資群的行為,很明顯就是不知道,外資群會不會為明天自營商的早知道買單,我想這有待觀察 。
宏碁是轉型股,享有比多年的獲利當眼光費,以目前的股價大概是5~7年的獲利當眼光費,華碩因為成長有疑慮所以獲利當眼光費的年數僅有1年半,去年上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比,宏碁的毛利率及營利率是零成長,如果外資群把宏碁解讀成一般的平穩股,不會再成長了,目前的股價也就偏高,自營商的如意算盤就打錯了。
目前我的策略應該是,如果這一波上漲到28.x~30,我應該會全數把宏碁出清,如果股價繼續維持在25~27,我想這也是正常的股價範圍,就繼續留著~~

而如果宏碁第二季的毛利率12%,營利率2%,本業獲利12億,若匯外回沖個2~3億,那稅後就會來到0.25~0.28元,這是最有可能的宏碁套路,也許毛利率,營利沒有這麼高,業外多賠一點,獲利來到0.2~0.25之間,此時因為毛利率,營利率回升,會激勵短線買盤,也許樂觀點的人會買到28.x元,但不是連續兩季的毛利率,營利率回升,加上貿易戰升溫,fed升息,不容易突破28~33的大量牢套區。如果第二季業外匯率還是賺2~3億,那本業的毛利率就不可能拉高,當上半年匯兌拉升到賺7~8億,那下半年就會回還去,有可能宏碁也會趁著領第三季佳世達,緯創,大聯大的2億股息去沖掉業外的損失,這讓第三季的獲利平穩一點,第二季的獲利就會有0.25,相對的第三季的獲利了不起也就是0.25~0.3元,這種獲利還是不足以衝過28~33大量最牢區。

Bob Dylan wrote:
終於等到了!我的媽...(恕刪)
目前散戶漸漸的發現貿易戰玩真的,法人們應該是會想趁這些重稅發酵前邊拉邊跑,這一波共計500億美金課25%的關稅,第三季應該會發酵,接下來的2000億美金25%應該也會實行,中國都反擊了,美國到現在還是還沒有佔到上風,中國每年向美國進口1700億美金,美國向中國進品5000億美金,目前雙方先拿出500億美金,中國剩1200億美金的籌碼,美國還有4500億美金的籌碼,所以川普2000億美金課25%一出手,中過就剩1200億美金能跟,這時美國才課到中國800億美金25%的關稅,既然美國一開始就要課500億的25%,而且也真的實行了,第三季的2000億美金課25%,大家也別太天真的以為僅是說說的,我認為美國會真的課2000億美金25%的機率非常非常的大,這時如果中國再用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再激怒川普再加碼另外的2000億25%,這時人民幣能貶到多少?中國還有什麼招?川普最終的目的就是縮小中美貿易逆差,沒有達到目的前是不會停手的,可能很多人覺得第三季的2000億美金25%不會課,美國僅是說說的,但我個人認為會課的機率非常的大,以中國這種個性一直在反制,我認為接下來的2000億美金的25%不會是最後的戰爭。
反正美國景氣好的很,財報很強勁,也禁得起這樣玩,我個人有一點想接下來一兩年就不觀察股市了,不然我擔心會在某一波看似好機會的標的騙進去,吐掉之前賺的獲利~~
國際股國際政經
反擊川普!中國宣布對16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25%關稅 8/23中午實施
鉅亨網編譯林信男 綜合外電報導2018/08/08 06:073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今 (8) 日晚間中國宣布,對價值 160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自北京時間 8 月 23 日中午 12 點 01 分起實施。
貿易戰不斷延燒,上週五,中國揚言,將對原產於美國、5207 個稅目,價值約 600 億美元商品,依 4 種稅率 (25%、20%、10%、5%),加徵關稅。
週二,美國再度出手,公布價值 16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清單,稅率為 25%,8 月 23 日起生效。
中國不甘示弱,週三晚間,商務部、財政部 (刊出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公告) 皆透過新聞稿宣布,對價值 160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自北京時間 8 月 23 日中午 12 點 01 分起實施。
新聞稿附件清單顯示,這 160 億美元美國進口商品,共有 333 個稅目,汽油、柴油、汽車、自行車、醫療儀器、金屬碎料等商品,都包括在內。
中國商務部以發言人名義,刊登聲明指出,「美方決定自 8 月 23 日起,對 160 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 25% 關稅,又一次將國內法淩駕於國際法之上,是十分無理的做法。」
聲明強調,「中方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決定對 160 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徵 25% 關稅,並與美方同步實施。」
在此之前,美國已從 7 月 6 日開始,對價值 34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除上述 500 億美元中國商品外,美國政府還計畫「加碼」,額外對 2000 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且稅率可能由原定的 10%,提高至 25%。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