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

鴻海的一點小看法

集團內的台籍幹部是否為正鴻海,簡單來說,從 badge 上面印的公司名稱與工號屬於哪個體系的就知道了.

舉個例子,其他 F 單位,badge上印的就與鴻海的 badge 印的公司名稱不同,工號也是不同體系的!當數年有一部份人自 F 轉到 i後,雖然薪資轉到鴻海法人,但是他們的 badge 並不會跟著改,工號也沒改,因此一看就知道是從其他單位轉入的.
反之,當原鴻海的人經過一些年後轉到其他單位也是一樣的,工號一看就知道他是來自哪個法人的
又,國碁早年併入鴻海集團後,當時加入集團的夥伴們的工號也是自成一格
這點,如果你還在集團內,找幾位不同工號/badge 的台籍幹部看一下就知道了

你提到鴻x錦,基本上在 i 擔任過課級以上的幹部應該知道的,還有一堆其他法人名稱,更別說是部級/處級畢業生了.都必須知道的.

基本上鴻海台籍畢業生的畢業證書校長都是郭台銘的,泛鴻海的一些子公司畢業生是哪位校長我就不知道了

你要說早在N年前開始鴻海就是控股公司了,這得看從哪一年與哪個層面來說.不過,個人欣賞你的見解


Fa1con wrote:
從以上的觀點可以猜...

鴻海全集團登錄銓敘員工為14萬人,母公司員工不過一兩萬人有人暱稱叫正鴻海
但大家badge都是藍白色,誰也分不清誰
我們在鴻海工作,多數人只知道自己是某次集團或某BG的員工,老闆是哪位副總裁
但幾乎不知道自己是替哪個子公司法人工作...
比如樓上諸位idpbg的畢業生們,你們是否知道自己工作的中國工廠叫做鴻富錦呢?
local hire的朋友是否曾注意過自己畢業證書上蓋章的負責人是朱換榮而不是郭台銘呢?

(恕刪)
MBUSA wrote:
國碁早年併入鴻海集團後,當時加入集團的夥伴們的工號也是自成一格
這點,如果你還在集團內,找幾位不同工號/badge 的台籍幹部看一下就知道了

離開很久了,沒有仔細研究過工號
但確實有印象不同的BG工號編碼方式不同,感謝溫馨提示
但廠牌有掛出子公司名稱的應該僅限台灣子公司
中國各大廠區廠牌只寫著富士康科技集團
子公司法人名稱並沒有揭露。
MBUSA wrote:
你提到鴻x錦,基本上在 i 擔任過課級以上的幹部應該知道的,還有一堆其他法人名稱,更別說是部級/處級畢業生了.都必須知道的.

呵呵,不用刻意打x啦。子公司名稱不是營業秘密,公司也是依法設立正正當當不會見不得人。
MBUSA wrote:
基本上鴻海台籍畢業生的畢業證書校長都是郭台銘的,泛鴻海的一些子公司畢業生是哪位校長我就不知道了
你要說早在N年前開始鴻海就是控股公司了,這得看從哪一年與哪個層面來說.不過,個人欣賞你的見解...

自然不是從草創時塑膠射出成型模具廠那個時期談
我的看法應該大約是CMMS搞垂直整合大肆併購那個時期開始集團化萌芽
跟一般常見企業併購案例不同,為了增加合併效益減少摩擦成本通常有一方會是消滅公司
但是鴻海就是跟人家不一樣,不管併國碁還是普立爾。
這些公司通通獨立存續而不消滅
同時不像其他企業擴張方式是設立分部。
鴻海偏好設立獨立法人,用控股過半以及交叉持股的方式掌握董事會。
如此幾十年的擴張操作下,關聯子公司達到上百家
也埋下鴻海財報難以閱讀的遠因
Kin Wu wrote:
5分雙手奉上, 再收下小弟右腳膝蓋.

樓主請別客氣,我也是瞎子摸象....

Kin Wu wrote:
小弟在深圳龍華廠13年, 2000年課長職進去, 一個月可以存10萬台幣薪水入銀行帳戶, 加上在大陸出差一天有400港元出差費和一個月好像有600/700元人民幣電話費補助, 三節和年終有獎金, 最後每年有股票, 股票一項比上述所有收入年總和還高很多.
....(恕刪)

現在的集團福利沒有以前好....
新幹班乃至於常駐台幹都是200元,短差未滿90天變成一天80元
很多短差只差幾天就可以改領200,馬上被老闆擋出差。
本來就是小錢了還在省,經常影響到的就是台幹的向心力和出差的意願
至於股票,對於如今進入鴻海的新鮮人恐怕也無法多想
鴻海選擇減資就是讓股本不要增加,不太可能繼續增發股票給員工來膨脹股本
我個人並不是對投資鴻海持反面看法,也認同郭董是一個用心經營的企業家
只是在擴張版圖的選擇上,他用了相對不透明,保護自己的方式去擴張。
外部投資人就會比較吃虧,因為"資訊劣勢"。
金融業在做融資的時候,會做一個KYC(know your customer)的查核流程
我認為投資也等於融資給企業,只是用股東的身分
更應該瞭解自己投資的公司,做好自己的KYC
鴻海股價會因為減資2成,除權息後反而造成股價過高。
反而除權息後,又是賣壓的開始。

或許還有個方法解套,就是改變股利政策。
建議現金配2元,並減資1.5成。這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但是只領到3.5元現金,可能許多股東不會滿意
但換算除權息後的價格,剛好適中


以上建議,請參考看看

jz chen wrote:
鴻海股價會因為減資2...(恕刪)

個人認為應該是配現金3元 減資2成
股東每股領回5元

Fa1con wrote:
從以上的觀點可以猜...(恕刪)


朱換榮還在啊?真佩服他.
cafm wrote:

個人 未持股 鴻海...(恕刪)
越來越靠近40了
看來會坐溜滑梯

愛apple wrote:
越來越靠近40了...(恕刪)

MBUSA wrote:
看來會坐溜滑梯...(恕刪)


慢慢等、等到老、等到死.....你把郭董當成什麼!
日前京東方才誇大海口指出未來全球面板業只剩下3家,儘管友達董座彭双浪指出,「這3家一定有友達」,但今日卸下群創董座的王志超卻沒有這麼樂觀

王志超深有所感地說,台灣面板已經走到瓶頸,再不跨出去,「今日日本面板廠處境就是明日的台灣面板廠寫照」,他並指出「差異化只能爭一時,讓你多活3年、5年,無法爭千秋」,「要活下來必須要跨出去,台灣面板已經沒有退路」。

業界整合未來將是趨勢,鴻海集團資源若不整合,未來經過幾波洗盤,「將會被中國面板廠逼退掉」。

只是鴻海集團旗下面板事業散落在不同國家(中國、日本、台灣,未來有美國)、不同語言、文化,加上每家都是獨立公司,如何顧及大家利益整合成一個面板事業,非常挑戰,也只能盡力做

======================

夏普兩座10.5代廠兩年後量產,會嚴重拖累鴻海集團的獲利,

郭董已經發現 鴻海在美國和 大陸重金投資的面板廠出現危機了,趕緊調派 群創的董事長去整合旗下各自獨立的面板事業. 超哥自認難度很高,只能盡量救救看.
  • 3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