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7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公股當然要排除,不然怎麼養肥貓
國銀13趴優存調降 3工會決進行罷工投票

[聯合新聞網]2018年6月22日 上午6:37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表示,公股銀行退休十三趴優存,確定七一與軍公教年改同步改革,分六年降至百分之六;由於台銀、土銀及輸銀工會對改革方案有意見,昨決議進行聯合罷工投票。

台銀工會表示,決議舉行罷工投票後,來自各方的壓力很大,因此工會不便說明罷工投票時間,以免遭資方反制。

外界推估最快下周就可能投票

財政部次長蘇建榮表示,有最大誠意與工會溝通,國銀行庫服務客戶、企業眾多,尤其台銀更肩負國家金流、國庫收支的重要角色,盼工會以大局為重,勿影響銀行業務進行。台銀主管也表示,罷工對金融業是兩敗俱傷,若投票最終的結果是決定罷工,仍會確保營業。

「我們有種被騙的感覺」,台銀工會理事長陳俊雄指出,退休十三趴優存早就被砍,二○○八年以後新進員工退休都沒有十三趴,只有四十八萬的優存額度;財政部一直說不影響現職員工,結果四十八萬的優存額度也受影響,讓各工會都很氣憤。

陳俊雄說,公教人員將改革省下來的錢挹注退撫基金,工會也希望比照,將調降十三趴省下來的錢,挹注到現職國營銀行員工的退休待遇。
看壽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大幅增持國外債券,減持國內債券;小幅增持台股。多是為了賺利差。

********[工商]

若以2012年4月來看,當時壽險業投資國內公債、國庫券等還有2兆4,859億元,占壽險資金的20.73%,但今年4月底壽險業已大幅減碼國內公債及國庫券,投資金額僅剩1兆4,756億元,占壽險資金僅剩6.49%,等於公債投資部位不僅沒有隨壽險資金成長增加投資,反而在6年內少了逾10兆元。

同時間,國外投資從2012年4月的4兆4,492億元,占比37.1%,到今年4月底已達15兆1,982億元,占壽險資金比率提高到66.83%,6年內增加10兆7,490億元,幾乎等於公債投資減少的金額,全數轉到國外投資。

壽險業責任準備金,也就是目前運用的資金近新台幣22.59兆元,其中外幣傳統保單大約只占16~17%,但現在準備金有66%以上都是外幣形式,等於壽險公司冒匯率風險,用來給付新台幣保單的保證利率及累積帳上獲利。

壽險業者強調,國內長年期公債利率就是1~2%多,根本無法符合壽險資金的需求,才被迫投資海外,國外固定收益商品有些投報率都在5~6%以上,避險後也還有3~4%以上,才能解決利差損問題,及提供現在保單的保證利率。

不過壽險業海外投資高占比,一部分是投資國際板債券,約有新台幣3兆元,另外有些則是銷售外幣保單,壽險業今年前4月加碼海外投資金額達新台幣7,919億元,4月單月增加最多,其中即不少是投資國際板,但4月立法院已通過保險法修正案,當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宣布國外投資加計國際板債券最高不逾資金的65%,在法規上路前若有壽險公司加大投資幅度,將採個案監理。

估計5月及6月國外投資速度可能會稍稍放緩,另外4月底壽險業投資台股市值為1.53兆元,比3月減少234億元,主要是台股4月大跌2.4%,扣除跌價,壽險業應還是有加碼台股100多億元。
開發金(2883)每股含息0.6元,
於107/7/12為除息交易日,現金股利8/10發放

金融股開始進入今年度的大戲。

除權息:富邦國泰明天除息。
股利入帳:六大壽險估超過800億元股利收入;而且各銀行自營機購也多增持股。
美元升值:大摩估Q3台幣可能貶至31.2元。
美國升息:持續發生中!
全球貿易戰:中長期影響宜觀察。
彰銀台新案宣判:個股影響。
金金併:等待中。
麥肯錫的報告是否中肯?不知這是有償還是無償的報告?

***********「中央社」

麥肯錫指出,公股銀行正面臨6大經營挑戰,包含:
*業務偏傳統導致競爭力不足、
*人力資源體系與人才缺口大、
*分行據點營運效率不彰、
*IT系統老舊導致數位資源匱乏、
*創新不足致客戶體驗不佳,
*以及組織文化保守致不利改革等。

麥肯錫進一步透過深度訪談與數據分析,診斷公股銀行管理現狀、並參考國外大型銀行成功轉型案例後,對公股銀行提出10大轉型策略。

*一是強化財富管理策略,透用過去累積的豐富客戶資源,作為發展財管業務的基礎,並打造具備高銷售動機和諮詢能力的理專團隊。
*其次是深耕企金客戶、增加產品多樣性;
*第三是加速實體分行轉型;
*四是強化風險控管與法令遵循;
*五是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經營模式;
*六是優化組織架構,建立跨業務單位的協作機制;
*七是建立具競爭力的人資體系,打造市場導向的薪酬機制。
*第八,麥肯錫表示,公股銀行過去資訊系統普遍老舊、效率不彰,影響業務發展競爭力。為因應數位化浪潮來襲,公股銀行迫切需要 進行IT系統現代化及全面升級,厚植數位化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第九,則是建設大數據分析及應用能力,並確保數據能結合業務具體方案,實現數據分析的商業價值。
*最後則是從上而下改變組織文化,才能有效完成轉型。

麥肯錫指出,依照過去經驗,若能成功推動銀行轉型,可提高15%的淨收入。若8大公股銀行能全面轉型成功,整體可創造每年新台幣215億元至429億元的淨收入。
昨天國泰金控補公佈2017年底的EV值。

(各方資訊)
**********
國泰金控昨(27)日公布2017年國泰人壽隱含價值(Embedded Value,EV)為新台幣9,440億元,較2016年8,560億元成長10%。以6月底國壽增資後股數57億股換算,2017年底國壽每股EV為164.8元,反映在國泰金控股數126億股,每股EV為75.1元,高過市價逾四成,顯示股價低估。

隱含價值是壽險公司將淨值、保單價值折現後的「類清算價值」,代表壽險公司若不再經營,此刻手上資產、保單價值;國外壽險股過去股價通常是其每股EV1.5~2倍,但國內壽險股價遠低於此水準,以國泰金市價約52.8元來看,僅每股EV75.1元七成左右。

********
富邦金控14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公布富邦人壽隱含價值(EV),以金控股數來看,2017年底每股EV已達51.2元,較前一年成長13%以上,超越富邦金本月到昨日的每股均價50.9元,代表富邦人壽對富邦金愈來愈具重要性。

***********
在淨值增加及新契約價值貢獻下,新光金控核心子公司新光人壽2017年底隱含價值(EV)為2,536億元、每股EV為43.7元,均較2016年底成長11%,顯示新壽甩開過往包袱、身價看漲。

換算金控每股EV則約24.9元。

********
台灣人壽2017年底隱含價值(EV),在新契約貢獻增加、公司獲利優於預期、投報率預估攀升等因素加持下,EV較2016年底大增405億元、30.3%至1,742億元,每股EV也攀抵54.5元,雙創史上新高。

**********
中國人壽公布106年度之隱含價值為2,447億元,較105年度之隱含價值2,221億元成長10.2%,以106年底發行股數37.86億股換算,每股隱含價值為64.6元。
匯損巨減,壽險業前五月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那六至十二月又會如何呢?

*****[經濟]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五月,壽險業稅前損益為447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743%,主要跟匯損因素,及壽險業賣股、債,實現利得等因素有關。

金管會資料顯示,今年前五月,全體保險業利是524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359%,主要是壽險業賺最多。

今年前五月,壽險業稅前損益有447億元、產險業有77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743%、26%。

去年上半年受匯率因素影響,壽險業獲利表現不佳,前四個月稅前損益還是「負的」,到了前五月,才轉為53億元。

今年匯損因素略為減少,再加上不少壽險業趁投資股市、債市有獲利高檔,趕快出脫實現獲利,使得今年前五月,壽險業獲利暴增七倍多。
聯邦銀股價是蠻合理的。

*******[自由]聯邦銀(2838)昨天公告6月合併稅前盈餘3.43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13元,累計1至6月稅前盈餘17.12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57元。聯邦銀6月底逾放比率為0.13%;呆帳覆蓋率為828.37%,持續維持良好資產品質。

聯邦銀行發言人涂洪茂表示,聯邦銀行業務成長、獲利表現穩定,近年來積極發展行動支付,是目前國銀中少數同時上線國際行動支付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三大國際行動支付的銀行,連帶持續提升聯邦銀行在行動支付趨勢下的市場佔有率。
訊快報※來源:財訊快報2018/07/02 15:570

日前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鼓勵「金金併」,現在傳出以南台灣為據點的京城銀 (2809) 有望併購安泰銀(2849),目前雙方已積極評估整併的可能性,而顧立雄主委也表示,雙方曾經到金管會報告過,不過雙方董事會尚未通過,但金管會態度樂觀其成。
受到併購消息激勵,安泰銀今日開盤股價即跳空漲停鎖死,不過併購細節尚未明朗之前,還是不要追高為宜。
  • 30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