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

台積電真有那麼好?

台股要越過1萬8千點,恐怕還是要電子/金融雙雙領軍,才能過關吧.
2330/2303的六月業績已公佈,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22趴/18趴,壽險金控雙雄六月也獲利超過百億,在在顯示兩大權值類股獲利大幅成長,由她們領軍非常恰當,也才具有號召力吧.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8F%B0%E7%A9%8D%E9%9B%BBq2%E6%AF%9B%E5%88%A9%E7%8E%8750-%E5%90%88%E4%B9%8E%E8%B2%A1%E6%B8%AC%E9%A0%90%E4%BC%B0-%E5%96%AE%E5%AD%A3%E6%AF%8F%E8%82%A1%E8%B3%BA5-18%E5%85%83-060459358.html

2330的法說已公布第二季業績與獲利,業績成長符合預期,但獲利低於預期,看來短線會有賣壓.
看來今年的EPS能夠有23元算不錯了(低標值區間).
GreenBoat

基本上符合財測沒什麼好擔心,第3季匯率27.9元很安全,基本面沒變

2021-07-15 21:05
GreenBoat

小失望是eps沒創新高,匯率良率影響,但也符合財測

2021-07-15 21:05
guest2000 wrote:
看來今年的EPS能夠有23元算不錯了


從今天的法說來看......我沒那麼樂觀.....
Q3 營收比Q2多11%左右, 營業毛利與淨利跟 Q2預估一樣.......直接算11%也就5.75元左右
Q4 直接再多個11%吧.....EPS 6.3左右
全年頂多22.7左右......(而且我覺得Q4真的會到6.3嗎?)
況且台積電自己都說, 長期毛利率只估在50%而已
GreenBoat

預期5奈米在量產7~8個季度後將達到公司平均毛利率。以長期來看台積電將以毛利率50%為目標。5奈米量產為2020/3季,毛利率50%是低標,會倒吃甘蔗。

2021-07-15 20:08
GreenBoat

匯率是影響毛利率的重要因素,第2季以匯率28.4預測但實際為28.0。第3季以27.9預測很安全,預計147.5億美元季營收,將季增11%。平均1372億台幣/月,旺季簡單啦。

2021-07-15 20:44
jhlien wrote:
從今天的法說來看.....(恕刪)


兄弟,eps 不是直接用x1.1去算的,是營收x預估稅後純益率才是
jhlien

我要說的是......用最樂觀的1.1倍去算今年EPS都不會達到23元......個人覺得今年季EPS應該看不到6元, 全年可能在22元附近

2021-07-16 8:31
guest2000 wrote:
2330的法說已公布第二季業績與獲利,業績成長符合預期,但獲利低於預期,看來短線會有賣壓.
看來今年的EPS能夠有23元算不錯了(低標值區間).


昨晚TSM美股ADR大跌超過5趴,今天台股2330不僅會有賣壓,可能還將是大賣壓,跌個3趴不足為奇吧.
法說看來有修正半導體供不應求的時間長度,只到明年底?不再是2023年了.
所有好消息,,或者壞消息,,,

最重要是股價所在位置


TSMC今年明年EPS都會在22-24上下,,,,六百塊本益比超過25

EPS成長,,每季配2.75...明顯大幅成長機會不大,,,,,

應該觀察的反而是全球股市會不會因為未來升息,,,進行修正,,,

550-600不是很好買點...除非你要抱五年甚至十年
lsw24444

現在台機電很容易會受到大盤影響 大盤漲沒他的份 大盤在殺有他的份....

2021-07-17 3:28
guest2000 wrote:
台積電真有那麼好?


公司很好, 世界第一

股票不好

因為股票所表徵的事物>>公司本身

隨時都可發現比2330好的股票
"November Rain"
guest2000
guest2000 樓主

股價高本身就是利空,即使再好的獲利,也將有較低價的好個股可選擇

2021-07-16 10:10
lsw24444

以前本益比都在15~20左右 現在高達28 早被高估了 或者說 已經提前部屬到好幾年以後的獲利 所以這段時間再去買 也只是肥羊了

2021-07-17 3:27
guest2000 wrote:
昨晚TSM美股ADR(恕刪)


昨天在完整半知半解下聽完分析師對台積電的提問與回答後, 我就大概預測會跌了.......
在我聽來的感覺, 台積電被迫無奈的做了許多不利己的事情
1. 車用晶片短缺, 台積電Y2021年到年底前會多生產60%的MCU........大家都知道車用晶片是利潤最低的IC
2. 因為客戶需求, 台積電目前還是依計畫在南京擴產28奈米, 現有2.5萬片, 預計Y2023要多4萬片28奈米出來.....要買新機台, 但是28奈米又是低利潤IC
3. 日本的封裝材料RD Fab有超過20家企業參與, 但是為了服務日本客戶, 開始評估在日本設立成熟製程晶圓廠....雖然還沒確定, 但感覺就是為了日本要求而去蓋廠
4. 有分析師提到3D封裝利潤較低, 台積電說會利用製程改善把封裝利潤盡量拉到wafer的水準,整體台積電長期利潤會維持在50%
5. 美國廠成本較高且量產5奈米, 分析師問台積電會在美國蓋3D封裝廠嗎? 台積電回答是.....其他企業也不一定會在wafer fab旁蓋封裝廠, 現在物流是全世界動的..........以後是美國wafer生產完, 運回亞洲封裝測試後再出貨? 美國廠做5奈米的目的與成本???
6. 被問到5奈米等生產愈多, 利潤越低的問題.......台積電說, 客戶也是要有合理利潤的!(哇~~~難道不能先保持台積電的利潤?不漲價做心酸的?)

基本上我感覺台積電已經有些無法自主去被迫做一些事情了....唉~~~
每年每季還是會持續獲利上漲......但是不會很快速了
guest2000
guest2000 樓主

台積電就近服務客戶並非不好,若能得到當地政府的補貼,也可以沖抵因成本的上升而減少的利潤吧.

2021-07-16 10:15
lsw24444

台灣還有政治因素 這點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2021-07-26 12:36
jhlien wrote:
台積電就近服務客戶並非不好,若能得到當地政府的補貼,也可以沖抵因成本的上升而減少的利潤吧.


我不如此認為......一個國家可以發展出超水準的產業, 是該國家有那些特殊的條件來達成的
美國有好的IPO制度讓員工可以快速致富+高薪水, 吸引天才去美國設計IC, 且IC利潤很高.....完成一個 IC作品後就幾乎是copy量產了, 高額獲利去支撐員工高額年薪

台灣有超高比例的大學/碩士/博士生來支持半導體製程的研發與生產的解決問題.......但IC/wafer是需要一片一片生產出來的, 台積電可以給的起相對高薪來吸引幾乎是台灣本島自己產出的所有前10%的人來替台積電服務, 但是總年薪還是比不上美國的薪水

鴻海為何從台灣往大陸設廠? 因為需要大量低廉人力去組裝等等......這種薪水台灣找不到人

反觀為何Intel可以在美國持續設廠?人家有自己的產品可以賣高價, 等於是把IC設計+台積電代工成本全部自己賺, 當然Intel可以持續在美國設廠? 台積電呢?沒有獲利最高的自己的產品, 只有人事等等比台灣高的成本......如何維持跟台灣一樣的利潤?
jhlien wrote:
我不如此認為......一個國家可以發展出超水準的產業, 是該國家有那些特殊的條件來達成的
美國有好的IPO制度讓員工可以快速致富+高薪水, 吸引天才去美國設計IC, 且IC利潤很高.....完成一個 IC作品後就幾乎是copy量產了, 高額獲利去支撐員工高額年薪

台灣有超高比例的大學/碩士/博士生來支持半導體製程的研發與生產的解決問題.......但IC/wafer是需要一片一片生產出來的, 台積電可以給的起相對高薪來吸引幾乎是台灣本島自己產出的所有前10%的人來替台積電服務, 但是總年薪還是比不上美國的薪水

鴻海為何從台灣往大陸設廠? 因為需要大量低廉人力去組裝等等......這種薪水台灣找不到人

反觀為何Intel可以在美國持續設廠?人家有自己的產品可以賣高價, 等於是把IC設計+台積電代工成本全部自己賺, 當然Intel可以持續在美國設廠? 台積電呢?沒有獲利最高的自己的產品, 只有人事等等比台灣高的成本......如何維持跟台灣一樣的利潤?


還有風險分散的考量,企業總是要有風險考量,尤其大企業,Intel不只在母國,印象中她也有在以色列/愛爾蘭設廠.
台積電跑到美國/日本設廠也是分散風險之一,當然,也有就近服務客戶的功能,也許,還有招募不同國度的人才增加企業的多面向思考邏輯,互相腦力激盪的考量,這些考慮也有助台積電的未來發展.
只要製程技術/良率持續領先競爭者,台積電仍將是第半導體晶圓的一把手.
  • 15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