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samuel92 wrote:真的跟仁寶股價邁進...(恕刪) 是仁寶快贏了.....緯創我在5月,價位23.35就小賠0.15出場(原本賺20幾萬)愛賭心態讓我完全沒嚐到甜頭為什麼放棄呢?因為本業根本就沒什麼賺錢.....太多口號和自行換材料事件,讓我覺得誠信不是很好也是撐了一陣子就決定放棄放如今看到股價這這樣.....真的為大家感到無奈!!錢真的很難賺
變國際事件了,有沒有這麼誇張哈哈台股為何大跌逾200點? 來自彭博一則報導的殺傷力2018-10-05 13:14經濟日報 記者劉忠勇╱即時報導台股和香港科技股因彭博一篇報導,引發投資人對大陸製電子零件和產品的疑慮,台股受聯想帶領香港科技股下殺所拖累,開低後拉大跌幅,臨收盤大跌逾222點。●台股今天真正的利空是什麼?除美債殖利率上升,吸引外資出走之外,今天立即利空首推彭博報導亞馬遜、蘋果等近30家企業系統遭到中國滲透。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副總統潘斯昨天在一場演講上從經濟、貿易、外交各面對中國毫不留情的抨擊,他還提醒美國企業勿被中國利用成為以商逼政的工具。如此看來,美中貿易戰可能演變為一場企業忠誠度試驗。●投資人在擔心什麼?CGS-CIMB證券香港分析師Ray KW Kwok表示,股價暴跌顯然是由於彭博的報導,此報導一出,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可能被視為不安全,因此科技股全面下跌。全球半導體股受智慧手機銷售遲滯影響,今年以來壓力已不小,此利空又給了投資人賣出的籍口。穩懋大跌9.8%,華新科重挫9.4%,瑞昱半導體跌6.7%。半導體龍頭台積電也跌1.9%。●聯想為什麼躺著也中槍?聯想暴跌17.6%,盤中一度狂跌22.6%。eFusion Capital分析師 Dennis Guan說:「被駭的報導跟聯想無關,但因為聯想賣個人電腦和伺服器,投資人可能心理上受到影響。目前實在很難預測情況會如何發展。」聯想如此不堪一擊,因為北美占該公司營收30%,75%營收來自中國以外地區,2005年靠收購IBM的PC事業來擴大版圖。●聯想既如此,台灣供應商在劫難逃?摩根大通落井下石,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彭博報導雖沒有直接涉及聯想,但不難預期美國短期內會減少伺服器的進口。小摩因此建議做空聯想股票6個月,也考慮做空緯創、緯穎科技、廣達、英業達。摩根大通指出,緯創有20%的企業伺服器業務來自美超微電腦股份有限公司(Super Micro Computers),美超微正是被彭博報導點名供應鏈廠商所用被點名遭滲透的伺服器電腦生產商。美超微昨天在美國股價狂跌41.1%。緯創今天股價也大跌4.1%。
錢有四支腳 wrote:為什麼放棄呢?因為本業根本就沒什麼賺錢.....太多口號和自行換材料事件,讓我覺得誠信不是很好 從年初就一直觀察到現在一堆媒體狂放好消息...雖官方一直否認事後證明也都是空包彈但這種操作...擺明要坑殺散戶
2018/10/05 08:48 時報資訊【時報-台北電】緯創 (3231) 昨日宣布股價表現不如預期,無法在10月10日前完成資金募集而決定撤銷現增發行GDR案。雖然緯創表示,既定的資本支出計畫不會受到現增撤銷影響,但業界人士也表示,緯創iPhone代工生意「被邊緣化」,恐怕不是光靠蓋新廠、擴增產能所能解決。 緯創在今年4月宣布辦理現金增資發行GDR案,預計發行普通股2.08億至2.6億股,以當時每股價格暫訂為28元計,募資總金額最高達72.8億元。由於緯創先前在印度增建新廠、採購生產設備的動作不斷,外界多認為,緯創是為了承接更多的蘋果訂單,才有如此積極的擴廠計畫與資金需求。 可是,緯創因為良率過低而導致「防水門」事件後,蘋果將由緯創代工的iPhone 8 Plus、i6 Plus與iPhone SE共200多萬支,轉至鴻海生產,不僅打亂第二季營收步調,緯創股價亦由3月的高點28.3元一路下跌至昨日收盤價19.5元,距離28元的現增價格越來越遠,另外,鴻海今年對代工價格的態度轉趨積極,讓去年下半年率先對蘋果大幅調降代工價格才爭取到i8 Plus訂單的緯創跟不下去,都是今年新款iPhone代工訂單差點沒有緯創的份的原因之一。 隨著緯創在iPhone代工訂單的「被邊緣化」、股價又一直沒起色,緯創昨日宣布,近來國內外政經情勢變化較劇,股價表現未如預期,無法於今年10月10日內完成資金募集資金,因此向金管會申請撤銷現金增資發行GDR案,緯創並表示,既定的資本支出計畫不會受到現增撤件影響。 然而,業界人士表示,蘋果年銷量已經觸頂,今、明年甚至是後年的iPhone出貨會持續欠缺成長動能,將導致代工廠的競爭更加劇,而新iPhone熱銷期壓縮至4個月以內,只有在量產後最短時間內達到高良率、高產出的代工廠,才有獲利與勝出的機會,這些都不是緯創的強項,殘酷的現實恐怕不是光靠維持既定的資本支出計畫可以救得了
然而,業界人士表示,蘋果年銷量已經觸頂,今、明年甚至是後年的iPhone出貨會持續欠缺成長動能,將導致代工廠的競爭更加劇,而新iPhone熱銷期壓縮至4個月以內,只有在量產後最短時間內達到高良率、高產出的代工廠,才有獲利與勝出的機會,這些都不是緯創的強項,殘酷的現實恐怕不是光靠維持既定的資本支出計畫可以救得了=================================================如果 鴻海都不能買了.........我不相信 緯創可以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