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

(投資人平均報酬率)你有沒有贏大盤?

如果有在2022年末 或2023年 買進 NVDA,
現在股價市值已經成長 7 ~ 8倍多
(若沒拆分股價),
大贏美股大盤 ^^
旅行的意義 在 . . .

沒錯,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大家都如此 ; 沒有要推薦NVDA這個標的的意思喔, 且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亦如是.

2025-07-02 21:26
p33mcv

不是說什麼股票會漲7倍。是說你看一個東西一直漲的時候你會不會去追。0050以前也6%而已啊。現在十幾趴每個人都變信仰者。

2025-07-12 10:04
17F wrote:

a14927
你繳稅都是我年薪的2-3倍……



今年報稅我在國稅局去年的總收入超過2000 WNT元
努力的壓低自己的國內所得稅率在 20%
去年努力捐了200W NT元[也只能報銷了80 WNT元]
結果今年還要繳交約莫300 WNT元的稅金
心中在想
那些 2000 W收入以上的還有兩戶可以甚麼稅金都不用交
還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就算捐款好像也是捐給政府單位 也才能全額抵繳
其實
新聞只說捐贈給慈善團體可以抵稅
可是
人家也是真金白銀的拿自己的錢捐出去後
沒有繳稅
但是人家也有把白花花的鈔票回饋給社會國家
這有甚麼好說的

只是一個是直接捐給一些需要的單位[也是真金白銀捐出去的]
另外一個是被國家徵稅[同樣也是真金白銀的被扣稅]

雖然看似沒有繳稅
其實也是把錢拿出去給許多需要的社會團體

把錢給國家浪費
還不如把錢捐給自己認為需要的政府機關 [沒有上限,也是錢入國家]或是團體
或是弱勢團體[有上限,多的都無法報稅,我去年捐給單一個弱勢團體200 WNT元
國家也只認列了80 WNT元。剩下的120 W NT元純粹是功德無量]


這中間
有甚麼不同嗎?

捐出去的錢 難道不是錢嗎?
國家都認列可以抵稅認列
只能說 厲害
但是錢還是從該戶的帳戶中流出 進到整個社會國家去循環
真金白銀從該戶帳戶捐給社會國家 這
有甚麼可以說不公平?
ailaug2 wrote:
2024 倒數一個月...(恕刪)



2025/6/30 結算資產淨值大約成長 5.95%,應該是沒贏大盤

上半年持股沒多也沒少
投資指數稍微贏大盤一點

然後
集中持股的股利
投資台股基金
希望主動管理基金多元投資這裡
能夠大勝大盤
Fb 中國墨家 我們中國商人 優先守護台灣的言論自由
17F wrote:
把錢給國家浪費
還不如把錢捐給自己認為需要的政府機關 [沒有上限,也是錢入國家]或是團體
或是弱勢團體[有上限,多的都無法報稅,我去年捐給單一個弱勢團體200 WNT元
國家也只認列了80 WNT元。剩下的120 W NT元純粹是功德無量]

這捐款中間的門道很多,假捐款,真逃稅的手段很多。
當年捐地還很流行時,我聽過專門做這個的一個代書,
一年就賺了兩千多萬。
那是大概2002年左右的樣子。
光一個代書就賺這麼多了,你說那些人捐了多少錢,省了多少稅?
省的稅總不會少於兩千萬吧?

根據財政部對捐地節稅案件所作的統計,91年捐地節稅讓國庫少了約
200億元所得稅,92年初步估計全國綜合所得稅收約有470億元的短徵
數,其中捐地節稅是造成綜所稅短徵的最大原因,抵稅總額應會超過
250億元 。捐地節稅案件逐年增多,快速侵蝕國庫稅收,以致財政部
斷然決定必須採取因應措施,遏阻捐地節稅案件。
基於以上理由,財政部遂於92年6月3日臺財稅字第0920452464號函令
規定93年1月1日起個人捐贈土地以取得成本申報列舉扣除金額,欲藉
由縮小節稅利益空間,以實質課稅方式減少捐地案件。該解釋令完整
內容如下:
。。。。。略。。。。。。。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這捐款中間的門道很多...(恕刪)

好久沒上來了,一來就看到拍照兄的留言
怎麼有辦法遇到這些奇人軼事阿
這應該是91年聽到的,這時候國稅局已經在阻擋這些奇怪事情發生了
故事起由
所得稅有兩種 一種是個人綜合所得稅,一種是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不管是哪一種, 對於捐贈都有抵稅效果
不過對於私人單位的捐贈有嚴格規定,對於國防、勞軍以及各級政府的捐贈卻是沒有上限,很多人就把腦筋動到對政府這裡來。
捐錢給國防??捐多少 抵稅多少 沒啥大意義
捐給鄉公所 100個骨灰罈 一個報價6萬 捐贈金額600萬
公所開張收據 明年就可以拿去抵稅
成本一個2000 淨賺580萬
有人會去查帳嗎?當然有 不過那個年代很快就被換職務了

上面還是小咖的
另一個是道路用地,你家的土地所有權狀、地籍圖拿出來搭配看,一堆人的土地被分割成巷弄或是馬路中的道路,這塊土地能賣嗎? 當然沒人會買
政府把你畫成公共設施保留地,會給錢徵收嗎? 當然是沒錢
不過你可以捐給政府,政府同意以公告土地現值收購,這價錢通常不高 遠低於市價
或是遺產稅裡也規定,可以用土地抵繳
這些資訊不是很多人懂
就有一個人跑去跟他們講,與其等政府遙遙無期的徵收,不如賣給我
價錢就是公告土地現值的10%
嫌低,那就放著
起初 也不知道這人買這堆沒用的土地要幹嗎?

後來才知道這人 收購了道路用地3萬多坪,換算大約是10萬平方公尺
一平方公尺賺2000元就好,就是2億元
這應該是民國90年的事情,91年就嚴格審查,92年就著手修法
後來還通過所得稅最低稅負制,一起擋下這些怪現象
此時的財政部長叫做 林全 要給他一點掌聲 要加稅真不容易
我就是愛拍照

說實話,就是認識的人,不是什麼聽說的。數字也不是亂說的。都是真的。

2025-07-12 16:36
三子父

我是做生意比較會接觸這些奇怪的人,聽聞奇怪的故事。我講的就是解釋過程以及內容讓看官們清楚。

2025-07-15 18:54
三子父 wrote:
好久沒上來了,一來就...(恕刪)


這些都是歷史
已經成為過去了
這種管道 早就被立法給堵住了
現在
現在
現在
真的還有這種不公義的管道嗎?
有嗎·?
拿明朝的尚方寶劍 斬清朝的官
這種舉例不合宜
那些都是歷史
現在已經成為過去了

至少我去年實際捐款200萬NT 元
實際今年只能扣抵80萬NT元
剩下的120萬NT元
都是功德無量啦

想要靠捐款 逃漏稅 現在大概很困難了
因為法律很嚴格 早已經把一些可能的漏洞都堵起來了

我寧願相信那些不用繳所得稅的大戶
實際上
真金白銀的從自己的帳戶裡面拿錢回流社會國家更多更多
看這張圖就知道
媽媽咪呀
我甚麼都沒做
我真的甚麼都沒有做
資產繼續往上噴了


有啦
我承認啦
我每天上網LDS
這算是我唯一的作為吧?

17F wrote:
真的還有這種不公義的管道嗎?有嗎·?

應該還是很多吧?
最簡單的應該是各種慈善/文教基金會。
其實這也不算是太不公義,至少有些規矩。
但是真的要搞,並不難。
文教慈善基金會可不可以辦學?
當然可以。
辦個幼稚園,一樣可以收錢賺錢,安插親子後代領乾薪。當然薪水要繳稅,但是幼稚園福利辦好一點,有公務車,搞個員工宿舍也沒啥困難的。

辦幼稚園其實還算好的。
基金會有資產,也能炒股(美其名資產管理),其實做什麼都可以,想幹嘛就幹嘛。不然你覺得蓋廟的怎麼那麼多?

其實我上一篇時就在想要不要講這個了,本來是想說算了,所以才講一個古代的實際例子。

但是沒辦法,唉,我現在發現,其實我這個人就是既邪惡又憤世嫉俗。
我就是愛拍照

其實基金會是不能用一等親的人當董事的,不過誰說你一定要當基金的創辦人呢?反之亦然,你當創辦人,董事不是自己人,但也可以是某海外公司的代表人,代表人隨便找人頭,領你一個禮拜開會的薪水,什麼命令達不到?

2025-07-13 0:38
三子父

這年紀了憤世嫉俗很正常,就怕當小偷身手不靈敏,當老師學問不好,當強盜頭子,不會分配工作,所幸我們都很成功的做好該扮演的腳色,然後就繼續坐看夕陽評論時事,泡茶聊過去。

2025-07-15 19:10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應該還是很多吧?最簡...(恕刪)


小弟太單純啦
小弟前年捐款80萬NT元
去年捐款200萬NT元
當然知道最高只能扣抵80萬NT元
但是就是純粹想要幫助一些弱勢團體而已
當然能扣稅最好
沒辦法扣稅
真的就只是心甘情願的捐獻喔
心想
別人也如同小弟一般的想法而已
捐款回饋給社會的想法
應該也有不少就是單純這樣想而已的人吧
我就是愛拍照

其實會搞那些方法的人,都是錢還沒賺夠的人,天生個性就是掉到錢眼子裡了。真的第一代有錢的人,沒有誰是靠花錢享樂起家的,自然都很懂得把一分錢當一元錢用,最後到了鉅富階段,發現錢本來就花不完,自然不會這樣搞

2025-07-13 0:41
我就是愛拍照

錢賺再多,能花在自己身上的,還是極小部份,能吃喝多少?住多少?有錢了,你還需要整天跟別人喝酒社交嗎?躲人都來不及了。所以最後自然都是要花在社會上的慈善事業的。那些逃稅方法,都是還沒看開的人在用的。

2025-07-13 0:46
  • 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