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富邦金年賺500億元以上,要輕鬆投資其他家民營金控10%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不過是有無有意義的目標?光領配股息可能還不如自己的投資績效。兩家老闆本身持股約在30%,其他家要惡意併還真困難。
中信金年獲利雖也可以號稱400億元,但家族持股比率就遠不如雙雄,較易被侵犯,但10%要拿出500億,可能外資較有實力與意願。
玉山金獲利近200億,是中型金控的模範生。可為缺銀行者的選擇。
元大金也是獲利200億元。是缺證券的好標的。市值是較玉山金低些。
新光金也是獲利200億級的,壽險為主,其他極弱。說實在的是與人合併的好標的。「自家人」台新金自然是最佳伴侶,業務互補性強;連高薪的經營團隊也可省掉壹半?!所有管理面上「人」的問題都會不存在了。
台新金是獲利150億級的公司,銀行為主而已;各方面都比玉山差些,與人合併是最好方式。
開發金是獲利百億的公司,市值高些;合併中壽後變得美麗些,但仍免不了列入是個較易合併的金控之壹。
永豐金整理中;國票、日盛均相對小的單功能金控,要合併是簡單,但有心人有嗎?
公司自己能發展出保險、銀行、證券及票券等單位是成本最低的,說實在去併他家絕對是成本相對高,且風險相對大。經過20/30年的台灣金控,可知能自行發展的公司少,目前單功能的金控仍有半數。
台灣年賺300億元以上的金控就好幾家,上市公司光台積電股利就2000億元,台灣金控減半是合理數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