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還滿同意A大的觀點跟順序問題,但是Priority 就是人生最難的問題,排的好一切都順,要找到類似甚至相同價值觀的人很難啊,房子,結婚,生小孩都會讓人一下子就吃"歸零膏",記得之前在書店有看到一本教人理財的書,表面是教人買美股ETF,但是核心是夫妻兩人願意一起延遲消費省掉不必要開銷來提早累積本金達成複利效果,最後能在40歲前財富自由。

但我只能說現實狀況是,知易行難,一想到每次有重大開銷時,我岳母只會跟我說過了201x年的x月x日x分x秒後,人生就不會有第二個201x年的x月x日x分x秒,所以……你們知道的!
Acer_kewei wrote:


你閱讀文章的能力...(恕刪)



這兩天討論五子登科的話題非常熱絡,A大之前也曾經在板上大談人生哲學⋯⋯人生不是只有投資、不是只有股票而已⋯⋯在我看來,討論人生的話題非常的有意義。
      人生短短不過7、80年,一般所求的五子登科~無論各人如何選擇取捨、或順序是什麼,其過程或結果,都是各個由自己去經歷與承受,只要不後悔就好。大家有緣在網路世界交換意見,也是挺好。


**********************************
以下是對版主或版友發表的高論的一些感觸:


Acer_kewei wrote:「⋯⋯生小孩,養小孩的確是人生中一項的經驗,但是是絕對必要的嗎?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論,有的小孩很乖會在你生病時顧照你,但有的是不會管你死活的,當你老了後生病,有一種職業叫專業看護,如果你叔叔有一點家產,其實不需要姪子們來照顧的。」


回應A大:您說得對!我也已經被我家小孩洗腦成功,認同「結婚、生小孩都不是人生的必要、唯一的選項」。
但是近來當我在加護病房裡為高堂老母簽「超音波檢查同意書」⋯⋯「拒絕插管等等侵入式急救同意書」,這🉑️就不是專業看護可以代勞。


**************************************
Mipiace wrote:

「妻子  孩子  是最值得的投資
投資妻子,眼光對了,成本很低,獲利豐富⋯⋯」


回應Mipiace大:個人不會用「投資」這兩個字眼,去看待與配偶,還有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
對我來說,老公老婆是牽手一生的伴侶、生養孩子是盡一個義務,這裡面牽扯太多的情與義是無法量化的。


您說得對極了!選擇妻子「眼光對了」非常重要,萬一不幸所擇非人,有木有看過網路上的傳文「嫁錯老公   毀你一生;娶錯老婆   毀你三代」?好恐怖呀!






      
找老婆這件事,其實是要很認真的
很不幸,科技越發達,找老婆的意願降低了,這個是生活上的一個危機,應該是要有危機感才好。
以前唸大學,每一個周末都可以去跳舞找老婆的,現在好像都沒有了,男生女生關起門來玩手遊,這好慘。

既然一個人知道要存錢累積資本,那為何不找一個有共同遠景的人來一起累積。
你把找老婆當成找合夥人來看,那自然老婆的順位就可以拉到最前面。
你要做的事是努力找,除了唸書,你可以把一半心力花在找老婆,因為值得這麼作。
结婚這件事,是可以累積財富,而不是消費。
結婚照可以不拍,蜜月旅行可以省一點。請客找一個適當的飯店。
雙方父母的贊助,紅紅包收一收,扣除開銷,如果還有結餘,恭喜你,這個理財就非常成功。

兩個人的薪水,共同生活的費用,怎麼算,都是有個合夥人累積快。第二個理財計劃又成功了。

生第一個小孩,前面三年,一個月要25000-35000的支出,還要很多時間去料理。
三年後到國小前 18000-25000 每個月
小學國中9年 10000-20000應該夠了。
高中也可以不用很花錢。
大學如果住家里,也不用花太多錢。
整個過程下來,最吃力就最前面三年而已。
如果夫妻同心,其實整個過程都可以一直累積財富。
理財可以一直持續不斷。

比較大的問題是第二個小孩。

我會比較建議這種過程是這樣比較合乎生活。
一開始就主力先理財累積財富其實是很危險的。
因為一開始理財就賺錢的會是少數。
我理財經驗算是正常有些心得的,求教於我的不在少數。
但不難發現10個人中能找到2個人有同樣能力理財就參不多極限了。

樓主的過程有其背景,但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這麼做。


樓上雅珺對我的回應是笑話,我既然把老婆小孩看得那麼重要,就不難理解人性面生活面是重要考慮了,談得實際一點,感覺是物化,但實質面是負責任。
會用投資來比譽,因為這是理財版,樓主也是用投資的角度來說明看法作法。

雅珺 wrote:
回應A大:您說得對!我也已經被我家小孩洗腦成功,認同「結婚、生小孩都不是人生的必要、唯一的選項」。
但是近來當我在加護病房裡為高堂老母簽「超音波檢查同意書」⋯⋯「拒絕插管等等侵入式急救同意書」,這🉑️就不是專業看護可以代勞。

有句成語叫「徒法不足以自行」,錢也是一樣。光有錢,沒人指揮,再多錢也沒用。
看護再專業,他也是個人,是人就會偷懶。
一開始很盡責每天都推到公園去散步繞了好幾圈,慢慢地明明是去公園散步,結果是推到了公園,就把你放在大太陽底下,自己去約會聊天去了。
最後久了,如果都沒人管的結果就是把你家當他家,你變小狗,他變主人了。
所以我預備了那麼多錢,也就是不想給小孩們太多麻煩,最後的日子想有個人幫我們兩老看管一下生活品質而已。
qena wrote:

對了,經C大的提...(恕刪)

即 時 行 樂 ,論 子 子 子 講 一 堆 ? 假 日 新 埔 鄉 間 小 吃 也 是 一 餐 ,隨 心 所 欲,人 生 有 狠 難 嗎 ? 兒 說 ... 吃 的 飽 就 好 





cafm wrote:
假 日 新 埔 鄉 間 小 吃 也 是 一 餐 ,隨 心 所 欲,人 生 有 狠 難 嗎 ? 兒 說 ... 吃 的 飽 就 好

台灣的嫩薑真是一絕,國外吃不到,大陸沒去過,不知道有沒有。
我先回覆 一些網友的看法,

1. 其實我叔叔是有資產的,但是就是因為他有資產,我才發現原來錢沒辦法完全買到完整的照料( 我們不用 看護叔叔,因為他有錢請人)。。。。 有經歷過的人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看護會有中斷期, 要有人去篩選看護( 有的看護很像流浪漢, 懷疑是臨時去找街友來的, 你看了會嚇一跳),還要有人去盯看護, 要有人定期去看 病人的身體狀況,因為這些看護做不了。需要有人去跟 院方溝通,了解整個治療流程 ,所以其實你還是需要親友的協助。。。 我叔叔後來把 很有價值的房產,田產全部贈與給我們了。。。。 我就在想為什麼我們要到最後才在 享受 家庭的溫馨呢,為什麼一開始我叔叔不跟我們多親近呢, 他到最後才放開心胸 ,在病榻前跟我們聊天,比他過去幾十年聊的還多。。。。 我想他會不會後悔他的人生曾經是一片空白,沒有跟任何人建立關係( 我叔叔以前的看法就是,有錢就可請人照料他,卻沒有想到完全不是那一回事)。


2、 另外關於我朋友兩千萬資產, 我把他們的房子算進來( 一間房子現值大約5000000 租金15000而且很多人搶著要另外一間房子原價一坪170000,50坪,屋主以一坪90000 賣給他們(因為屋況差, 有錢人不買,我朋友很會DIY, 所以這些問題他都可以解決 ,房子家具都是自己跟小孩一起做的),現在已經漲到一坪250000。 然後最近太太的長輩過世。留下一些土地, 所以估了一下資產,應該有2000萬。。。。 當然不是現金流,兩夫婦很會DIY( 最近廚櫃更新,全部只花8000元,從淘寶買來板子,其他都全家動手做),種菜( 頂樓的花園是管委會請他太太在整理,也種了不少菜),有才能,又懂得勤儉 刻苦( 先生在台北讀研究所時,沒有錢,是住在學校的樓梯間), 當然沒辦法40歲退休,反正他本來就喜歡自己的工作,就算沒2000萬現金流,相信 他們也有辦法生活下去, 別人出國1個月學語言要200000,他們就是有能力可以找到免費寄宿家庭,一個月只要花 50000台幣學費外加 機票) 。。。。 簡單說,這就是A大講的資產配 置方法,你把你的資金分成幾十份,然後買慢慢買股票的觀念。你不要急著 40歲退休,或者是40歲要有上千萬的時候,把錢做一個平均的分配 ,很可能到你過世的時候,你剩下的資金可能只有四五百萬, 但是在整個過程中你也享受到了 20000000的樂趣。 會計裡面有現金流,你可以把20000000全部換成現金流,而事實上 你在過世的時候可能還剩下幾百萬現金。你也可以把20000000分配成現金,資產,account receivable ,孩子在某方面也是你的資產

3. 不過我同意單身的話,很多 其實是不需要的 ,就看個人價值觀。 但是不要到老只剩下錢的做法就是,要跟人建立關係。。。 我看了很多富人,我發現他們之所以成為富人, 往往是好幾代的累積。。。。 不管是fb微軟的創辦人,他們 家庭本身其實就是有錢人了, 財富累積到一個爆發點, 子孫才能抓住 影響世界潮流的機會,而我看到比較貧困的人,往往是因為祖先沒有留下財產,所以 難以翻身

4. 很多人說小孩子未來也不見得會養你 ,我覺得以我們一般正常人,只要有感情,孩子不會棄父母於不顧 。但是如果你有準備好金錢,請看護,給孩子足夠的錢,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他們在照料你的過程,精神壓力會少很多

5. 我也跟我孩子說 , 不要在影響生活品質的狀況下 ,購買房子,免得壓縮你的生活品質。。。 台灣的房價 再沒有合理化的情況下, 我個人覺得可以擺最後。 以台灣現在房屋自有率80%的情況下,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房子可以給下一代

6. 我明白A大所言,孩子是會讓你的本金 流出,難以累積資產的觀點,。。。 我也是針對這點說出不同想法。

當然那是我個人觀點, 只是提供不同的層面思考,大家看看就好

。。。。
回樓下拍照大,,,, 我叔叔就是罵跑看護,所以才麻煩,台灣現在老年化,看護很搶手,不是你想要就會有


Junodidi wrote: 很多人說小孩子未來也不見得會養你 ,我覺得以我們一般正常人,只要有感情,孩子不會棄父母於不顧 

小孩子不聽話還可以罵一罵。看護可就沒那麼方便了⋯⋯

花個50分鐘大概了解一下目前貿易戰的進度,目前中美雙方先生效340億,這已經生效了,接下來160億應該是一陣子後會再生效,目前市場比較擔心的是川砲(川嘴升級成川砲,因為真的開打了)接下來的再加課2000億10%的部份,如果目前川砲停止加課中國的關稅,那對於這340億的加課25%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中美雙房的貿易逆差還是3700億,所以川普會再出招的機率非常大,接下來在雙方出招的情況都不太適合下大注,可以趁機撿撿便宜,但是不能佔你的資金的太高部位,這貿易戰對全球的景氣有什麼影響?大概一季、兩季就會反應出來,上星期五美國公怖一大堆數據,結果都是非常漂亮的,我之前說過,這沒有什麼好意外的,fed加速升息就是因為景氣太好了,在景氣很好的情況下fed才要緊縮資金,但貿易戰開始後的一季,兩季甚至一年,景氣會出現反轉的機率很大,fed升息,緊縮資金的目的就是要氣景氣降溫,但是慢慢的降溫,一年升息個三次慢慢的緊縮資金,看景氣再決定升息的速度,而貿易戰在最惡化的情況下,整個消費會嚴重要緊縮,造成景氣斷崖式的降溫,這是是非常大的憂隱。



【完整版】2018.07.07《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全球兩大經濟體互掐 將波及全球經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0LTi8hrLyA


################################################

我就是愛拍照=>


ans:照你們這樣說,未來看護確實有很大的商機,如果可以提供優質的看護系統,培養優秀、專業的看護,讓看護的薪資比一般工人高,因為很多人覺得有錢請不到優質的看護,那就衍生有人願意一個月五萬來請看護,一個月十萬請看護,應該不難得到不錯的照護吧,畢竟很有錢的人把上千萬,幾百萬的家產留給後代,這些錢一年六十萬或一年120萬,有上千萬的資產至少可以請最好的看護十到二十年,如果一個人都需要看護了,還能活十到二十年,那真的也是認了就麻煩一下政府或社會了。
Khsu928 wrote:
還滿同意A大的觀點...(恕刪)


我岳母只會跟我說過了201x年的x月x日x分x秒後,人生就不會有第二個201x年的x月x日x分x秒,所以……你們知道的!
^^^^^^^^^^^^^^^^^^^^^^^^^^^^^^^^^^^^^^^^^^^^^^^^^^^^^^^^^^
這是心理學界常講的幹話:「事情總會過去,不用想太多」

毫無任何幫助的廢話

對方是無惡意且運用心理學技巧(話術)

是啦同理好棒棒,阿如果憂鬱症過不去拿刀戳人、或是股價跌到融資斷頭跳樓了呢?

翻成白話就是"那是你家的事,我沒法度"


這樣講還不如在心煩時,學學A大講爬山健行散散心來的有營養。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