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ace wrote:
妻子孩子是最值得...(恕刪)
MiPiace 大:(妻子
孩子是最值得的投資)

(孩子的花費,其實也很省,付出以時間為主,並非金錢)求學時期孩子花費很大。以我而言現階段佔了薪資所得30%!
Glashutte_GO wrote:
MiPiace 大:(妻子
孩子是最值得的投資)
(孩子的花費,其實也很省,付出以時間為主,並非金錢)求學時期孩子花費很大。以我而言現階段佔了淨所得30%!...(恕刪)
bryant0220 wrote:
一切都是過高的房價所導致~~~...(恕刪)
pineman wrote:
養小孩是不是很省,其實和投資觀點差異也很像。當淨所得遠高於有孩子之後的平常最低生活開銷,就會覺得養孩子不會太花錢,因為說真的最低生活開銷有很大的個人選擇性。收入相對高的一群人,選擇和一般中產差異不太大的食衣住行生活水準,那養小孩就不會覺得吃力。反之一對夫妻的所得,扣掉房租(或更慘一點中北部的房貸)和包含小孩的食衣住行開銷所剩無幾之時,養小孩就是蠻吃力的一件事。
我個人是把超過一個門檻,原來困難(養小孩、投資)的事就變容易的現象,看做和股票的突破壓力後,壓力轉支撐是類似的事。很多非線性系統的事物都有類似的現象(如國家經濟發展,越發達的國家越不容易像新興國家一樣經濟崩潰)。
pineman wrote:
當然是這樣,...(恕刪)
2016-07-04 作者:撰文:賴雅淳 攝影: 張哲偉 文章來源:女人變有錢7-8月號34期
二○○一年,陳重銘成為國立三重商工的正式老師,起薪約五萬多元,但是三個小孩就幾乎花光他的薪水。為了開源賺更多錢,當別人輕鬆下班後,他仍到夜間部兼課,賺鐘點費,回家後再寫教科書賺取版稅,「不管是夜晚下班、週末假日、寒暑假,我都在電腦桌前拚命寫書,就這樣十年內寫了將近二十本的教科書。」
而他把開源節流省下的幾千、幾萬元,全部都用來投資股票。之所以選擇股票,是因為他大學四年級股市正熱時,母親曾給他十萬元,他買了紡織股,結果隨便買隨便賺,天天漲停板,但後來因為當兵沒時間看盤,接著又碰到波斯灣戰爭,十萬元就石沉大海。
存五檔績優股 年領百萬股利
儘管有過投資股票失敗的經驗,但是在代課老師薪水少、每年又必須考核才能續聘的危機意識下,陳重銘認知到唯有靠投資理財才能脫貧。於是,他開始「重操舊業」,認真研究股票。
由於投資股票需要資金,偏偏薪水不高,小孩也開始花錢,他只好努力省下每一分錢,常常要存上幾個月,才能買一張股票。「很多人跟我說沒錢投資,我就反問他們:『你有養三個小孩嗎?』我常自稱窮苦人家,因為只有窮苦人家才會知道要盡力擠出每一分錢放在投資上,如果連小錢都拿不出來做投資,請問以後怎麼會有錢?」
就這樣,陳重銘堅持多年過著省吃儉用的「不Buy」生活,把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拿來投資績優股,每年再把領到的股利滾入再投資,股票從一張變兩張,兩張變三張,最後滾成數百張,迄今已經累積上千萬元。「儘管收入逐年增加,但是我還是發揮『不Buy教主』的精神,繼續搭捷運、公車上班,努力省下薪水來投資股市。」
到2014年,陳重銘總共存了五檔績優龍頭股,包括台積電(二三三○)、新普(六一二一)、順達(三二一一)、聯詠(三○三四)、中信金(二八九一)。其中,中信金總共累積了三百張,裡面的一百五十張是用台積電、聯詠等股票配發的股利所購買,另外一百多張是靠著中信金所配發的股利再加碼投資滾出來的,「換句話說,中信金沒有花我半毛錢,這就是投資理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