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qena wrote:

你這樣應該算兩子...(恕刪)

人生忘了少什麼 
理財想著多什麼 🤔
Bob Dylan wrote:
acer(tdcc...(恕刪)


是snare大~~

以下是他提供的網址~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11&t=4737630&p=1


但我自已試是好的,不知道你有沒有去更新他的新版本~~~以下是雲端的excel檔和資料庫,據snare大說,
這兩個檔案要放在同一個目錄下,想法是把資料先預存到資料庫中,離線就能查尋,優點是快速查尋,
缺點是資料庫要佔幾百M的大小,不過現在筆電都是TB等級的,至少也有500G,所以幾百MB換查尋速度是值得的。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CB0sAGu0LKBPW_INRT-xq8xFqzoYPkU/view?usp=sharing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DZb0Oa9kbdTqJz_ccR1E4U0F6HI1GO6k/view?usp=sharing

######################################################


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是看個人的物慾,很多老年人手上幾百萬而以照樣退休,以央行總裁 彭淮南之前退休了,戶頭的存款不過才兩仟多萬,那要工作到幾歲退休這見人見智,所謂的財富自由是不再為錢工作,不是不工作,而且誰規定你必須工作到六十或六十五才退休,大家要努力的工作拼經濟?這確實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很多人從小被洗惱要努力的工作,要工作到六十,工作到六十五,其實努力工作去掉力,就成了奴隸工作,你再怎麼努力工作,你還是奴隸,很多有錢人設定好了機制,不斷的讓你努力的為他們工作,給你一些餓不死,吃不飽的錢讓你辛苦一輩子,給你的薪資中,早就從房子的漲價中拿回去了。不信?我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一塊荒地從廢地變黃金的例子,某天某一個財團,看中了一塊廢地,然後以非常低價買進土地,買完後蓋房子,蓋大樓,開始招商,招公司,產生了一個小的科學園區,開始吸引工人進駐,當有人進來時,就需要食、衣、住,行,所以先把店面出給店家,然後蓋房子租或賣給這些工人,不論是工人,店家或公司都必需付錢給這個建造者,看準了你一定需要房子,不論租或買,就把房價炒的高高的,讓你去和銀行借錢來買,此時銀行為了穩定的利息,銀行也很樂意的讓你貸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接下來的四十年中,你僅是努力的幫這有錢人在工作,你成了他的奴隸,成了有人錢的長工,這輩子不論你賺多少,你勉強唯持你活下來的消費,剩下的都是幫這個有錢人工作,他成了鉅富,他完全沒有在工作,但錢源源不絕的流入來。


好笑的觀念就是你必須工作到六十、六十五,人的一生正常餘命是75,有人在那說85,95什麼失不失智,我想你擔心太多了,也許愈有錢的人愈怕死,我認識身價幾十億的人,他這輩子沒有坐過飛機,理由是他怕死,這個世界你愈努力的工作,世界的資源消秏的愈快,想想過去地球幾十萬年,山頂洞人,原始人,他們活了這麼久,有一定要努力工作到六十?要努力工作到六十五?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的,你愈努力的工作,地球毀滅的愈快,你愈加速地球的污染,那為什麼有人要經濟好?因為這樣才會有人在這過程中取得鉅富且去壓搾別人,試想,如果每個人的願望就是維持自已能活下來的需求,這個世界停止被過度污染及毀滅,才會有下一代,下下一代,人類近百年的污染及毀滅地球的速度遠遠超過過去幾十萬年,幾百萬年,原因是什麼?因為有錢人無止無盡的慾望,因為大部份的窮人以為自已在拼經濟,我自認很聰明,我也不願意過度的消秏我的生命去加速地球過度污染及毀滅,所以我僅需要取得我認為這個社會對我設下最低財富自由的門檻。


果你怎麼算你都需要工作到六十或六十五,相信我,你中了太多有錢人設下的陷阱,好好的想清楚你所有的資產及負債,有一些是你人生根本就不需要的,什麼潮牌,什麼名牌,什麼包包,什麼名車,什麼豪宅,什麼小孩的才藝,什麼學區,什麼貴的美食,什麼外國旅遊…等,很多都是你不需要的,把一些不需要的東西盡早去除,趁著年輕有體力做自已愛做的事,不要太浪費生命在工作或賺錢這件事情上。
Acer_kewei wrote:
是snare大...(恕刪)

感謝 我再測試看看!感恩~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2000萬,30多...(恕刪)

工作收入是投資理財的基石,切莫輕言退休。不必等到退休後再去做想做的事,現在就可以開始行動了。話說回來,最近敝公司內部動盪,許多人紛紛跳槽去年薪500-600的另一家公司;而我呢?則是另有打算。
cafm wrote:
人生忘了少什麼&nb...(恕刪)


對了,經C大的提醒,小弟忘了不管幾子登科之外,有健康的身心靈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Acer_kewei wrote:
....果你怎麼算你都需要工作到六十或六十五,相信我,你中了太多有錢人設下的陷阱,好好的清楚你所有的資產及負債,有一些是你人生根本就不需要的,什麼潮牌,什麼名牌,什麼包包,什麼名車,什麼豪宅,什麼小孩的才藝,什麼學區,什麼貴的美食,什麼外國旅遊…等,很多都是你不需要的,把一些不需要的東西盡早去除,趁著年輕有體力做自已愛做的事,不要太浪費生命在工作或賺錢這件事情上。~~...(恕刪)


A兄所說的,正是我認同的理念。

pigstand wrote:
工作收入是投資理財的...(恕刪)


我認為資本才是投資理財的基石。
年輕時沒有資本,需要本業累積,一個月一個月的累積資本,這是加法的邏輯。
等到資本有一定的程度,投資也有相當的成熟度後,就進入了乘法的世界。這時原本的工作(加法)就可有可無。如果是喜歡工作的不妨繼續。但已經不是為錢而做事了。
年薪五六百,說放也就放了。沒什麼了不起的。
生活玩咖 wrote:


A兄所說的,正是...(恕刪)

過與不及並不是小弟追求的目標。沒有本業收入就無法累積資本,沒有資本就無法持續的享有經濟成長的果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年輕人是社會的基石,切莫太早放棄自己了。
A大說明的很清楚,社會陷阱。
財富指束縛力,減輕束縛力(減少物欲,增加穩定被動收入,相抗衡到零),就自由了。

個人努力操這方面兩面前進。
Acer_kewei wrote:
是snare大~~以...(恕刪)
Acer_kewei wrote:


這星期就是貿易戰...(恕刪)

A大說:

「最近還是選擇重押股市的人,就多走走路,去山上,去海邊,少看盤了~~」

謝謝A大一路的風險提醒,所以現在可以擁抱現金(不多就是了哈哈)很輕鬆的等待「甜點」。


基本功還是繼續練,也一再驗證無論從大盤到個股都顯示了超級大戶資金的撤出與股價的修正。


本週集保股權分散變化:
宏碁:


廣達:


Snare 大大的持股變化程式中,N列寫著是:張數變化,但實際應是'股數變化'。若要變成'張數變化',該列數值應該除上 1000。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