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積電獲利近兆電費卻由全民埋單!政府對電價的配套措施真的夠嗎

GreenBoat wrote:
我家三口三台冷氣,冬天350元/月,夏天850元/月,漲價後平均每月多繳600x0.05=30元

每個月多30元電費還好,倒是蠻擔心電動車普及夏天冷氣機使用不當

你沒有使用電燈?
沒有使用電腦?
沒有使用微波爐?
沒有使用電鍋?
沒有使用洗衣機?
沒有使用充電器?

就算你都不用
普通家庭計算電費這些電器使用也要加進去 ...
民進黨跟你所說的一樣什麼只多 30 元、只多 2 元
因為只算一種電器
故意略過其他家電 ....
GreenBoat

你說的我家都有用,我家電費就是冬天350元/月,夏天850元/月

2024-03-24 15:37
ucandoit1010 wrote:
觀念要正確台電賠錢是...(恕刪)


台電會虧損就是身為國營企業的悲哀,
整齣戲就是政府與台電在演,
藍綠差別就在核電問題,
要便宜的電就用核電,安全要一起評估,
要核災不用核電,就要漲電費。

綠能種電,政治人物都要來蹭一下、撈點,
訂出這麼誇張的收購價,才被在幹譙人謀不臧。

全球能源及物價大漲,台灣呢?油價、電價漲幅全部政府吸收,
因為漲價就沒選票。
台灣人也是笨,
超收稅額也不臉紅,擺明就是多抽點稅來補貼,
從你的口袋(綜所稅)拿錢補貼台電不是一樣,
選完了再漲,還不是在扒層皮。

全球調研一下台積電是不是耗能產業,
光2023Q4一個季度,2330稅後淨利為2387.1億元,
一年繳完稅後還賺近一兆台幣,
問問台積電繳多少電費,
不要說護國神山重不重要,
從營業成本來看,電費絕對不符合比例原則。
耗能產業還有水資源還沒討論。

不是要台積電倒會怎樣,
現在賺一兆,賺個八千億不夠嗎?

是耗能產業結果也要對全民要有利,
不能老是拿人民的血汗錢去補貼台電,
台電又賣台積電這類吃電怪獸便宜的電,
這不是很奇怪嗎?
台灣各種基礎消費都很便宜,這是刻意的經濟調控,不只電,水,交通費都很低,讓薪資成長比不過其他四小龍,因為這樣,可以讓出口導向的台灣有競爭力。
一直用政治語言或抓台積電來鞭,無助於了解問題的本質,當然有些人本來就不是要討論的。
本身工作調薪不易,我也不希望漲,但美國人製造的問題,確是全世界要吸收,大家只能想如何對自己衝擊最少
啊吞啊

其實美國平均工業電價折合2.5175元/度(2022年) ,是比台灣還低的 ~~ 經過這次台電調漲 , 雙方差距又更大了 .......

2024-03-24 18:33
dkny0705 wrote:
台積電獲利近兆電費卻由全民埋單!


挖礦的礦工,利潤應該大減了?
Maine wrote:
我也支持核能,核能可以節省一些成本,但不會像你們想的那樣,直接變成不漲價。
你們可以估算一下,如果核能佔20%,天然氣少20%,電價會差多少。
有可能變成不漲電價嗎?有可能台電不大虧嗎?


前幾年的情況, 台電的虧損主因是國際燃料價格因素沒錯
不過從去年開始, 台電的虧損已經慢慢由國際燃料轉為能源結構問題

我們以2014年作為對比

2014年, 電價平均 3.0705元, 當年賺 139億
2023年, 電價平均 3.0727元, 實際虧損 2485億(扣除政府補貼500億後為1985億)

2014 中油給台電的天然氣價格除了12月, 幾乎都在19元以上, 最高20.3497元
2023年, 只有前三個月超過19元, 剩下的9個月都介於 16.8~18.5元之間
也就是說去年台電拿到的天然氣平均單價是低於2014年一些的
因此不能單純以天然氣的漲價作為台電虧損的主因

如果燃料不再是台電虧損的主因, 那主因為何?
比較一下2014與2023的發電量, 原因應該是出現在台電的發電結構改變
相較2014年,
2023 核電 少發了 250億度, 風光電 大概多了150億度, 這兩者大概影響1000億上下
然後為了彌補減核的供電缺口與用電成長,
天然氣較2014年更是大幅度增加了386億度, 這部分的虧損至少也是500億以上

所以今年電價調整的鍋, 真的是國際燃料價格造成的嗎??
當一間公司成立之後,但卻被要求公司成立目的不以賺大錢為目標,要照顧及補助人民與各個機關或行業等。
然後每年不管賺不賺錢都要上繳固定營收,各個團體來申請補助都要給,原料成本要買別人說了算。
這就是身為國營事業台電的痛,現在民營化又要暫緩實施了,因為財團的條件只要電廠,且電價要自由制定不能受政策控管等一堆不平等合約條件.........
看到這點後如果知道買進台積電,電價上漲也不怕了。

dkny0705 wrote:
民生電價漲定惹民怨,全民埋單台積百億電費更加劇人民心中的不平衡,其實電價漲多漲少,最後決議都難以滿足所有人,重點在於對於受衝擊的族群,政府的配套措施真的足夠嗎?

4月新電價即將拍板定案,目前已進入最後協商及規畫階段,漲勢消息也隨著時程不斷逼近愈趨明朗。媒體預期,700度以下者調漲5%,700至1000度者調漲7%,1000度以上者將面臨10%漲幅。比照民生電費邏輯的商家店鋪,則推估分成3級距調整,1500度以下漲5%,1500至3000度者漲7%,3000度以上者漲10%。

過往政府曾多次因「苦民所苦」決議凍漲民生電價,如今卻選在總統大選結束後以及實質總薪資面臨7年來首次負成長的時間點調漲,引發民怨炸鍋,朝野都表態不樂見調漲電價對民生造成的衝擊過大,在野更要求凍漲。

此次電價決議明顯感受到政府在「民生用電」與「工業用電」調幅上的掙扎。毫無疑問,電價調整幅度關鍵在於政府會撥補多少額度填補台電虧損,近期卻被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爆料,經濟部想拿到1500億撥補的美夢恐受阻,原因是主計長朱澤民跟他透露,稅收超徵經七折八扣後,大約只剩1500億元,不只台電要補助,勞保基金也想爭取,顯然1500億很難完全補給台電,且補貼金額也將影響520賴政府上台後的預算編列。

然而,無論是增資、政府補助,抑或調漲民生電價,都是納稅人的辛苦錢,再者,雖然政府以「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產業用電漲幅高於民生,並對其同樣採「用電愈多、調幅愈高」原則,但護國神山台積電仍以獲利近兆條件,以及一年用電約200億度占全台用電8%的情況下,長期拿取電費補貼,加劇人民心中的不平衡。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於立法院質詢台時提到,現行電價平均每度3元,台灣電價成本每度4元,等同工業、民生都處在「補貼」狀態。台積電攀登世界巔峰,是台灣的驕傲,但既然這麼賺錢,電價就不該再由全民埋單。但同時卻又有另一派聲音認為,台積電能維持世界領先的技術實屬不易,若想將台積電的資源留在台灣,並維持其高度競爭力,台灣政府就應在電價、稅率、設備等政策上持續補貼台積電。

一個電價議題,就有數不勝數的爭議讓政府頭疼,「護國神山」與「老百姓」之間的權衡,政府究竟會比較偏向哪一方,若繼續由全民埋單台積百億電費,「不願替人民」著想的罵名將揮之不去;若選擇將工業大戶用電漲足,大家又要開始擔心產業出走。無論如何,政府都應給予受衝擊的群體足夠的配套措施,在受企業信任的同時,也贏回民心。

轉貼:記者鄭妤安/台北報導
追根究底就是2016年垃圾黨上台後
把電業法修成台電大錢坑
加上錯誤的能源結構
為了彌補基載核電除役的缺口
花更多錢燒天然氣
高價收購沒效益的綠電
結果用電大戶還不買
這些問題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已經提出來了
結果公投以後誰理會
還把核四燃料棒送回美國
垃圾黨a錢最厲害
其他什麼都不會
dohan8850 wrote:
追根究底就是2016年垃圾黨上台後
把電業法修成台電大錢坑
加上錯誤的能源結構
為了彌補基載核電除役的缺口
花更多錢燒天然氣
高價收購沒效益的綠電
結果用電大戶還不買
最後當然都是老百姓買單


核電本身不是綠電,況且也不便宜
使用核能當基載電力是跟世界背道而馳
pmwang

太陽能有算太陽能板回收報廢的錢嗎?

2024-03-30 21:58
pmwang

https://www.google.com/amp/s/news.pts.org.tw/article/375680/amp

2024-03-30 22:02
marumaru yoa wrote:
核電本身不是綠電,況...(恕刪)

台電的核電就是比較便宜
核電穩定發電量大
不是基載是什麼
綠電可以當基載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