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他爆拉美國家買人民幣背後目的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05/27 07:46
大陸學者表示,目前趨勢不是去美元化,而是缺美元。圖/美聯社
美國過去一年激進升息,吸引全球資金流入美國,引爆新興市場債務危機,各國人人自危,掀起所謂的「去美元化」。但大陸學者表示,美國快速升息及縮表導致全球「美元荒」,許多新興國家不得不以其他貨幣結算,讓不少人認為美元即將喪失主導地位,但他說「這是一種片面激進但並不准確的看法。」
上海首席經濟學家金融發展中心戰略研究所所長趙建撰文指出,觀察一直強勢的美元指數,以及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和外匯儲備的占比近兩年的攀升就能發現,目前其實是「缺美元」,而非「去美元化」。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美元在2023年1月在國際貿易支付占比40.12%,高於2021年同期的38.26%。趙建表示,「如果美元真是被去化,為何美元指數和國際貿易結算中的美元占比還持續走強?」
趙建說,自聯準會暴力升息以來,又一輪美元荒也開始在世界各地出現,缺美元國家與非美元國家做生意時,當然樂意不用美元結算,因為它根本沒有美元,甚至還需要美元去還債。如果無法把一種貨幣作為儲備手段,那兩國的貿易比起說去美元化,「以物易物」更加貼切。
趙建舉例,好比巴西出口大豆、鐵礦石獲得人民幣,但又用人民幣購買大陸的電動車、日用品等,這代表人民幣仍沒有進入巴西國庫作為儲備,離岸人民幣也沒有增加,這樣的交易不過就是「以物易物」。
此外,由於人民幣仍不能自由兌換,匯率也不能自由浮動,亦不是國際定價貨幣,在會計貨幣價值的計量上,最後還是得換算成美元。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美國比印度還不如有什麼奇怪?
你腦袋有在運轉嗎?
什麼叫「成長率」,你忘了嗎?
開發中國家成長率比已開發國家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根本沒有什麼奇怪的。
已開發國家不要說正成長了,常常還隔三差五來個衰退。
用點腦子好嗎?笑死
挑戰美元霸權徹底失敗 中國金磚銀行缺美元快成「殭屍」
中國與金磚國家(BRICS)共同成立的「新開發銀行」本應重塑國際金融,減少開發中國家對美元融資的依賴,不過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新開發銀行目前有可能會變成「殭屍銀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