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能力 wrote:
樓主可能搞錯投機的定...(恕刪)
回大大,其實家中因為那個投機的長輩做了件投機的事,所以家中一直倡導不要去股市做任何動作,但也因為另一個長輩存股是有找到好公司,所以現在才能有比較,當然你說的也沒錯,找到宏達電可能會比較不理想,只能說運氣運氣!
鈔能力 wrote:
首先,您沒看錯漫步華...(恕刪)
andy1987227 wrote:
你的論點不太正確,特別是"太多投資人可以擊敗市場數百倍"。
我使用Portfolio Visualizer去比對2003-2023年間,Vanguard 500 index (VOO)跟巴菲特的BRK.A & BRK.B。可以看到在2008年次貸危機中,巴菲特的績效比VOO更好,而2020疫情年代,VOO表現比巴菲特更佳。
因此這樣的數據,至少可以證明長期來看,ETF指數型投資並不會比巴菲特自己操作來的差。如果你再把標準差放進考量,則會看到VOO的波動幅度比巴菲特更低。
因此漫步華爾街的作者才會強調長期來看,主動型投資的績效根本就沒有比較好。
假設你說的大多投資人可以擊敗市場數百倍的意思是賭博套匯,又或是當沖 & 開槓桿,買空賣空等等,那或許的確有可能擊敗市場數百倍,但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到,而且這種短期爆賺的作法只會讓人不可自拔,一再冒險直到破產。這些事從鬱金香開始到Gamestop,每個愛搞賭博跟風的都死一大片。
再加上,就算墨基爾承認自己的研究集中在美國證券市場,那至少說明只要去投資美股ETF,那20-30年長期投資狀況則大致上會跟他的研究表現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