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論,放空實戰大追擊

鈔能力 wrote:
人類無法忍受蠅頭小利,只能忍受巨大虧損

因此,我們會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出清股票,空手觀望

如此簡單而已

當然,我不否定指數型投資,只是對於20%的年化報酬,這樣精選時段的結果,可能會讓許多投資人,願意現在開始投資QQQ,然後在五年後發現,20%年化報酬的預期,居然差異這麼大,投資成果與預期差異的距離,就是造成許多高點存股的投資人,低點出清的原因,01論壇上這樣的大樓比比皆是,過去的鋼鐵意志樓,台達電大樓,有興趣的朋友去看看,當股價下跌時期那些網友們怎麼看待股價下跌,那才是真正的現實戰場

不要把看個股的那一套搬來 ETF 套用。

就說只想著要賺取價差的人是不會懂存股的想法的。
大跌崩盤時,存股的人只會加大買超力道,而不是出清持股。
你覺得20%的年化報酬率是精選的特例,你又怎麼知道不是未來的常態??
一個可以走 13年的大多頭,在去年疫情大爆發,全球大封城,百業停擺之下,還能持續往上加倍再創高。
有什麼理由可以說他未來幾年的趨勢就會改變?
就只是價位高? 看看 Apple 和 Amazon好了,股價創高本益比反而下降了,
如果你認為漲多了就一定會回跌,那麼你恐怕會很失望。




更何況,股市下跌有那麼恐怖嗎?
下跌只會是機會,而不會是危機
賺蠅頭小利的都是只想著賺價差的投資者。
能存股十年以上的投資人都是已經獲得了倍數成長的收益。
大跌更是擴大持股的大好時機。

之前網友說 43 歲已經靠ETF財富自由退休了你不相信,
你怎麼知道他不是因為買了 QQQ 這類的 ETF,把握了黃金十年,因此財富自由了?
鈔能力
鈔能力 樓主

您可以過去看看他之前的回文就知道,他是不是買QQQ,假設性的問題或許少一點好,您的回文內容,很理論,但,01諸多存股大樓的血淋淋歷史,很真實,感謝您

2021-08-01 16:45
鈔能力
鈔能力 樓主

歡迎您繼續留言,我們雙方該表達的內容,應該足夠網友自己吸收,投資沒有對錯,都是獨立思考下的抉擇,您不會說動我,我也不可能說動你。這也是明確的答案

2021-08-01 16:46
在沒有重大的利多利空的情況下
比較大的可能性是
走一種型態出現之後趨勢會比較明顯

像這次就是
先下跌破線然後反抽上漲
第二天又下跌

走一步看一步
也沒有絕對如何

長線趨勢還不明顯
鈔能力
鈔能力 樓主

是的,就等關鍵點了

2021-08-01 18:39
2015 年,
QE 結束,美元升息了,nasdaq 已經漲到 2000年歷史高點了,
美股要崩盤了, 快清空逃命呀~~~~


過了三年,
美股已經走了十年大多頭,十年循環大崩盤,中美貿易大戰,越打越激烈,刀刀見骨,
美股要崩盤了,快清空逃命呀~~~


又過了三年
新冠肺炎,全球鎖國封城,各國紛紛加入 QE 行列,
大通膨時代來臨,股價本益比過高,股價已經漲到不合理了,
美股要崩盤了,快清空逃命呀~~~


未來三年???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五級金賀

沒有反對意思,但要一般人在18000開始立志存股,光水位這麼高就很怕了。

2021-08-03 16:34
boshun wrote:
不要把看個股的那一套搬來 ETF 套用。


先感謝bos大說出這段感人肺腑的一句話
我決定就幫鈔大解惑一下,

1.確實,我不是靠長期投資ETF才有辦法退休,我靠的是加強自身本業努力進而拉高薪資,但被動投資者有辦法買入一組合理的資產配置後就真的置之不理,安心睡覺,並好好專注努力在本業上,讓本業加薪外,連睡覺的同時被動投資也還在幫你賺錢,試問主動投資者是否能作得到??上班不用看盤??下班不用研究線型??睡覺不用做一下噩夢怕明天崩盤??

2.鈔大可能住在台北??所以用台北人的思維看天下,小弟今年45歲,試問15年前台中房子需要1200萬??開車一定要像不BUY教主一樣開雙B名車??沒有另外一半跟你共組家庭變成所謂雙薪家庭一起打拼存錢??
15年前台中一棟房子只要600萬,還是透天的,小弟只開國產房車,我和我老婆買房子利用7年辛苦還完房貸,期間如何省吃儉用外人是無法體會,37歲後開始努力存款,43歲左右2夫妻存款接近1500萬(2夫妻公司配股與紅利獎金),其中一部分當然有靠投資ETF賺到錢,容下說明

3.小弟於2017年鑒於自認為股價太高(標準散戶思維)所以定期定額買入高評等債卷00679B(與TLT同樣追蹤美國20年公債),於2020 3月發生股災,賣掉00679B賺約150萬,後預計將全部金額的60%分成15等分買入VOO,40%買入TLT(開複委託買)
,買入方法為每跌10%加碼一單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在人性,難再越下跌你真的敢買越多??
到最後真正布局完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但也差強人意,目前voo:60%,TLT:40%

4.上面說明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其中包含
2017年全力布局先買公債------------幸運
2019年看了闕右上: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了解到"神龍擺尾"---------------幸運
2020 3月發生股災由債轉股---------------------幸運
2020 4月股災後V型反轉---------------------幸運
2021 資產配置了6:4股債比---------------------幸運

但是我要說的是,不管買股票指數型ETF也好或是債卷ETF也好,如果你不踏出第一步,再多的剛好與運氣降臨在你身上也沒有用,你沒有完整的自己投資定見,再多的剛好與運氣降臨在你身上更沒有用

另外最後最重要的問題是大部分的人聽到有人當FIRE(提早退休)族直覺反應是她一定存了很多錢才能退休!!

其實要存多少退休金才能退休???這個問題是沒有絕對答案的
因為
重點取決於每個家庭的生活費不一樣
試問鈔大您有記帳習慣嗎??如果您已成家立業,您家庭一年總開銷多少您知道嗎??

依照我的家庭支出預計每年100萬即可應付
1500萬投入voo:60%,TLT:40%可以達到嗎??怎麼確定??有聽過蒙地卡羅模擬嗎??
如下圖:
1500萬投入voo:60%,TLT:40%
在考慮歷史通貨膨脹下每年領出7%成功的機率有多少?
5000 portfolios out of 5000 simulated portfolios (100.00%) survived all withdrawals.

為什麼我不怕辦不到??
因為被動投資的精髓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最後幾個問題,
雖然我不是完全靠存ETF可以存到自己預估退休金額,但是我敢將全部存款投入做好資產配置的ETF裡面,試問您身為主動投資者是否能作得到??

我仍可以期待股災來臨,作神龍擺尾,您身為主動投資者期待股災的來臨嗎??

我敢全部投入存款做被動投資甚麼都不用作並且每日好眠,您身為主動投資者不需要早上操盤,晚上看技術線性,順便睡覺能做個好夢嗎??

我可以經由蒙地卡羅模擬知道投入的資產配置當作退休規劃成功率有多大,您身為主動投資者是否敢全部投入存款買入個股並用技術線型告訴自己真的可以安心退休??

我知道我存1500萬買ETF與資產配置可以退休,您身為主動投資者要存多少錢才能確定退休呢??

當然我略過很多細節譬如對帳單,如果鈔大願意公布他從一開始的投資明細並讓我幫他算出年化報酬率,我絕對也公布我的對帳單

move650807 wrote:
先感謝bos大說出這(恕刪)

感謝您的回覆

經過您這麼完整的回覆,基本上,我大致了解您的狀況

您的說明很合理,小弟就不需要補充個人看法了

再次感謝您熱誠且仔細的作答

~~關於對帳單的問題,就多餘了,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只相信邏輯,邏輯通了,一切就通通可以推估了,老話一句,小弟只相信三樣東西1.銀行存摺內頁明細+券商交易資料比對2.國稅局的財產總歸戶3.投資邏輯~~

這其中只有一項,不太像是秘密及隱私,就是投資邏輯

網友有多少錢? 我不在乎

但,網友有多少我可以學的東西,我卻很有意願偷學

再01論壇裡,總有幾個網友私下跟我交換想法的,我都驚為天人,甚至可以說大大改變我的基本作法

至於我的年化報酬率,只要稍微有真正懂,也真正有再研究小弟文章的

基本上,通通都可以從我的文章,自己推算出來,我賺還是賠

~~您沒看錯,小弟文章,除了近期常常改主題名稱以外,內文從不更改,只會增加,小弟進出股市的方式,幾乎已經成為公式,說了不知道有沒有一百次?? 我應該是少數幾位,由讀者可以自己推算出我一年中,賺還是賠,這由網友自己自由心證~~

共勉之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鈔能力 wrote:
但,網友有多少我可以學的東西,我卻很有意願偷學

再01論壇裡,總有幾個網友私下跟我交換想法的,我都驚為天人,甚至可以說大大改變我的基本作法

共勉之


你這個人至少不像不BUY教主那樣死鴨子嘴硬不認錯,但還是奉勸您要主動投資可以,要看技術線型也可以

統計一下您每年所有交易進出明細並算出年化報酬率,10年為一單位,如果可以打敗S&P500大盤指數報酬,那恭喜您,或許您就是那萬中選一的高手,如果輸,請問您在忙甚麼呢??

另外~~年化報酬率多高有沒有贏過S&P500,您心中自有答案
外人其實不太感興趣

共勉之
move650807 wrote:
你這個人至少不像不BUY...(恕刪)

我只能說,這個問題,早就在幾年前

就由一個美國高資產投資網友在01跟我討論過了

我不介意再總結一次,基本上,他會看我的文章,也經常點評我的文章

我如果有說錯,他一定知道,尤其我這麼快就回復你答案

~~基本上,打敗大盤,對我來說,似乎是小事情,但,依照美國高資產投資網友說,我只是將部分財產拿去投資,且獲利不會再投入,這樣根本不算打敗大盤~~

本來我有一個計劃性實驗,要將投資歷程完整的再投資之前,就先公開我的預計下單名單,讓網友們看看三年我本利滾入可以賺多少??? 怎奈網路風氣的問題,讓我萌生退意,離開了這裡兩年左右

不過,我想也沒差,只要這次我不要在理那些,根本沒看過我文章的朋友,基本上,小弟自從來01第一個月,我就說過一句話

~~每次崩盤的時候,您都會發現,我正在放空,每次低點時,您都會看見我ALL IN~~

我相信,未來也是如此,如果您有興趣打臉小弟的文章

歡迎追蹤

但,請先釐清,小弟的座右銘

~~分批進場,快速停損,只有賺錢可以加碼,並且不接受賺錢變成虧錢~~這幾個字的完整細節~~

1.分批進場---我是怎麼分批的?

2.快速停損---我的停損法則是怎的定的?

3.只有賺錢可以加碼---我是怎麼規劃加碼的?

4.且不接受賺錢變成虧錢---我是怎麼制式化停利

以上四點,如果不清楚的,表示根本不知道小弟的投資邏輯

因此,任何對小弟文章有疑慮的朋友,所有讀者都可以輕易發現,是讀者沒事找事,還是真有其事了

共勉之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鈔能力 wrote:
~~基本上,打敗大盤,對我來說,似乎是小事情,但,依照美國高資產投資網友說,我只是將部分財產拿去投資,且獲利不會再投入,這樣根本不算打敗大盤~~

這樣當然不算打敗大盤啊⋯⋯

例如身價1000萬,我看空市場,拿100萬買中華電信,其他900萬等崩盤。十年下來,每年都只賺5萬配息,難道要說我年化報酬率5%嗎?明明只有0.5%嘛!
如果只算投入資金,那也太容易了。我就等十年一次的大崩盤,沒有崩盤絕不出手,這樣保證不會虧錢,每次出手也都分批進場,每一單只出手1%資產,最高出手30次,總共30%資產。結果看似大賺。其實十年平均下來,績效很差。

把錢放在年息1%的定存單,既然有收入,當然也要一併計入績效,不是很正常嗎?

我連房子也算進去了,房子有淨值餘額,你要不要貸出來利用,當然也是投資戰略的一環。投資嘛,錢都是進自己的口袋,何必自欺欺人?

股票的每次出手只是場戰鬥,你投入多少,才是戰略。戰鬥贏了,戰爭卻輸了,有屁用?
關於投資所有身價

還是投入部分資產的問題

基本上是看個人風險偏好

沒有什麼正確答案

賭性堅強的人---不只賭身家,他們連別人不同意的身家,都敢拿去一直賭

穩健的人,會拿部分資產出來投資

例如1000萬資產

投入本金100萬,五十年報酬率50倍

慢慢滾出5000萬,我相信很多人願意選擇後者

但,有少部份的朋友,希望是

1000萬,滾出5億

5000萬的投資者,建立在一輩子衣食無缺的0風險下投資,但無法成為富豪

5億的讀者成為基本的富豪代價是,冒著家破的風險,持續50年

誰可以說對方是錯的?

我個人認為,投資最重要的事

是,投入的資產,能夠獲得多少倍的報酬

(這個技術,才是關鍵)×(決定投入多少)=(風險)or(無風險)

的回報差異罷了
鈔能力 wrote:
穩健的人,會拿部分資產出來投資

例如1000萬資產

投入本金100萬,五十年報酬率50倍


你這個還不如1000萬直接0050。

何必自找麻煩還績效落後呢?

0050放50年,會沒有五倍嗎?過去十年都3倍了,你說呢?

到底誰比較穩健呀 ?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