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p2p慘遭套路收割實錄

rock4330 wrote:
投國債5年也有87萬rbm,每年收益76.8萬nt


那個私募是歸在信托產品...平安銀行代銷...平安產險(或紫金產險)等擔保...

利率是6-6.1%....5年目標收益是140萬RMB...若是國債只有6成多一點的收益.....

差異部分就是風險貼水吧....其實這風險比股票或股基小多了...股票也一堆人玩啊...

看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度吧...還記得我以前買國債利率是5.41%阿...更早有6%以上

rock4330 wrote:
R大是我投資國債的啓蒙者


哈,雖然我完全不認識你,但是這部分若能幫到他人,我也很開心.....
幫樓主說句話

都說被騙、被割了
怎麼拼命檢討被害人

樓主加油,撐住
投資要有主見,別聽人亂講
我超想看反敗為勝的勵志故事
rickchiu wrote:
從2014年開始投資...(恕刪)

不會投資就別投資了
一手好牌打成爛牌
rickchiu wrote:
不過p2p剩最後一家陸金所...應該快結束了...可以結算...

目前陸金所在投本金約4萬8........若這部分我沒收回,淨賺會減少...


話才說完,陸金所就要求把所有剩餘的網貸轉讓也....




這是我兩個帳戶被強迫轉讓,共9.2萬吧...7.X%的收益沒了....慘...

對比我自己帳上剩4.8萬本金,等全部轉讓後收益調整 +4.4萬RMB...

這樣一來,所有p2p全部宣告結束,沒有在投的金額...以後p2p要雷也沒得雷...

所以p2p總結收益,至少淨賺98萬RMB左右...目前拿不回來的約200萬RMB...

再來就是看

1.微貸網,公安已經宣布從借款人討回40多億RMB資金....看來我再收回幾萬RMB應該有譜

2.信而富每月還款幾千RMB,不知道能還多久

3.融金所每月還幾百...,也是不知道能還多久....其他的平台大概就沒望了...

----------------------
從2018年底雷潮開始.......真的能無礙秒轉的就是陸金所...(因為平安集團自己收了阿)

其他的平台,不是不能轉,就是能轉沒人收....

或是打個2-3折(更低的就類似力晶20元入手,被黃某人用0.29元大量收走那樣)

所以就算2018年底p2p全脫手,非常有可能情況是,要暴雷的平台轉不出(風聲鶴唳誰收?)

而陸金所全部轉讓...轉讓後還能有7.X%的收益收到現在 ? (2018年底-2021至少又收了快百萬台幣收益)

還有一家是麻袋財富,標的是1-1.5年....我最後投的平台就是這個,共100萬RMB

應該是2018年中投,2020年初全收回...收益共13萬多RMB,但能不能轉讓我忘了...

若是當初能轉,情況就是13萬收益當然沒,可能100萬,有人50萬收...來回又差63萬RMB

反正許多網友基本上連p2p是甚麼也沒碰過,只聽過很危險....然後就能說得頭頭是道

畢竟站著說話不腰疼阿...
rickchiu wrote:
反正許多網友基本上連p2p是甚麼也沒碰過,只聽過很危險....然後就能說得頭頭是道

畢竟站著說話不腰疼阿...


這論調真的很有你的風格,哈!

錢不是你一點一滴積攢的,
果然是站著虧損也不腰疼

2018年後,你持續投入p2p肯定是負值,不用強調錢當時是否能拿回,因為你事實上已經決定持續投入。(如果你當時決定走,你自然會想辦法拿回每一筆,閉鎖拿不回的自然不在考慮之列)

持續投入是個錯誤決策,這個決策導致你虧損。

簡單講就是這樣,真搞不懂你既然說自己要客觀紀錄,為何不能面對這客觀事實
lovebabyy wrote:
錢不是你一點一滴積攢的,
果然是站著虧損也不腰疼

2018年後,你持續投入p2p肯定是負值,不用強調錢當時是否能拿回,因為你事實上已經決定持續投入。(如果你當時決定走,你自然會想辦法拿回每一筆,閉鎖拿不回的自然不在考慮之列)

持續投入是個錯誤決策,這個決策導致你虧損。

簡單講就是這樣,真搞不懂你既然說自己要客觀紀錄,為何不能面對這客觀事實



不能怪他

因為當局者迷

被動投資他們自己都說穩賺的啦




爭辯無益........

反正五年目標拚個淨收益140萬RMB...

拚個兩台入門保時捷.....

真的不好賺....再熬個五年都安全的話...也才兩台入門保時捷...
rickchiu wrote:
爭辯無益........
反正五年目標拚個淨收益140萬RMB...
拚個兩台入門保時捷.....
真的不好賺....再熬個五年都安全的話...也才兩台入門保時捷...


你知道的~我沒有要說服你。

一開始比較溫和,
是怕你被收割一波又一波,
心情受影響,不能承受更多。

但既然你說,講話太友善你不習慣,
那我再講一點實話。

「那些不知道p2p是什麼的人瞎攪和。」

契約是社會從非文明走向文明的重要基礎。

正常情況而言,有個平台,媒合資金需求者與供給者,從中收取手續費。這有點類似拍賣網站,正常情況下,除非做不到生意,抽取的手續費不足以支撐平台營運,否則平台本身不會倒閉。

你借錢出去,收取不算低的利息,因為這些借款人條件通常不足以向銀行借錢。所以願支付較高資金成本,以借得資本。如果借款人不還錢,你至少還擁有債權。不管是否能追討回來,你的債權受到公權力保障。

在中國大陸的文化、社會背景下,上面這些客觀存在嗎?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並沒有。如果在歐美,平台方被稽核查出亂動手腳,罰款肯定是天文數字,還有人得坐牢。

在中國這種氛圍底下,你怎麼知道自己以為的p2p是p2p?它難道不是三分真實、七分摻假的高利老鼠會嗎?而你就是那個永不言退的忠實會員、貢獻度極高的精選韭菜啊

甚至,眼看著它不照規則走,而且不是借方與貸方的違約問題,根本就是作弊,但你連維權的權利都不被給予。都這樣了,你還叫它作p2p。

I 真是 服了 U。

就連最後一筆陸金所,來信告知上面不讓玩,所以利息沒了,本金給你該偷笑。這叫什麼?這就是非文明,這就是不照契約走,你連基本的從起算日按比例計算利息都沒得爭,然後你稱呼它叫p2p。

厲害了 我的R大
醉望紅塵 wrote:
不會投資就別投資了
一手好牌打成爛牌


只要不進大地雷台股。 就這一點錢。

幾年轉下來 或許現在也可以是五六百萬現金。 [理論上可達成。]
rickchiu wrote:
若是正常經營,非存心詐騙的話,就是貸出去給借款人的錢...收不回來啊
尤其在國家發佈不得暴力討債的命令,很多老賴就死也不還阿.......
借錢憑本事借的,為什麼要還?


《你要他的利,他要你的本》

從老鼠會的角度來看,這句話是沒錯的。


但從判斷投資的角度來看,不可能認同啊!
你盡可能要他的利,並盡可能保住自己的本。

如果R大一開始就認定"借錢的人憑本事借的,為什麼要還?",那這門投資就比你想像的要危險。所以我覺得你邏輯跟觀念是很混淆的。

錢壓上去,三年沒事就賺一台保時捷,五年沒事就賺兩台。怎麼看都不是投資,是賭博的概念沒錯啊


最後我再講一個我的觀察,為什麼你執意要投,因為你目前就是扛起家計,只要生活無虞,貸款有付,父母是不管的。所以你認為,不投就等於坐吃山空,而且到哪找這麼高利的,利息低的累積太耗時。

其實你該作的就是重新選擇標的,利息低也沒辦法,起碼蝕本機率比你目前低得多。

--------
法官問:「你為什麼要尾隨婦女並侵犯她?」

「我可以不要侵犯她,那你得幫我找個女友啊!」
「你以為我喜歡嗎,沒女友的我才是受害者啊!」

你目前差不多就是這種謬論。

無法聚焦行為本身,
而是在旁邊繞圈找台階給自己下。

這樣有點不妙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