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好朋友告訴我的。
當初收入40萬時,出門交通工具以騎機車為主,不買汽車。
每餐消費盡量控制在100元內,以量大吃飽為主。
居住盡量住家裡,後來在外面租房子,也是找6千元以內的房間。
買東西前會考慮再三,大筆消費能不花就不花。
雖然當時收入只有40萬,但一年可以存下超過一半的金額。
去年年收入超過700萬元;
可以輕鬆現金購入350萬元以內的汽車,此時會考慮自已及家庭對於汽車的需求,而不會考慮廠牌或者他人的目光,只買自已喜歡的汽車,如果買了之後不喜歡,也可以直接把它賣掉,再換一台,也可以購買自已喜歡的重機。
因為已經結婚並且有小孩了,所以用餐都以家庭為主,如果總金額在4000元內,或單人金額在2000元內,想吃就吃,所以常常想吃午餐就直接去五星級飯店用餐,而且用餐以健康精緻為主,不會花時間去排排隊餐廳,但願意多花個幾百或再多一些金額(例如代排、代購)換取不用排隊去享受精緻美食。
雖然有比剛出社會時還好一點的收入,但一樣買不起台北市的新房子(標準三房),因為光是一年的所得稅金就高達百萬元,只能買3千萬以下的房子。
買東西會考慮是否真的合用,而且會直接買完美符合需求的商品,例如椅子,如果這張椅子更符合自身需求,但要4萬元,還是會購入。在一萬元內的東西,只考慮需求,不會考慮價格;而且購買商品會優先考慮它的質感,如果質感好一些,但價格要多30%,還是會購買。
雖然收入增加了,但支出也增加很多,不還房貸的話,一年可以存下的金額大約200萬元左右。
會用一點點金錢購買一些服務來節省自身的時間,例如 家事服務來做屋內打掃。
在收入沒那麼高時,會以經濟為考量,以時間來節省金錢,並且會買一些名牌商品例如LV包包來讓自已看起來好一些。當收入好一些些時,會考量到自身的時間成本,以服務來節省自已的時間;買東西回歸到商品本身,也不會考慮到商品本身的logo,以自已喜歡的、有質感的為主,但反而都比logo外露的還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