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 Green wrote:真是胡亂回答,牛頭不(恕刪) 人家講的是消費,你當成所得,還吵說自己有成本(花錢消費當然有成本啊....第一天來地球嗎?)誰牛頭不對馬嘴,大家清楚得很至於你不認同1000消費變成3000消費,那我只能說: 或許你根本就講不出一套合理的帳目邏輯我相信被我罵過的,應該都不敢扯到"所得"這塊去了....很好~至少被我教會一些人
1000K wrote:人家講的是消費,你當成所得,還吵說自己有成本(花錢消費當然有成本啊....第一天來地球嗎?)誰牛頭不對馬嘴,大家清楚得很大笑 3000卷是全國人民的納稅錢,1000元是自己賺的錢,自己賺的錢也是要依法納稅給政府的,這1000元居然不能講(算)是成本了,佩服。
Ccccccc7c wrote:只要發放金額遠低於人均月消費不管是發消費券、賣消費券、發現金某種程度上,最後都會被”存起來”因為補貼金額太低,引誘增加消費強度不夠左口袋拿消費券、振興券付款的時候,右口袋的現金沒有被引誘增加消費的話實質上還是被存起來了!除非有效期短、金額夠大 這要看你怎樣定義"存起來"了,如果你說百貨周年慶只是"害"消費者平常不消費(存錢),等周年慶時後一次買足,那辦理周年慶也等同於平常消費,鼓勵在周年慶之外存款廣義來說,要這樣解釋也不是不行....但你知道這樣推論下去,大概所有的Promotion行為都被打死了。只能說這跟主流的經濟、商業觀點有所出路